報社發行報紙的數量,常態上有兩大區塊,一是訂戶另一則是零售,在南台灣泛高雄區域,有一間報社發行量只有不可能賺錢的六萬份左右,而且幾乎都是零售,沒有什麼長期訂戶……可是分類廣告永遠是排隊刊登,洛陽紙貴……他們的分類廣告生意最好也賣得最貴,同樣的一格四方黑色大小,就連中時聯合兩大報也賣不贏它,這就是地方報結合功能導向後的成功案例,那年頭~我們高雄在地人只要找工作,一定會去零售攤買他們家的報紙,基本上是首選,所以本地企業要招募員工,也以刊登他們家的分類廣告為主……也因為幾乎都是零售,每份報紙的利潤也會增加,這裡就不小心透露了零售利潤高於訂閱用戶的秘密囉……。
江湖一點訣,說破也沒什麼了,零售少了送報生的「到府服務」,每一份報紙的成本自然就減少了……而且零售都是照定價賣,中間的「層層」剝削比較少,所以雖然只有區區六萬份,卻因為「零售」加上功能取向的「分類廣告」,這間報社居然是賺錢的……都說成功無法複製,但是可以參考學習,所以各個地方報,都會想搞出一些功能趨向的「利」之所在……如台南中華日報,台東更生日報等等……諸如此類的,最可惜的是這間當時叱吒風雲的「零售王」報社,如今卻早已停刊,不得不讓人感覺滄海桑田,事實上以目前台灣報社的光景,以實體「紙本」報來看……也就是中時、聯合與自由三大報了,電子報才是未來的趨勢……。
報社的收入來源,前面提過就是發行與廣告,而兩者的佔比,如果您現在上網谷狗,維基百科會告訴您廣告佔七至八成,剩下的才是發行……其實以我的認知,這個數據並不是很正確的,我覺得應該要改為八至九成,保守的估計大小報社的平均值,發行量就姑且算二成吧!那麽本篇的重點來了……在發行量上,不談公關免費報,僅以訂閱戶與零售報的佔比,以三十年前的全國性大報社而言,七三是合理的數據,而小報社的佔比則逼近五十五十……地方報呢?七三是基本,甚至有可能到八二比,因為地方報訂閱戶黏著度較高。
所以,從這些多年前的模糊「印象」數據來看,全國性報社與地方報都是訂閱戶為本,零售報為輔……小型報社則是一半一半夾縫中求生存,事實上除了上述的奇葩「台灣新聞報」之外,我還沒有看到過有哪一間小報館,能夠真正生存下來的,大都曇花一現……更遑論賺錢這件事了,對了!所謂小型報社是以發行量在五、六萬以下的報紙,當時在民權日報時,因為擁有四台高速輪轉印刷機,所以常常幫一些小報社代工印報,只要一台機器,實際運轉根本不到二十分鐘就結束了……所以,辦報是很「形而上」的,賺錢真的不是目的,文人的理想與政治的影響,才是他們辦報的精髓……。
因此,報社的發行量,不論是訂戶還是零售,總之要不是知識文學類的擴展,就是政治上的影響或操作……前者是正向的,後者是負面的……借用維基百科對報紙的定義來作為本篇的結束:「報紙是一種以重量較輕,價值較低的紙張印刷而成的出版品。報紙通常分為多個版別,刊載不同主題的新聞、消息、評論、專欄等,主題包括政治、經濟、知識、社會事件、體育、意見、天氣、星座運勢等等,也可能包含漫畫、數獨、填字遊戲等娛樂。商業報紙的收入來自讀者訂閱或購買,以及商業廣告的收入。隨著網際網路發展,許多報社也透過網路發行電子報,有些甚至完全轉型成網路報並取消紙質報紙的業務。」
〈報館風雲〉前傳小說(01~50)連載之連結:
《報館風雲》(01)《初試啼聲》(02)《初試啼聲》(03)《初出茅廬》(04)《初出茅廬》(05)
《拾遺補闕》(06)《拾遺補闕》(07)《權變鋒出》(08)《權變鋒出》(09)《權變鋒出》(10)
《兼籌並顧》(11)《兼籌並顧》(12)《具體而微》(13)《具體而微》(14)《戶限為穿》(15)
《戶限為穿》(16)《吟風弄月》(17)《吟風弄月》(18)《吟風弄月》(19)《歸根結蒂》(20)
《歸根結蒂》(21)《吾心如秤》(22)《吾心如秤》(23)《剛柔相濟》(24)《剛柔相濟》(25)
《環島盤點》(26)《陳陳相因》(27)《陳陳相因》(28)《推陳出新》(29)《推陳出新》(30)
《偷斤減兩》(31)《偷斤減兩》(32)《斷紙風暴》(33)《斷紙風暴》(34)《電腦排版》(35)
《電腦排版》(36)《迷你電腦》(37)《迷你電腦》(38)《探囊胠篋》(39)《探囊胠篋》(40)
《竊鉤者誅》(41)《竊鉤者誅》(42)《竊國者侯》(43)《竊國者侯》(44)《逐臭之夫》(45)
《逐臭之夫》(46)《群圍報館》(47)《群圍報館》(48)《總編之窗》(49)《總編之窗》(50)
〈報館風雲〉後傳小說(51~100)連載之連結:
《文化流氓》(51)《工商記者》(52)《社會記者》(53)《政經記者》(54)《藝文記者》(55)
《現今名嘴》(56)《編輯辛勞》(57)《各式編輯》(58)《主筆風格》(59)《總編氣節》(60)
《報館層峰》(61)《報館層峰》(62)《社務委員》(63)《關係企業》(64)《廣告業務》(65)
《廣告收益》(66)《報量發行》(67)《訂戶零售》(68)《派報分發》(69)《送報打工》(70)
《早報晚報》(71)《輪轉印刷》(72)《報社警衛》(73)《實習總機》(74)《車輛司機》(75)
《人事行政》(76)《報館福利》(77)《賞罰分明》(78)《財務稽核》(79)《會計出納》(80)
《總務辛酸》(81)《管理協調》(82)《辯才無礙》(83)《機要秘書》(84)《報館政治》(85)
《社務會議》(86)《董事監事》(87)《政治辦報》(88)《文人報人》(89)《報業歷史》(90)
《報業式微》(91)《各奔前程》(92)《財團報社》(93)《報社俱往》(94)《網際網路》(95)
《網路新聞》(96)《電視媒體》(97)《媒體亂象》(98)《驀然回首》(99)《報館風雲》(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