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藏閣賞析 (335)
- Dec 27 Thu 2012 23:51
衛斯理回憶錄
- Dec 08 Sat 2012 00:44
神通情人夢
神通情人夢,這部電影是我高三那年出品的電影,不過走紅到台灣時,剛好升大一,算是個大學新鮮人,﹝神通情人夢﹞的原名是(Electric Dreams) 出品於1984年(筆者的年齡被透露了),導演是史提夫拜倫(Steve Barron),男女主角分別為維吉妮雅麥德森(Virginia Madsen)與藍尼馮多倫(LennyVon Dohlen),而第二男主角是一台家用電腦,﹝神通情人夢﹞最膾炙人口的是它的主題曲,﹝Love is love﹞,相關資訊可以點入筆者的連結。﹝神通情人夢﹞說穿了就是一個「老梗」---- 三角戀愛故事,但是為什麼會讓人覺得好看,而且到現在事隔近約三十年,還是會拿出來懷念一番,總是有它成功吸引人的地方呢,這個故事大約的內容,如下述:
- Dec 07 Fri 2012 00:12
啟動原始碼
寫在《啟動原始碼》之前,我有幾句話想說,一是我開始調整自己,在退休以前(應該還要八年以上),可能在「蒼穹未央」格裡,開始以兩天一篇為基本目標了,過去兩年的每日一篇,可能會在退休後才恢復這個設定,至少我目前是這樣想的,二為我的眼力、體力皆不如從前了,尤其是去年那場要命的車禍後,讓我的老化速度增快,如今確實不得不服老了。
- Nov 26 Mon 2012 00:13
穿越時空的情書
先致歉,這部電影的中文片名是﹝跳越時空的情書﹞,但是我怎麼感覺,都覺得用「穿」比「跳」來的好,而且欣賞完本片後,更是義無反顧的,決定一定要這樣下標題,英文名字就沒什麼爭議了,叫做The Lake House,直譯就是湖畔別屋,並不特別,不過故事確實是從這整棟玻璃的房子開始的,它算是個「楔子」,本片的男女主角,分別為基努‧李維與珊卓‧布拉克,導演是亞歷堅卓‧阿奎斯提。
- Nov 25 Sun 2012 20:45
圈子圈套
《圈子圈套》這套書一共是三册,作者是王強,在清華大學獲得工程碩士學位後,卻出人意料地到聯想集團做了一名最基層的銷售員,然後分別在SSA中國公司、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Siebel Systems和SAS Institute等知名外商企業工作,在七年內從中國企業的基層員工一路晉升到外商在華機構的最高經理人,由於先後擔任過兩家跨國軟體巨擘在中國區的總經理,堪稱為職場精英,作為外商高層浸淫商界多年,有著令人稱奇的豐富經歷,故其著作,也成為我們IT產業Sales的必讀聖經了。
- Oct 30 Tue 2012 00:09
隨風而逝
本篇﹝隨風而逝﹞要談的是世界名著《Gone with the Wind》這本書與電影中一些名句,談不上賞析,因為本電影就是在1940年奧斯卡獎中,獨得十項的《亂世佳人》,如何?如雷貫耳啊,而書名的中譯為《飄》,篇名稱為﹝隨風而逝﹞,實在是不想攀附《飄》與《亂世佳人》兩者之光啊!按:《飄》與《亂世佳人》得獎無數,在美國文化商業史上,可謂為翹楚。
- Oct 14 Sun 2012 00:02
廊橋遺夢
《廊橋遺夢》是昨天《麥迪遜之橋》的續篇,事實上,有些地方將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翻譯成《廊橋遺夢》,不過在台灣,還是以後者較為人知,無論如何,筆者強烈的希望,看本文之前,請撥冗先看前篇《麥迪遜之橋》比較不會有遺珠之憾,遺什麼珠呢?當然是指精彩的內容囉,沒辦法,賣瓜的人,總不能說自己種的瓜不好吃吧!《廊橋遺夢》的廊橋,指的就是有遮蓬的橋,多是木製,昨天那張照片美感十足,但是不夠清楚的呈現,今天補了一張,應該是很明確了,再次的為昨天篇尾段的三大一小點抱歉,筆者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基本上三大點就是一點,賞析《麥迪遜之橋》啊!而那八卦的一小點,會在文末解釋清楚,就請網、格友多多包涵了。
- Oct 13 Sat 2012 00:21
麥迪遜之橋
今天的【藏閣賞析】要介紹的是《麥迪遜之橋》這本書,當然也順便的談談這部電影,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筆者已經無法確定電影與小說之間的差異了,不論是電影或小說,都超過二十年的光陰,怎不叫人感嘆歲月蹉跎呢,會想寫這篇文章的楔子,來自於內子,那天她忽然問我:「麥迪遜之橋的男女主角,到底有沒有結局呢?」我想這是一個很有深度的問題……,因為回答沒有,實在太膚淺了,回答有,很顯然要花點時間解釋,看問題不能看表面,回答問題自然也不能隨便說說,這會影響「蒼穹未央」格主之名的,所以,有了這篇文章。
- Oct 02 Tue 2012 00:11
羅生門(下)
《竹林中》日語為《藪の中》,用平假名來發音為「やぶのなか」,用英文來注音為Ya-bu-no-na-ka,日文跟中文略同,都是單音節語言,不過筆者少用日文,基本上全都還給「先生」了,片假名甚至背不全了,好了,言歸正傳,承昨天所言,《竹林中》的情節,才是真正的「羅生門」。略述如下:
- Oct 01 Mon 2012 00:21
羅生門(上)
新聞報導或是媒體、檢調單位等等,常常會出現的一句話就是「羅生門」,而「羅生門」是什麼意思呢?細心的網、格友們,只要注意到本文的分類是﹝藏閣賞析﹞,就可以知道《羅生門》是一本書,或者說是一部影片,沒錯《羅生門》是日本短篇小說巨擘,芥川龍之介的作品。1915年11月曾發表於《帝國文學》雜誌,故事是引用古典民間文學《今昔物語》中「羅城門登上層見死人盜人語第十八」的部分情節,加上作者的想像完成的,而1950年黑澤明所拍攝,並贏得1951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的《羅生門》電影,是根據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及另外一部小說《竹林中》所改編的,將其二劇情和主題融合為一部電影。
- Sep 17 Mon 2012 08:55
柏楊專訪錄
新版《中國人史綱》即將出版之際,鳳凰衛視專訪柏楊,為此,新版《中國人史綱》策劃人朱洪海與柏楊先生就《中國人史綱》進行了一次兩岸信函對話,共匯聚為九個問題,九問遂成為鳳凰專訪的基本內容。如下:朱洪海:當年您入獄十年,於是十年著史,有了這部《中國人史綱》,文王入獄而有《易經》、司馬遷入獄而有《史記》,獄中著史,好像成為中國文化人的傳統。當年您是一開始就很清楚地知道即將要進行的是一個大工程,還是在寫作過程中半路醒悟可以做成現在這樣子的?
- Sep 16 Sun 2012 10:16
中國人史綱
《中國人史綱》是柏楊在綠島監獄中書寫的一部中國通史,從盤古開天寫到八國聯軍,不過台灣星光版,只有印到八國聯軍(上),是柏楊的三大代表作品之一,全書較之其他中國史書,有明顯的區別,該書以一世紀(一百年)為敘述單元;以公元為計算時間的標準;直呼帝王及歷史人物姓名並在每節末尾加敘東西方世界,是其特色。
- Aug 08 Wed 2012 01:05
藏閣雜思(二)
這一篇﹝藏閣雜思﹞,本來應該要歸類在〈西河雜文〉的散文類裡,但是,既然用了「藏閣」二字,就還是分類在〈藏閣賞析〉裡好了,這也變成了〈藏閣賞析〉裡,唯二的兩篇不是介紹書籍、電影的文章,另一篇是〈藏閣賞析〉的序,這篇則算是另類,當然長期的格友們,都知道所謂「藏閣」是隱指我的書房,而賞析自然是泛指書房中珍藏的書籍,被筆者讀後寫出的分享!
連續兩日的夜晚,昨夜與今晚,我都敞開書房的窗子,讓炎夏酷熱的溫度儘速散去,雖然這樣做,往往會聞到窗外飄來的兩種煙味,一種是香菸味,一種是燒金紙的味道,這兩種都讓我很不舒服,因為筆者是住在都市裡的大樓中,超過十層樓的高度,會聞得到這種味道,香菸也就算了,這無法避免,有人在他家自己抽菸,菸味飄出來了,我也無法抗議,也無從抗議!
- Aug 07 Tue 2012 23:25
天工開物
本日的藏閣賞析,要介紹一本明朝崇禎十年的書,也就是西元一六三七年,書名是《天工開物》,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天工開物》是一本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有人也稱它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作者宋應星,原是一介考生,六試不第,後感於「士子埋首四書五經,飽食終日卻不知糧米如何而來;身著絲衣,卻不解蠶絲如何飼育織造」,遂不再應試,曾旅遊大江南北,行跡遍及江西、湖北、安徽、江蘇、山東、新疆等地,實地考察,注重實學,從東北捕貂到南海採珠、和闐採玉。
- Jul 12 Thu 2012 13:03
別相信任何人
〈Before I go to sleep〉這本書中文翻成〈別相信任何人〉,翻得還算OK,但是有很多網友們批評翻的不好,可笑的是他們自己也承認,自己也翻不出所以然,不過更好笑是有人直接批評這本書寫的不好,難看!而重點是他自己根本沒看過⋯⋯自己承認沒看過⋯⋯這就是標準的不知所云了,這種情況就是當今天下的怪象,中國人以前不會進步的原因是凡事「差不多」就好,也就是「差不多先生」的故事,而後幾年的台灣處世文化,從經濟奇蹟式的踏實,轉而成為「只要我喜歡,有何不可以」,凡事「等一下」……,現在更奇了,凡事不知所云。
- Jun 14 Thu 2012 22:53
荷馬‧史詩
荷馬,相傳為古希臘的遊吟詩人,生於小亞細亞,失明,創作了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兩者統稱《荷馬史詩》,目前沒有確切證據證明荷馬的存在,所以也有人認為他是傳說中被構造出來的人物。而關於《荷馬史詩》,大多數學者認為是當時經過幾個世紀口頭流傳的詩作的結晶。由這兩部史詩組成的荷馬史詩,語言簡練,情節生動,形象鮮明,結構嚴謹,是西方第一部重要文學作品,荷馬也被稱為歐洲四大史詩詩人之一或之首(另外三人為維吉爾、但丁、米爾頓),維克多·雨果在《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一文中寫道:「世界誕生,荷馬高歌,他是迎來這曙光的鳥。(Le monde naît, Homère chante. C'est l'oiseau de cette aur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