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克博士像.jpg

《百年孤寂》是一本有諾貝爾文學獎光環的作品,作者是哥倫比亞人,全名很冗長: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我們就簡稱馬奎斯就好了,《百年孤寂》是用西班牙語寫的,所以書名原文是Cien años de soledad,英文是《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這本書,並不在「藏閣」的收藏範圍裡,筆者我會看這本書,主因是…自從河堤分館圖書館成立後,「藏閣」的書已經不能滿足我了,所以每個月總是會看許多本「新」書,且不用花錢買了,這算是另類的市民福音啊!

 

馬奎斯寫的這本《百年孤寂》,號稱是繼賽凡提斯的《唐吉訶德》之後最偉大的西班牙語作品,而且是「魔幻現實主義」的代表作,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陸作家莫言,走的也是 魔幻寫實風,多少就有受到《百年孤寂》的影響,當然這是筆者我主觀的認知,說不上評論,言歸正傳,《百年孤寂》發表於1967年,整本小說以馬康多(Macondo)這個虛擬的村鎮與邦迪亞家族在一百年(六代)間的興衰起落為主軸。

 

筆者認為馬奎斯藉由虛構市鎮馬康多的榮衰,作為拉丁美洲百年滄桑的縮影,而以邦迪亞家族百年的各式「孤寂」,作為人類生命的虛無,所有的繁華終將歸於落塵土,留下的只是永恆的時空,頗有宗教的反璞歸真()的感受也,有關於這本書的介紹,可以参閱→百年孤寂。寫的蠻詳細的,畢竟要看完這本書,並不太容易,要花上很大的耐心,因為光是人名,就讓人很「倒彈」,不容易接受與記憶,而翻譯的流暢度與文筆,更是叫人看不下去,因為不知道在寫什麼「碗糕」。

 

按:據悉,如果朋友們想要看《百年孤寂》這本書的話,可以考慮看遠景出版社的翻譯本,筆者我是看志文出版社這本,坦白說,翻的不好,很抱歉!對譯者有點不尊敬,但是非僅我一人所言啊!《百年孤寂》是部「孤寂的史詩」,涵蓋了各式各樣的孤寂……:(摘自書介)

 

知識工作者的孤寂(老邦迪亞)

老年的孤寂(易家蘭)

死亡的孤寂(亞奎拉)

權力的孤寂(邦迪亞上校)

慾望追求者的孤寂(莉比卡與亞克迪奧)

自尊者的孤寂(亞瑪蘭塔,同時也是仇恨者的孤寂)

專制者的孤寂(阿克迪亞)

恐懼者的孤寂(十七個私生子)

善良的孤寂(匹達黛)

浮華的孤寂(席甘多)

歷史見證者的孤寂(席根鐸)

美的孤寂(瑞米迪娥)

異鄉人的孤寂(卡碧娥)

愛情被剝奪者的孤寂(美美)

同性戀的孤寂(亞卡底奧)

劈腿者的孤寂(亞瑪倫塔)

棄子的孤寂(倭良諾)

 

每一種孤寂,都以充想像力的象徵來表現 ,比如以吃泥土代表壓抑性欲的女性;以纏在手上的黑繃帶象徵童貞;以久久不散的彈藥味象徵罪與罰;以郵寄的屍體包裹表示死亡的侵入;以表面鍍著薄金的夜壺象徵虛假的矜持;以成群死亡的飛鳥象徵 家族生命基礎的毀滅;以飛舞的黃蝴蝶暗示愛情的默契…………。

 

《百年孤寂》,它不是在描寫人的性格及心理而是在書寫人類人性裡共通的處處孤寂,不管是權力的孤寂革命的孤寂性的孤寂……等等,如上所示,人與人之間,不彼此相知,就無法了解,即使相知,也未必了解,這可能是馬奎斯要表達或傳遞的那種靈魂荒蕪式的孤寂,當然這也應該是馬奎斯對人性的悲憫對人類生而孤寂的洞澈這是他獲得諾貝爾獎的主因吧!

 

按:最後一場大風暴席捲這裡的一切,邦迪亞家族和這個鏡花水月般的城鎮從此在人類的記憶中消失,留下了這本《百年孤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洛 的頭像

    蒼穹未央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