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藏閣賞析 (34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莎翁的四大悲劇

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即莎翁的四部悲劇作品《哈姆雷特》、《馬克白》、《李爾王》和《奧賽羅》,今天要談的不是四大悲劇的評論或賞析,基本上筆者也沒有資格與能力來談論這些,今天的的重點是想將四大悲劇裡的一些著名的句子,提供一些出來,供格友們來欣賞,當然免不了會提到些劇情,以便對應或說明這些句子的背景。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南迦巴瓦峰.jpg

《失落的地平線》是一本書名,也是一部電影,而且是一部很老的電影,嚴格來說拍過兩部電影,一部是1937年拍的黑白片,而1973年又拍了一部彩色的音樂劇電影,不管是電影或是小說,中文都譯為「失落的地平線」,現在1973年的夢幻版本已經買不到了,大家常看的是1937年的老片,其中有些影片甚至受損,只能用聽的,而筆者看的是1973年版的,當時是在電視上看到的。

《失落的地平線》是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James Hilton)的小說,寫於1933年4月,小說的大概是講述四個夥伴因一次奇怪的劫機事件,進入了神祕的香格里拉,每個人在這個陌生的國度,各自在香格里拉的生活,最後逃出香格里拉,作者的目的,不外乎把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經濟大蕭條、全球探險熱等等,融入書中的人物裡,反映當時人們就是努力追求自己心中的香格里拉。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89322D13-F036-4846-8D8B-D48DB3567372_1_105_c.jpeg

記得筆者在二零一九年,曾寫過一篇《西河鉅細說藏閣》,還分了個上下集,內容大致上是敘述……應該說是紀錄……藏閣內的設計、應用與規劃,寫的鉅細彌遺……但是藏閣內最重要的主角「書籍」則是寫在《幾堆竹素藏閣情》裡,巧的很這主題也是寫了上下兩集,由此可見上了年紀的人是多麽囉嗦……這麼無聊的話題,居然可以寫這麼多,今天恰巧重讀《西河鉅細說藏閣》時……驀然回首整個藏閣的空間擺設,改變得也是蠻大的,風格與設備都變了許多,且聽我娓娓道來……。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截圖 2022-03-24 下午8.12.32.jpg

第三派則是相信東野圭吾的說法,兩者不但不同人,而且兩本書的故事是獨立的……,這一派的說法其實是最沒說服力的,容後說明剖析,第四派其實是第一、二派的混搭版,有點複雜,就是《白夜行》的雪穗就是《幻夜》的「假」美冬,而「真」美冬才是夏美,也就是跟雪穗去倫敦住了一年多……後來死在阪神大地震中,身份被雪穗取而代之……。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截圖 2020-11-25 下午10.21.26.jpg

若說要提到東野圭吾的代表作,也許有許多人會提出許多不同的意見,一定有人說是得獎最多的《嫌疑犯X的獻身》,也會有人會說是感人肺腑的《秘密》或是《 解憂雜貨店》,當然醫學三部曲亦或是畢業三部曲……等等也不遑多讓,總之,東野圭吾是個多產又多面向的作家,作品自然能符合很多不同喜好的讀者,不過如果以「賣」的最好的角度來看的話……。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截圖 2022-12-03 下午9.32.31.jpg

藍血人是科幻大師倪匡的作品,對於倪匡的作品,我可以如數家珍般的一一敘述,因為打從國一起就一直看到現在,鮮少中斷,這一本《藍血人》排名百大之九十四,在上一篇《雍正皇帝》裡,我曾說我看了十次以上,這藍血人恐怕是超過二十次以上了,在我的書櫃裡,倪大師的科幻小說超過一百本,比起二月河的二十餘本,算是差很大,但是這與作者著作本身的數量有關,倪匡是多產作家,其著作恐怕超過兩百本以上吧!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歐式風格橋.jpg

廊橋,指的就是有遮蓬的橋,多是木製,昨天那張照片美感十足,但是不夠清楚的呈現,今天補了一張,應該是很明確了,再次的為昨天篇尾段的三大一小點說聲抱歉,筆者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基本上三大點,總的說就是一點,賞析《麥迪遜之橋》啊!而那八卦的一小點,會在文末解釋清楚,就請網、格友多多包涵了。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倒影橋段

今天的《藏閣賞析》要介紹的是〈麥迪遜之橋〉這本書,當然也順便的談談這部電影,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筆者已經無法確定電影與小說之間的差異了,不論是電影或小說,都超過二十年的光陰,怎不叫人感嘆歲月蹉跎呢,會想寫這篇文章的楔子,來自於內子,那天她忽然問我:「麥迪遜之橋的男女主角,到底有沒有結局呢?」我想這是一個很有深度的問題……因為回答沒有,實在太膚淺了,回答有,很顯然要花點時間解釋,看問題不能看表面,回答問題自然也不能隨便說說,這會影響「蒼穹未央」格主之名的,所以,有了這篇文章。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IMG_8163.jpg

除了這些翻譯小說與作者,筆者最近還增加了……劉欣慈(大劉)膾炙人口的〈三體〉;史蒂夫卡瓦納的「騙子律師」系列作品(目前已有五部),米澤穗信、李柏青、陳浩基、姜峯楠……以及日本國民作家宮部美幸的數部作品(這也是一位相當多產的作家),包含其知名度極高耗時五年才完成的百萬餘字的鉅作〈模仿犯〉,我很用心的……她花了五年寫成,我也用心的讀了足足五天(全天)才看完。至於原來歷史類的相關書籍,也扎實的看了數十冊,其中最值得拿出來說嘴的,就是李開元博士的〈秦謎〉、〈秦崩〉與〈楚亡〉三部曲,簡直是把歷史當成推理小說寫,而且是有考據的……實在是太讓人欣賞了!另外的重說史系列的〈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靖康之變〉、〈明朝的大人物〉;金哲毅老師的「國父們」三部曲,李開周寫的宋朝的過年、喜宴與茶飲……等等。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IMG_0155.jpeg

藏閣,筆者的書房,一直以來都是堆放書卷之處,鼎盛時期,濫竽充數超過四千餘本書籍……四、五坪的小書房,除了門窗之外,四壁幾近為書櫃,那時存的不是書香而是菸氣,且說數年之前,筆者心之一橫將書房徹底清掃,破心中之「賊」,除眼中之「釘」,藏閣整體瘦身而剩餘千餘本,又因,當時戒菸已逾十餘載,菸味逐漸被咖啡香所取代……藏閣內增購咖啡機已行之有年,每日清晨一杯早已成為儀式……書房四壁之牆紙亦已於掃書時更換,幽暗鎖晝的窗簾,也更新為明亮之捲簾……也算是進入一種洗心革面的決心了……近六、七年來,藏閣還是逐年增購適量的書籍,以供筆者修身養性……目前看來,截至今年底應該會超過三百二十本,可參閱最新一期的記錄文 —-《誠諾藏書十六》即可得知,不過在斗轉星移的歲月中,藏閣內之藏書種類數量,與之前相比,漸漸有著明顯的差異,且聽我娓娓道來……。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截圖 2020-07-27 上午8.34.14.jpg

Thirteen Conversations About One Thing這部片子是我在2009年,從租片商店用每片一元所購得,當時正值VCD轉成DVD的年代,所以租片商急得出清VCD,而我撿便宜,好像挑了十餘部片子,Thirteen Conversations AboutOne Thing是其中的一部,當時看完了,頗有感觸,但是收入「藏閣」之中後,就開始蒙塵了,昨晚拿出來溫故知新,發現感觸更深,寫了這篇賞析……。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立夏藏閣話蒼穹

立夏,走進藏閣,映入眼簾的是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親書的「人生開拓」,回眸則望著黃陵野鶴的「秉心而行」……且置身於藏閣書房中,筆者自然都奉為圭臬,坐在山毛櫸原木書桌前,書房給人的感覺,主要還是書……雖然已撤去兩面牆的書櫃,但是藏閣裡仍然有著一千多本藏書……舉目面向的是有著現代化辦公室捲簾式的窗簾,是那種霧面依稀可透視的……天氣好的話,可以眺望北大武山……就在這個地方、這個地點,蒼穹未央格主西河筆者我,寫了四千多個日子的部落格,開啟了近十三年的網誌人生……直至今日,筆者內心中的歲月沈澱與折疊後的時間被褥,仍覆蓋得讓人有些寒慄哆嗦,但時而又矛盾的有些溫度……即使是在這個仲夏午後……。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誠諾藏書(16)

進入《誠諾藏書》第十六集了,記得去年八月才剛建立第十五集時猶言在耳「……成立此篇時,僅紀錄了前二本書名,未來的十八本書會陸陸續續在二零二二年~二三年完成,也許會到二零二四也說不一定……」,事實上二零二三也才剛過二個月,本記錄篇就產生了,比較巧合的是,成立此篇時,剛好也是只紀錄了二本書,宮部美幸的〈理由〉與〈千代子〉,依此速度……今年也許會紀錄到第十七集也說不一定,不過,藏閣的書櫃已經幾乎沒有多餘的空間是事實,再買書也不知道要放在哪裏了……自我節制是必須的,呵呵~~《誠諾藏書》是紀錄篇,每一本書一句話的介紹,也不過是隔靴搔癢,目的不就是提醒自己買了多少本書?大約在什麼時候買的?讀完之後有什麼感觸?雖說如此,這個紀錄還是需要的,網友們不慎勿入的話,就請上一頁離開吧~~呵呵~~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截圖 2021-08-28 下午11.05.06.png

此《誠諾藏書》第十五集編號紀錄為281~300,共二十本書,成立此篇時,僅紀錄了前二本書名,未來的十八本書會陸陸續續在二零二二年~二三年完成,也許會到二零二四也說不一定,畢竟藏閣的書櫃已經幾乎沒有多餘的空間了,基本上,若想看書可以依「溫故而知新」的方式,既可節預算又省空間兩相宜,呵呵……到今年十月《誠諾藏書》就滿六年了,也就是說這六年來買了超過二百八十本書,上一篇有提到:「……以目前的閱讀政策來說,會逐漸的慢慢地減緩買書的速度,事實上這一、兩年來已經這樣做了……」,閱讀對〈蒼穹未央〉格主來說,從來不是問題的,我說的是書的來源,而不是閱讀的時間或決心……讀書,一直都是筆者最喜愛的興趣,勝過運動、音樂……等等嗜好。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IMG_8176.jpg

與其說是拾遺,不如說是衍變……早在二零一九年,筆者就嘮嘮叨叨的寫了篇〈西河鉅細説藏閣〉,還圖文並茂分了個上下兩集,前陣子又補了一篇〈幾堆竹素話藏閣〉儼然似乎要成立藏閣系列文章?其實並沒有這樣的打算,也還真沒有那樣的厚度與必要性……就只是衝著筆者生活在藏閣的時間實在太長,比臥房還久……既然已經成為生命之中待得最久的空間,也就不得不花一些筆墨來詮釋自己的陋室哲學,這些文章真的是寫給自己看的……寫的很愜意,但僅僅自娛而非娛人也……所以萬一有誤入的格網友們可以直接出門左轉……找自己想看的看,這篇是可以從略的,呵呵。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幾堆竹素藏閣情

藏閣,筆者的書房,一直以來都是堆放書卷之處,鼎盛時期,濫竽充數超過四千餘本書籍……四、五坪的小書房,除了門窗之外,四壁幾近為書櫃,那時存的不是書香而是菸氣,且說數年之前,筆者心之一橫將書房徹底清掃,破心中之「賊」,除眼中之「釘」,藏閣整體瘦身而剩餘千餘本,又因,當時戒菸已逾十載,菸味逐漸被咖啡香所取代(藏閣內增購咖啡機已行之有年,每日清晨一杯早已為儀式……),書房四壁之牆紙亦已於掃書時更換(幽暗鎖晝的窗簾,也更新為明亮之捲簾),也算是進入一種洗心革面的決心了……近五年多以來,藏閣每年還是逐年增購適量的書籍,以供筆者修身養性……目前看來,截至今年底應該會超過二百八十本,可參閱最新一期的記錄文 —-《誠諾藏書十四》即可得知,不過在斗轉星移的歲月中,藏閣內之藏書種類數量,與之前相比,漸漸有著明顯的差異,且聽我娓娓道來……。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失落的地平線

《失落的地平線》是一本書名,也是一部電影,而且是一部很老的電影,嚴格來說拍過兩部電影,一部是1937年拍的黑白片,而1973年又拍了一部彩色的音樂劇電影,不管是電影或是小說,中文都譯為「失落的地平線」,現在1973年的夢幻版本已經買不到了,大家常看的是1937年的老片,其中有些影片甚至受損,只能用聽的,而筆者看的是1973年版的,當時是在電視上看到的。失落的地平線》是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James Hilton)的小說,寫於1933年4月,小說的大概是講述四個夥伴因一次奇怪的劫機事件,進入了神祕的香格里拉,每個人在這個陌生的國度,各自在香格里拉的生活,最後逃出香格里拉,作者的目的,不外乎把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經濟大蕭條、全球探險熱等等,融入書中的人物裡,反映當時人們就是努力追求自己心中的香格里拉。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IMG_8177.jpg

自從二零一六年十月成立《誠諾藏書》記錄檔第一篇開始,如今已經是二零二二年三月……差不多有接近五年半了,目前這篇已是第十四篇,編列的書籍號碼也到了二百八十號,不過,成立此篇之際,僅編至二百六十三號,也就是說從五年多前至今,已經採購了至少二百六十三本書籍,以目前的閱讀政策來說,會逐漸的慢慢地減緩買書的速度(事實上這一兩年來已經這樣做了),說來有點可笑,原因之ㄧ是書房已經快要塞不下了……之二則是電子書的興起(買了一台iPadmini 6當閱讀器,而且也環保些……不用砍樹,但是實體書未來是否會成為『收藏品』乎?),當然,還有一個理由……就是現在影音頻道已逐漸的取代部分的閱讀興趣,如果這本書的收藏價值不高,還是看看影集就好?舉個例子,最近在Apple TV上看了《捍衛雅各》之影集後,好像是乎應該有收藏原著的價值……但是,總覺得提不起那股「勁」……嗯嗯,還是再說吧!就是這種情緒囉!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命運的十三個交叉口

Thirteen Conversations About One Thing這部片子是我在2009年,從租片商店用每片一元所購得,當時正值VCD轉成DVD的年代,所以租片商急得出清VCD,而我撿便宜,好像挑了十餘部片子,Thirteen Conversations AboutOne Thing是其中的一部,當時看完了,頗有感觸,但是收入「藏閣」之中後,就開始蒙塵了,昨晚拿出來溫故知新,發現感觸更深,寫了這篇賞析……。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本篇章是介紹《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的網路紀錄文,分別節錄於〈維基百科〉與〈金石堂網路書局〉兩處,如下:〈維基百科〉部分:《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德語:Also sprach Zarathustra),徐梵澄譯本譯為《蘇魯支語錄》、魯迅最初翻譯為《察羅堵斯德羅緒言》,是德國哲學家尼采假託古波斯祆教創始人查拉圖斯特拉(又譯瑣羅亞斯德)之口於1885年寫作完成的書,是哲學史上最著名的哲學書籍之一。

此書不同部分於不同年份完成,共四部,前二部分1883年出版,第三部於1884年出版;第四部雖於1885年初寫完,但因為前三部銷售不佳,出版社拒印,尼采自行少量印刷;直至1892年才與前三部合併出版。1891年,尼采妹妹伊莉莎白(Elisabeth Förster-Nietzsche)據說因為擔心對神褻瀆而遭禁,曾企圖阻止查拉圖斯特拉第四部出版。1894年後妹妹編輯尼采檔案,並出版全集共十九卷數次,尼采於1900年過世。此書以記事方式描寫一個哲學家的流浪及教導。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