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藏閣賞析,要介紹的是系列叢書,誠如標題,就是《中副選集》,而《中副選集》其實是中央日報的副刊所結集的選集,因為中央副刊,簡稱「中副」,故以此為名,在1970至1980年代,「中央副刊」與中國時報的「人間副刊」及聯合報的「聯合副刊」,此三副堪為主要文學發表之翹楚,成就了多少知名作家,讓他們在文壇上嶄露頭角,沒有一位作者不以登上《中副》博得一版面為榮,包括筆者也極度嚮往。
可惜筆者我當年太過年輕,文筆之洗煉猥不敢恭維,連投稿的勇氣也沒有,就算如今自封為「蒼穹未央之格主」,也提不起勇氣去投「三副」,不過除了這極有崇高肯定的「三副」外,其他雜誌、月刊與報紙,居然是「榜」上皆有名,但,即使是如此,筆者仍自認不夠格登上《中副》,原因很單純,有自知之明也。
迷上《中副》應該是起於高三左右的光景,沉迷於大一之後,整個《中副選集》,一共出了多少集,坦白說我也不知道,因為陸陸續續都是去圖書館看的,而學校的圖書館,沒有一次是齊全的,從網路上來看,至少有出到二十六集,可是我的印象中,似乎是不止二十六集,而我的收藏也不齊全,這點頗讓人遺憾,不過出社會多年,《中副選集》出了《中副五十年精選》共十二輯,這可就買的齊了,其中散文有七輯,而小說有五輯,值得深藏。
為什麼《中副選集》值得大家收藏,又讓文人墨客,期望一登大雅呢,要談這個原因,就必須談到「副刊史上的標竿」孫如陵先生,我從網路上節錄整理如下:
孫如陵先生從民國50年至67年擔任《中央副刊》主編。他新聞系出身,在《中央日報》歷練多年,也寫過專欄,那時由資料室調來,一編就是17年。《中央日報》在孫如陵擔任副刊主編的階段開始茁壯,《中央副刊》漸漸成了副刊中的翹楚,其主因是他嚴謹的選稿、用稿,「不迷信高人,不輕視新人,不縱容熟人」,因稿制宜,其中的權衡、拿捏、應變其實大有學問。(知道我沒勇氣投的原因之一了吧)
孫先生編《中副》,版面疏朗美觀,注重疏密有致、長短合度、橫直得宜,陳之藩就愛上這種版型而投稿。《中央副刊》內容講求雜、俗、趣、新,大開門戶,稿源暢旺。黃文範說孫先生編《中央副刊》有三快:用稿快、退稿快、稿費快,退稿約占十分之九,他一邊退稿,一邊卻給作者附上鼓勵的信件。而且孫先生撰寫方塊專欄多年,要言不繁,幽默諷刺;有時應急,也能機變支援各專欄之需,他提出方塊有「哲理、人情、文采、時宜」四要素,確實是行家的要訣。
《中副50年精選》這本書的特色:
資深作家孫如陵,為維護副刊水準,堅持園地公開公平,故具極高文化性,並拔擢許多文人作家;更將副刊文章結集,發展為《中副選集》,再發展為《中副五十年精選》,本書是一套在臺灣成長的知識分子與文化人,為現代文學欣賞,開啟第一扇大門的文藝性作品,本書伴隨著青少年渡過狂飆苦悶的時期,滋潤了中壯一代的艱澀細嫩的心靈,提供了他們溫暖有益的精神糧食,帶給老一輩豐實充沛的成長回憶。
後記:這套包含十二大冊的作品精選大系,所選皆為五十年來在中副上所曾發表的具紀念性、思想性、藝術性與創造性的代表佳構,宜乎熱愛中副、熱愛文學的每一個人,典藏珍存,細細品味。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