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飛機本身的殘骸,又會是什麼──頓時成為國內叩應節目爭論的焦點。有人說是外太空來的隕石,有人說是國軍誤射的長程對空導彈,有人說是高科技不明飛行器,更有綠營的立委說這是對岸誤打(或有心)的導彈──看到這,我終於忍無可忍。依據一個胡說八道基調所做的猜測,其結果當然還是胡說八道。我對飛機分解成幾塊的說法毫無興趣,但是對它造成社會人心的不安深感不滿。於是當晚寫了篇投書──《四個神祕小光點》,次日刊登在《中國時報》。
不是飛機本身的殘骸,又會是什麼──頓時成為國內叩應節目爭論的焦點。有人說是外太空來的隕石,有人說是國軍誤射的長程對空導彈,有人說是高科技不明飛行器,更有綠營的立委說這是對岸誤打(或有心)的導彈──看到這,我終於忍無可忍。依據一個胡說八道基調所做的猜測,其結果當然還是胡說八道。我對飛機分解成幾塊的說法毫無興趣,但是對它造成社會人心的不安深感不滿。於是當晚寫了篇投書──《四個神祕小光點》,次日刊登在《中國時報》。
華航GI911班機失速墜海,機上225條人命無一生還!隨驚人墜機消息而來的,是相互矛盾的「四塊論」、「高空解體說」!然而美國過度關心、國安局積極介入,讓這樁墜機事件陷入諸多謎團。飛機真的只是單純的解體嗎?或者可能有「外力介入」?而這外力,是美國?亦或是中共?在這樁驚人意外中,有人「作賊心虛」,有人「掩藏真相」,也有人「不畏強權」……答案若揭曉,會是「沈冤得雪」還是「戰爭爆發」?台灣政府高層,在真相與兩千三百萬人民心裡的安全感之間猶疑掙扎,他們的選擇是……?
立春前後,不知為何?天氣特別的寒冷,宅在藏閣裡吹暖氣,卻懶得穿上外套……其實,身上也沒穿戴任何保暖的衣物,僅短衣短褲而已,年紀逐漸大了!這個習慣實在不可取,未來得要強迫自己,改變一下這多年的「陋習」才是,事實上,筆者要強迫自己的事,還真得挺多的……在藏閣裡,除了公司的工作之外,最需要「鞭策」的就是〈蒼穹未央〉網誌的內涵,記得創格之初,網誌文章幾乎是以歷史人物紀事為主……慢慢地……為了滿足自己的「點閱率」,開始增加一些吃喝玩樂的文章,當然這其實也不違和,有著點綴的功能,不足以成為主角……直到網誌內「十大單元」的建立之後,一切彷彿開始「潛移默化」……不知不覺的往「散文」方向而行……。
四十五年前,一九七九年九月七日,村上春樹以小說〈聽風的歌〉拿下講談社所辦的群象新人獎,風格新穎廣受年輕人歡迎,被視為日本文學新旗手,一九八八當年更以愛情小說〈挪威的森林〉創下四百萬冊的天量,至今作品被翻成十九種語文暢銷全球,是全球目前最負盛名的重量級作家,而這本新作〈黑夜之後〉,作為出道四十五周年紀念,書出一週即登上八重州連鎖書店暢銷排行榜冠軍,足見其魅力。
數學用正、負分成四個象限,第四象限是先正後負,如果好人代表正,壞人代表負,那麼,人生該屬於哪一象限?或者說人生是條曲線?是好人也是壞人,所以是第幾象限? 筆者改編於〈第四象限〉該書封面之文案,〈第四象限〉是一本書,一本推理偵探懸疑的小說,作者是天地無限,這本書應該是作者的處女作,但是落筆完全不俗套,除了在人物的安排上有一點點遺憾外,這本推理小說,是很好看的,雖然這本書的名氣不大,但是當年還是吸引筆者掏了口袋,收藏入「藏閣」之中了。
本篇〈藏閣雜思〉的跨度,剛好是今年的年假長度,所以寫的也就是這九天的日子……窩在藏閣裡「胡思亂想」的時光,當然也許會有一些些「情節」與〈雜文隨筆〉重複,其實也不能算是重複,而是相關……首先就是體重的變化,每天清晨起床,筆者進藏閣的第一件事,就是量體重,然後手寫記入筆記本……十年前,是筆電開一個檔案紀錄,後來發現好像快要不會寫字了,這才還是得拿隻筆扎實一下,過年期間,這體重每天都不斷增加,從八十五公斤直到八十七公斤……有那種坐直升機的感覺,明天就開始上班了,看來得好好的「減」回原本的「數字」囉!對了!波本文的當天可不就是上班第一天嗎!這算是「宣言」吧!呵呵。
這一套書〈圈子圈套〉一共是三册,作者是王強,在清華大學獲得工程碩士學位後,卻出人意料地到聯想集團做了一名最基層的銷售員,然後分別在SSA中國公司、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Siebel Systems和SAS Institute等知名外商企業工作,在七年內從中國企業的基層員工一路晉升到外商在華機構的最高經理人,由於先後擔任過兩家跨國軟體巨擘在中國區的總經理,堪稱為職場精英,作為外商高層浸淫商界多年,有著令人稱奇的豐富經歷,故其著作,也成為我們IT產業Sales的必讀聖經了。
筆者先致歉,對於這部電影的中文片名,我怎麼感覺,都覺得用「穿」比「跳」來的好的多,而且欣賞完本片後,更是義無反顧的……本來決定要這樣下標題:「穿」越時空的情書,但是後來怕影響關鍵字搜尋,不得不向「現實」低頭……英文名字就沒什麼爭議了,叫做The Lake House,直譯就是湖畔別屋,並不特別,不過故事確實是從這整棟玻璃的房子開始的,它算是個「楔子」,本片的男女主角,分別為基努‧李維與珊卓‧布拉克,導演是亞歷堅卓‧阿奎斯提。
上一篇〈藏閣雜思〉居然從白天寫到黑夜,已經寫了一千四百多字,只好打住……因為根據筆者寫了十多年網誌的經驗,一篇文章最好不要超過一千五百字,是最適合閱讀的,樂樂長……網友、格友們,會失去耐心……事實上,即使是一千多字,能仔細看完的也都是〈蒼穹未央〉的鐵粉們,一般「粉」能點進來看的來說,也大都是一目十行、行雲流水……好了,廢話不多說,我們延續上一篇的話題,二零一四年是一個分水嶺,這之前可以說是夜貓子,所以在藏閣裡寫作時間為夜晚,重點是多「晚」罷了,而之後就大都在白天的業餘時間裡進行了,偷得浮生半日閒……偷這個「閒」字,可以稱之為「寫」照囉!
本篇﹝藏閣賞析﹞定名為《台北‧紐約》,其實是要分享兩本白先勇先生的書,非常膾炙人口的《台北人》與《紐約客》,這兩本書,《台北人》還入選世紀百強的前十名呢,第一次看《台北人》是國中的時候,說真的,只覺得寫的好,但是體會不出其義蘊,雖然身為外省第二代,但是還是很難體會父親的那種心情,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歲月的流逝,許許多多的感觸…就逐漸的感同身受了,《台北人》所描述之內容,多為早年大陸人士遷居台灣之後的生活百態,所以《台北人》寫的是遷居台北後的台北人。
韶光荏苒,歲月如梭……剛剛進入二零二五年,對於《誠諾藏書》紀錄篇而言,旋即編至第十九集,一來今年元月份過農曆年前,即將於小寒節氣日,購入五本新書,以應九天年假閱讀之樂,二來筆者沒有懸念又延續了金石堂書局的金鑽會員,這應該蟬聯第八年了吧!所以在節氣日購書,可以獲得更多的「金幣」……也就是優惠,順便累積明年「金鑽」的額度,一舉兩得……不過其中一本〈藥師謀殺案〉編列在十八集的No.360,本集從No.361開始紀錄之,所以目前只有四本……比較遺憾的是這次購買的書籍中,沒有東野圭吾、泰絲格里森、史蒂夫卡瓦納與傑佛瑞亞契(柯里夫頓紀事第五集)等人的新書……這五本書對筆者而言,都是新作者,新嘗試……。
東野圭吾是一位著作等身的作家了,自從看了《解憂雜貨店》之後,我迷上了他那「有溫度」的作品,最近這幾年來,持續拜讀並收藏數十本他的著作……基本上只要已經翻譯成中文的書籍,一本也沒落下,筆者相信應該有八十餘本吧!今天就先來介紹他的「醫學三部曲」,也就是《宿命》、《變身》與《分身》這三本……首先,必須說明一下,我是將網路書局的介紹與連結轉貼過來,並不是本人的讀後心得感想與賞析,因為我還是希望大家能親自閱讀,我一但寫了賞析的話,就失去讀「推理小說」的趣味了,更何況是「本格派」的「推理小說」啊!當然,最後再附上東野圭吾的簡介囉!筆者按:這是不是在為自己懶惰找藉口呢?呵呵。
曾在 2016 年11月,購買了三本民國近代史系列的書籍,編入了〈誠諾藏書〉(03)集內,當時不到五個晚上就把它們給「嗑」完了,可見得這三本書有多麼的吸引人去閱讀啊!這三本書就是金老師寫的 〈民國三部曲〉,金老師,金哲毅老師也,由於正在摸索「老師」的價值及意義,所以自號「老ㄕ」,目前正在各學校間流浪……東吳大學歷史系畢業,說好聽點,是個對歷史研究有興趣的科班生,但是坦白點,是一個平常喜歡聽故事說故事,現在能有機會寫故事的幸運兒,臉書專頁是「金老ㄕ的教學日誌」,以上幾句話是節錄金石堂網路書局的介紹,筆者目前是該網站的最高級別的會員----金鑽會員……錢花的要夠多喔,《民國三部曲》分別是:〈國父們:被遺忘的中國近代史〉、〈野心家們:被遺忘的中國近代史 2〉、〈繼承者們:被遺忘的中國近代史 3〉。
藏閣裡的置書空間,目視大約可再容納六、七十本書,所以若填滿整個書櫃,充滿整間藏閣能放書的地方,滿打滿算也頂多在二千本以內……真不知道又難以想像,以前四千本書是怎麼「容納」的,當然~主要應該是少了兩面牆櫃的緣故,最近書房又增加了一塊圓盤,雖然不大……但是怎麼擺都覺得不對勁……就是那片Wi-Fi「全屋通」迷你小耳朵……就將其暫放在鹽燈旁吧~話說回來,六十幾本書,以這幾年精實預算後的購書速度,大約可以再「撐」二年,也就是到二零二六年底……屆時,很認真的考慮要以電子書為主了?實在是很不習慣啊!記得前幾年用 iPad mini 6 看了一本〈莊子〉,居然看了半年有餘,由此可見一般……。
介紹完〈最後一擊〉這本書之後,還剩下三本,就完成了藏閣之中十三本黃河著作的賞析了,只是到了最後這幾本,似乎有草草了事的感覺,總是分享著書商的簡介與作者自序當導讀,然後自己只說了幾句話就完事……有關這一點,我很抱歉,但實在是自己的想法與感覺,都在這兩個分享之內了,更抱歉的是這一本〈最後一擊〉,也是一樣的情況,不過放心,之後的幾本,就不會這樣了!不過大家可以猜猜這個小說中的人物原型是誰?應該是不難猜的……這也是一種樂趣,尤其是那句「你豬頭」啊!真是讓人莞爾一笑。
今天要介紹〈白手套〉這本中篇政治推理小說,故事的背景,就是拉法葉佣金案,延用上一篇的方式,我們先看看黃河作家自己怎麼說……:「談到拉法葉佣金案就讓人想起尹清楓命案。這兩個案子都是轟動國際的大案。總統信誓旦旦地說:即使動搖國本也要辦下去──最後只成了雷聲大、雨點小的政治宣示。許多朋友知道我是海軍出身,都會好奇地問我,這兩個案子為什麼破不了?這得分開談。先談命案。假如能私下問專案小組,他們肯定會告訴你:誰或哪些人是凶手十分清楚。可惜,命案發生之初,軍方不單阻止警方介入,甚至把案子定位成『自殺』。等到軍方的檢調單位辦不下去,警方臨危受命,凶手們早已將證據消滅殆盡,也串聯好天衣無縫的說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