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舘風雲》這個長篇連載小說,寫了快三年了,才四十四篇,實在太慢了,距離上一篇的﹝竊國者侯﹞(44)節,是2012/11/30發表的,所以說足足半年多了,事實上,《報舘風雲》的章節早就規劃到八十多節了,只是不願提筆去寫它,原因很簡單,怕寫壞了,可是不把它寫完(預定一百七十節),我的第二本長篇《科技風雲》就發表不了了,呵呵,所以這處女作還是要見公婆的,不多言了以下就是第四十五節,﹝逐臭之夫﹞!請欣賞了吧。
* * * *
我在報社除了自己的辦公室外,最喜歡看著輪轉機印報了,第二喜歡的地方,就是編輯部了,為什麼呢?因為看著輪轉機印報,有一種總結的完成使命感,而在編輯部卻有一種彙集、統籌感,你們想想來自世界各國的新聞,透過路透社、美聯社……等等外電傳真入報社的國外組,翻譯、取稿、文案、編輯都要在五點前完成,而分屬藝文、社會、政治、地方等等版面的記者,也陸續的發稿,或用傳真,或入報社辦公,把稿件交給各版的編輯,修改、下標題編撰……而各組主編也要参予最後的決斷……。
整個編輯部,從下午四點起,開始要忙到八點左右,這段時間分秒必爭,又不能出錯,比起二十多年後的今天來看,打錯字很常見,不論是報紙或是電視新聞,錯字每天都有,而政論談話節目更是錯的每小時都有,嚴謹度完全不能比……,這就是台灣媒體的一種長期墮落與沉淪,沒有自我要求的道德機制與管理系統,但是二十多年前的我們,太優秀了,這些事情根本不會發生,更不用提那些假新聞、假照片,還有一些自我假設的新聞劇情。
而我呢,雖然身在管理部,但是畢竟是文人出身,而且很喜歡觀察社會人文,又偏愛閱讀知識的增長,所以我常常會來編輯部串門子,但是我很知趣,我通常是四點以前來,那時的編輯不忙,正處在泡茶階段,或者是八點以後,那時候忙的差不多了,可以鬆口氣了,我尤其喜歡找副總編或是總編,因為他們德高望重,思緒很有自己的另類主見,也很有政治手腕(沒有的升不上那個位置),什麼新聞該登,老闆在乎什麼?民眾想看什麼?他們都了然於心,不過,那時候的新聞,很有道德理想,新聞是還原真相,報導事實,不管是記者、編輯、主播…等等,都不會加入自己的想法、意見,當然也不會有煽動性的字眼或是誇張假設的情緒語言,這些都不被允許,而報社的資方也絕對不能干涉新聞的偏差。(有的話也很低調)
所以,當時的新聞,你看不到現在的三立電視、自由時報那種純深綠的新聞媒體,有的話也會很羞澀的、很低調的、偷偷的「瞞」天過海(也就是不報),而三立、自由是你絕對聽不到好的正面的藍營新聞,而且有時還會造假,反正話正反要怎麼說都行,反觀藍營媒體,也是一樣的,只是「手路比較細」(台語發音),但是都一樣!五十步笑百步,含蓄不了。(只是藍色的比較會裝,綠色的不會裝,但是造假不應該。)
好了,如果有理想有抱負的文人,他滿腹經綸,但是沒有政治手腕,所以當不了副總編或是總編,那豈不懷才不遇?不用擔心,報社有一種比記者、編輯還要清高的主筆,主筆之上還有總主筆,專門寫社論的,懂了嗎?而我也最喜歡和主筆聊天,對了,民權日報在當年可是唯二的黨外報社,那年頭不容易啊!黨外的精英,認識不少,後來民進黨成立後,也頗有理念的,不像現在,感覺和執政黨沒什麼差別。(整體而言,好像更差。)
《報館風雲。前傳》小說連載之連結:(依章節編號01~50,如下):
《報館風雲‧序》(01) 《初試啼聲》 (02) 《初試啼聲》(03) 《初出茅廬》(04)《初出茅廬》 (05) 《拾遺補闕》 (06) 《拾遺補闕》(07) 《權變鋒出》(08)《權變鋒出》 (09) 《權變鋒出》 (10) 《兼籌並顧》 (11) 《兼籌並顧》(12)《具體而微》 (13) 《具體而微》 (14) 《戶限為穿》(15) 《戶限為穿》(16)《吟風弄月》 (17) 《吟風弄月》 (18) 《吟風弄月》(19) 《歸根結蒂》(20)《歸根結蒂》 (21) 《吾心如秤》(22) 《吾心如秤》(23) 《剛柔相濟》(24)《剛柔相濟》 (25) 《環島盤點》(26) 《陳陳相因》(27) 《陳陳相因》(28)《推陳出新》 (29) 《推陳出新》(30) 《偷斤減兩》(31) 《偷斤減兩》(32)《斷紙風暴》 (33) 《斷紙風暴》(34) 《電腦排版》(35) 《電腦排版》(36)《迷你電腦》 (37) 《迷你電腦》(38) 《探囊胠篋》(39) 《探囊胠篋》(40)《竊鉤者誅》 (41) 《竊鉤者誅》 (42) 《竊國者侯》(43) 《竊國者侯》(44)《逐臭之夫》 (45) 《逐臭之夫》(46) 《群圍報館》(47) 《群圍報館》(48)《總編之窗》 (49) 《總編之窗》(50)
從第五十一篇起,請先點選右方《報館風雲。後傳》以方便閱讀,謝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