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西廂記‧王實甫。中國歷史上,愛情故事之濫觴,堪為《西廂記》,至少筆者是這樣認為的,因為不管是《梁山伯與祝英台》、《牛郎織女》、《天仙配》與《寶蓮燈》乃至家喻戶曉的《紅樓夢》多少都有受到《西廂記》的啟蒙,更何況「媒人」會稱為「紅娘」,其典故來源,就是《西廂記》,所以世界上是第一部表現純愛情的長篇作品,可以說就是《西廂記》。
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西廂記‧王實甫。中國歷史上,愛情故事之濫觴,堪為《西廂記》,至少筆者是這樣認為的,因為不管是《梁山伯與祝英台》、《牛郎織女》、《天仙配》與《寶蓮燈》乃至家喻戶曉的《紅樓夢》多少都有受到《西廂記》的啟蒙,更何況「媒人」會稱為「紅娘」,其典故來源,就是《西廂記》,所以世界上是第一部表現純愛情的長篇作品,可以說就是《西廂記》。
《老殘遊記》這是一本相當通俗的小說,在筆者那個年代裡,台灣的國中與高中國文課本裡,都有收錄其節,所以大家應該是耳熟能詳(年輕人就不好說了⋯⋯),老殘遊記在世紀百大排名第十,算是TOP 10囉……作者是劉鶚,字鐵雲,筆名洪都百鍊生,他去逝時剛好是宣統元年,只活了五十二歲。老殘遊記寫於清光緒年間,劉鶚本身沒有功名,所以是個白衣書生,但是他頗有才華,不僅僅在文學造詣方面,對數學、地理、西洋科學,皆有心得,甚至還在上海掛牌行醫,只是後來經商,落的血本無歸。
〈Before I go to sleep〉這本書中文翻成〈別相信任何人〉,翻得還算OK,但是有很多網友們批評翻的不好,可笑的是他們自己也承認,自己也翻不出所以然,不過更好笑是有人直接批評這本書寫的不好,難看!而重點是他自己根本沒看過……自己承認自己沒看過,這就是標準的不知所云了,這種情況就是當今天下的怪象,中國人以前不會進步的原因是凡事「差不多」就好,也就是「差不多先生」的故事,而後幾年的台灣處世文化,從經濟奇蹟式的踏實,轉而成為「只要我喜歡,有何不可以」,凡事「等一下」……,現在更奇了,凡事不知所云。
按:很抱歉離題發牢騷了,〈Before I go to sleep〉這本書其實寫的不錯,中文譯的水平也算高,不應該輕易的說別人寫的不好,而自己又說不出所以然,這讓人很感到台灣新新人類很沒未來。
年初,看了兩本李開元教授的書,分別是《秦崩》與《秦謎》,《秦崩》寫的角度有別於一般人文歷史的面向,讓人耳目一新,而《秦謎》更是精彩萬分,簡直令人佩服!會買這兩本書來看,是受了﹝羅輯思維﹞這個節目主持人羅胖的推薦,而﹝羅輯思維﹞這個節目,本身就很傳奇,比起時下台灣的節目來說,不知道有意義了多少倍,而《秦崩》與《秦謎》在台灣也出了繁體中文版,看起來順暢多了,當然,簡體中文對筆者而言,應該也可以懂個八成沒問題,但是能看繁體總是比較習慣吧!
坦白說,我的藏閣內四千餘冊的書籍中,恐怕超過四分之一強,是歷史叢書,而且約皆為中國史,其中又以清史為最,而這麼多的書海中,有一本書是讓我非常的敬佩的,就是我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故宮寶卷》,作者為王鏡輪先生,為什麼敬佩呢?因為作者對故宮之淵博,讓人瞠目結舌,怎麼說呢?註:藏閣書籍目前僅約於二千冊上下,緣由自二零一六年強制瘦身至一千餘,本文初次發表於二零一三年。
最近這兩個月,買書的額度通通都買了推理本格式的小說,有別於過去數十年來大都是以歷史為主的導向,原因無它,就是想換換口味,想藉由腦力激盪……輕鬆一下,結果一連看了五、六本之後,確實也達到了效果,但是,直到讀完這最後一本壓軸的《13・67》之後,驚訝於它的格局與作者的才華,華人寫本格推理的作家之中,居然有此「高手高手高高手」!筆者實在是太孤陋寡聞了啊!一開始買這本書時,書商的介紹是這樣的:
「我們以為自己走在正確的道路上,為什麼走著走著,人生卻變了樣?」「第一本讓我們感到驕傲的華文警察小說最高傑作!一組數字,六個片斷,構成一位警探的故事,一座城市的故事,一個時代的故事……」
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邊兵盡東征,城內空荊杞。思明割懷衛,秀巖西未已。迴略大荒來,崤函蓋虛爾。延州秦北戶,關防猶可倚。焉得一萬人,疾驅塞蘆子。岐有薛大夫,旁制山賊起。近聞昆戎徒,為退三百里。蘆關扼兩寇,深意實在此。誰能叫帝閽,胡行速如鬼!唐‧杜甫‧塞蘆子
西元一七二二年十二月二十日,《這一夜‧雍正奪嫡》,這本書的作者,也是上一篇文章介紹的《這一年中國有三個皇帝》的丁燕石先生,連著兩篇都用西元年代當文章的標題,而不用書名,一來因為這兩篇的藏閣賞析,都是簡介,而且引用官網,並沒有寫出自己的心得,不寫出自我賞析的原因是這兩本書,要寫的太多了,打算用更多的篇幅去介紹,所以書名留著以後用,這點就在此先說明了。
西元一六四四年,這一年,在中國有三個皇帝,分別是大明朝的崇禎,大順朝的李自成,以及後來的正統……大清朝的順治,寫到這裡,格友們會發現文章的分類是「藏閣賞析」,自然,這文章要介紹的是一本書,書名就是《這一年中國有三個皇帝》,作者是丁燕石,遠流出版社,《這一年中國有三個皇帝》﹝1644﹞,不過在此必須申明,事實上,西元一六四四年這一年,在中國的領土上應該是有四個皇帝才對,只是這一個大西皇帝張獻忠,並沒有進入北京紫禁城內……而其年號正好是「大順」,與李自成的大順朝(年號是永昌),有那麼一點點,容易讓人搞混,朝代名與年號名,剛好會讓人弄不清楚,以下就節錄二段〈維基百科〉,給大家佐證一下:
不可否認的是《寒夜》我是先看了趙文瑄與劉濤主演的電視劇後,才在好讀網上閱讀完畢,看完之後頗有切身之痛,這個痛就是無力感,一個無法改變環境的男人與一個為愛執著積極的女人,而我的無力感正來自這個無法改變環境的男人,言歸正傳,《寒夜》名列世紀百強第十一。
今天來介紹華文百大世紀小說,排名九十六名的〈活著〉,作者是余華,算是牙醫轉行的作家,這篇小說與之前介紹過的兩篇恰恰相反,只是敘述一個人的一生,透過一位在鄉間收集民謠的人,遇上一位行將就木的老人家,由他口述他的一生,時光背景從日本戰敗後,國共內戰前後,一直到人民公社與大煉鋼,加上紅衛兵的文化大革命。
今天雙十國慶日,臨時成立了《誠諾藏書》第十七集,由於本次所購之書籍最後一本書編號正好編至三百二十一號,所以本篇就成了只有一本書……而且沒有任何「閣主按」的紀錄篇……不過隨著時間的挪移,會逐漸的將其一本又一本的補齊……然後又進入第十八集,如此的週而復始,從二零一六年十月至今也七年了(本篇後有系列連結),也就是說,這七年來買了三百二十一本有紀錄的書籍,幾乎都是在金石堂網路書局所購,筆者因此蟬聯金鑽會員也有六年……這代表平均一年買的四十五本書,所花費的購書費在一萬以上……想想七年前將藏閣的書籍「瘦身」至一千餘本,如今年復一年的「增胖」又往二千本邁進……這是身兼〈蒼穹未央〉格主與藏閣閣主的宿命吧!平生的嗜好興趣曾有許多……保留至今的,除了音樂就也是閱讀了……。
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即莎翁的四部悲劇作品《哈姆雷特》、《馬克白》、《李爾王》和《奧賽羅》,今天要談的不是四大悲劇的評論或賞析,基本上筆者也沒有資格與能力來談論這些,今天的的重點是想將四大悲劇裡的一些著名的句子,提供一些出來,供格友們來欣賞,當然免不了會提到些劇情,以便對應或說明這些句子的背景。
《失落的地平線》是一本書名,也是一部電影,而且是一部很老的電影,嚴格來說拍過兩部電影,一部是1937年拍的黑白片,而1973年又拍了一部彩色的音樂劇電影,不管是電影或是小說,中文都譯為「失落的地平線」,現在1973年的夢幻版本已經買不到了,大家常看的是1937年的老片,其中有些影片甚至受損,只能用聽的,而筆者看的是1973年版的,當時是在電視上看到的。
《失落的地平線》是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James Hilton)的小說,寫於1933年4月,小說的大概是講述四個夥伴因一次奇怪的劫機事件,進入了神祕的香格里拉,每個人在這個陌生的國度,各自在香格里拉的生活,最後逃出香格里拉,作者的目的,不外乎把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經濟大蕭條、全球探險熱等等,融入書中的人物裡,反映當時人們就是努力追求自己心中的香格里拉。
第三派則是相信東野圭吾的說法,兩者不但不同人,而且兩本書的故事是獨立的……,這一派的說法其實是最沒說服力的,容後說明剖析,第四派其實是第一、二派的混搭版,有點複雜,就是《白夜行》的雪穗就是《幻夜》的「假」美冬,而「真」美冬才是夏美,也就是跟雪穗去倫敦住了一年多……後來死在阪神大地震中,身份被雪穗取而代之……。
若說要提到東野圭吾的代表作,也許有許多人會提出許多不同的意見,一定有人說是得獎最多的《嫌疑犯X的獻身》,也會有人會說是感人肺腑的《秘密》或是《 解憂雜貨店》,當然醫學三部曲亦或是畢業三部曲……等等也不遑多讓,總之,東野圭吾是個多產又多面向的作家,作品自然能符合很多不同喜好的讀者,不過如果以「賣」的最好的角度來看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