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藏閣賞析 (33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鹿橋的未央歌

本月上旬介紹了鹿橋的〈人子〉後,下旬來介紹鹿橋最膾炙人口的〈未央歌〉,本部落格〈蒼穹未央〉的標題描述,就是採用未央歌封面的詩詞,這也代表對〈未央歌〉的認同、致敬與欣賞,事實上,我最喜歡鹿橋的書是〈人子〉之前還分了上下集來介紹,當然〈未央歌〉自然也不在話下……這本書在百大排名七十三,作者鹿橋本名吳訥孫,一九一九年生於北京,二零零二年於美國波士頓逝世,將近二十二年了,作者於一九四二年畢業於昆明西南聯合大學,後至耶魯修至博士學位,專攻美術史。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我看總鋪師

總舖師,我們南部人稱為「刀指」,吳念真曾說可能是「刀俎」之意,我想八九不離十吧,總之,總舖師這部電影還蠻好看的,上個月的某一天夜裡,我總算是把它斷斷續續的看完了(第四台重播了又播),蠻好笑的,也蠻有喻意的,雖然演得很台,但是很適合闔家觀看的一部片子呢。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奇皇后隨筆

內子喜歡看韓劇,而我當停電族……傳說中的停止看電視族群,至少二十年以上了,即使是現在不良於行,我仍然是不看電視,但最近因為復航空難、高雄汽爆,勉而視之新聞(註:本文初次發表於二零一四年),中午用餐時,看了難過,轉而與內子看了幾集的「奇皇后」,面對內子與女兒的詢問……筆者自詡為歷史研究者,其實只是業餘水平,也不得不稍微的翻了翻書本、Google一下,好回答她們一些問題。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人子・鹿橋(下)

這一篇我打算還是利用一千五百字左右,來詮釋在《人子》的十二篇短篇寓言故事,至於〈不成人子〉這篇就不用贅言了,很淺顯易懂的一篇,還是那句老話,每個人的感受領悟一定是不同的,也許十年後我再看人子,又是另種頓悟也不一定,不多說了,如下:

一、汪洋:算是一個起點,指的是年青人,初入社會時,雖有抱負、理想與自信,但是懵懵懂懂,卻在歷盡滄桑時,對人生逐漸開悟,進而擺脫以往天真而造成的束縛,而回歸到現實,接受現實。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人子・鹿橋(上)

《人子》是鹿橋繼《未央歌》隔了三十年之後的作品,鹿橋以《未央歌》成名,這點著無庸議,但是喜歡鹿橋的作品的讀者,我相信最喜歡的恐怕是這本《人子》,這一點從我認識周遭的朋友中,可以有很明確的「口碑」而得知,為什麼大家都喜歡看這本書呢?因為這是一本淺顯易懂的寓言小說,而且是短篇的,但是所謂的「淺顯易懂」是指文字上的敘述,其義蘊可能就未必了,但是這不影響閱讀的樂趣的。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我看・風塵三俠

請注意喔~《風塵三俠》是一本書,一本現代小說,跟李岩、紅拂女與虯髯客,那個風塵三俠是完全沒有關係的,作者是黃河,雖然不是很知名的作家,但是,我個人是非常欣賞他的文筆與推理的,所以,在我的藏閣裡,收藏了他九本小說,雖然並不是他所有的著作,但是,總覺得他的小說,可以一看再看,值得回味,右列連結→黃河小說書系,就是裡面這九本書,今天就來介紹一下其中的這本《風塵三俠》囉!先來看看書局的介紹:(棕色字部分)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我看・道士下山

《道士下山》是一本小說,作者徐皓峰先生,是北京電影學術導演系的老師,曾經採訪形意拳大師李仲軒,而完成《逝去的武林》一書(在看過《道士下山》的序後,筆者真想找這本書來看看),作者熟悉民國時期的武術過程與江湖典故,對於佛、道二家也夙有研究,《道士下山》也被拍成電影,對筆者而言,是先看了電影後,才看小說的,而本文也是立足於看完小說後的感想,與電影的部分,頂多只是相較下的反應罷了!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成大事者不糾結

我想有一段時間沒有寫〈藏閣賞析〉了,但是這些日子裡來,在藏閣買的書或是看過的書,應該也不會低於五十本,所以,今天來介紹這本《成大事者不糾結》也算是萬中選一了!還記得我在二零一六年《西河雜文》裡寫的〈我看『羅』輯思維〉這一篇嗎?沒錯,這本書作者正是羅振宇老師,也就是「羅輯思維」的主講人,而且這本書中六章十二節的「情節」也正好是「羅輯思維」自媒體中所曾經連「載」過的內容精華重現,只是把那精彩的「知識型脫口秀」化成了文字了,所以,對筆者而言,真的是溫故而知新啊!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王謝堂前的燕子

白先勇的《台北人》是一本複雜度很高的作品,整本書由十四章短篇所構成,要讀懂《台北人》,欣賞《台北人》,坦白說,並不是那麼容易,而歐陽子女士,特別的寫了這本《王謝堂前的燕子》來賞析《台北人》,我曾經建議要看《台北人》之前,先讀《王謝堂前的燕子》,但是後來細細思維,發現正確的讀法應該是先看《台北人》,看完再讀《王謝堂前的燕子》,讀後……再看一次《台北人》,這樣會有不同層次的領悟與樂趣的。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飄・隨風而逝

本篇﹝隨風而逝﹞要談的是世界名著《Gone with the Wind》這本書與電影中一些名句,談不上賞析,因為本電影就是在1940 年奧斯卡獎中,獨得十項的《亂世佳人》,如何?如雷貫耳啊,而書名的中譯為《飄》,篇名稱為﹝隨風而逝﹞,實在是不想攀附《飄》與《亂世佳人》兩者之光啊!畢竟《飄》與《亂世佳人》得獎無數,在美國文化商業史上,可謂為翹楚……。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誠諾藏書(18)

由於誠諾藏書》第十七集,從去年雙十國慶日開始,剛好完編至今年三月份,所以這一期第十八集,會是首批購書紀錄裡,波文當天文中沒有書籍名稱的……本次所購之書籍編號從三百四十一至三百六十止共二十本,應該會落在四月至八月的書單,所以與過去相同,書名會依據購書清單逐月批次的補上去,而閣主按自然也會在閱讀完畢後,把感想以一句話的段落填寫上去……行之有年……最近開始常常會以一本一文的方式開始介紹(今年從《生而為囚》開始),不過當然是要精心挑選,覺得值得分享的書籍,才會這樣做……否則藏閣中數千本書,要寫多少年才寫得完啊!而且有些書確實沒什麼好寫的,有些書一篇也根本寫不完……唉,筆者又在發牢騷了……。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方舟・夕木春央

夕木春央的著作〈方舟〉是筆者近幾年來,第二本沒猜到結局的推理犯罪驚悚小說,不過相較於前一本〈緘默的病人〉來說……震撼度比較沒有那麼高,不過也真的不遑多讓了,日本推理作家竹本健治說:「本書是『特殊建築』、『卡涅阿德斯船板』,以及『動機(whydunit)』的巧妙融合。願取得本書者,均承受至高無上的詛咒。」有栖川有栖也說:「驚人的真相席捲而來時,享受極限狀況下解謎樂趣的讀者,將一輩子記住這股衝擊。」這說得筆者我就忍不住去買了一本來閱讀……雖然我還未曾讀過夕木春央的小說,這是第一本……以下,先介紹一下故事的框架: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緘默的病人

近七、八年以來,筆者從歷史、哲學與科幻這幾個方向的閱讀領域逐漸的轉向推理、驚悚犯罪方面的小說為主……國際上幾位著作等身的大師級人物,只要有翻譯成中文的……幾乎都看了遍,而通常很少會有猜不到結局的情況,筆者自詡邏輯推理能力並不弱……但是這幾年來,有兩本書確實看到最後才知道答案,其中一本就是今天要介紹的〈緘默的病人〉,更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居然是作者艾力克斯.麥可利迪斯的處女之作,不但獲得多方的好評,暢銷全球三十九國,也進入電影籌拍階段……後面會詳細介紹,另一本是日本作家夕木春央的〈方舟〉,計畫下一篇應該就會介紹到……〈緘默的病人〉最特別的地方是整本書都是線索,但是您就是看到最後才恍然大悟,而且不牽強,非常合理。筆者按:原因就是讀者看到的合理之外,還有另一種合理的解釋,只是您可能太融入作者的筆觸之中……沒有發現。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剽竊 ・The Plot

這本〈剽竊〉是去年十二月的採購書單,所以早早就讀完了,基本上以每月的新購書籍數量,是很難超過當月中旬卻沒讀完的……本書英文書名應該是〈The Plot A Novel〉,不過書籍封面僅呈現〈The Plot〉字樣,讀完全書後認為應該是前者比較貼切,作者是珍.漢芙.克瑞茲 (Jean Hanff Korelitz)是著名懸疑作家,其著作有小說〈假裝〉(You should have known)(已改編為《還原人生》The Undoing影集,並於二零二零年十月在HBO頻道播放,由妮可基嫚、休葛蘭與唐納蘇德蘭主演),前幾年也曾看過妮可基嫚主演翻拍成電影的〈Before I go to sleep〉,這本書中文翻成〈別相信任何人〉去年在〈藏閣賞析〉中有介紹……不過名氣沒辦法跟前者相比。以下是這本〈剽竊〉的簡介: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生而為囚

農曆年節期間,讀了一本年前採購的新書,是傑佛瑞亞契所寫的〈生而為囚〉,筆者讀的是新修版……相較於舊版,除了校正誤譯的部分外,也有重新考據原著的專門用語,因爲舊版基於閱讀流暢性,將許多專有名詞轉化成台灣讀者較熟悉的本土用語,甚至簡略不譯……不過,這樣讀起來反而有點失去原味,傑佛瑞亞契的小說作品,其一大特色,就是對於各別專業領域有著精確且詳實的描述,以其高度說服力令讀者深歷其境……尤其本書精華為法庭攻防,因此新修版特別考據原著,盡力呈現英國法律及文化的專有用語,也包含俚語諺語……讓人讀起來有更身歷其境的感覺,好像正在法庭裡旁聽……我喜歡這樣的設定……原汁原味……。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藍與黑・王藍

篇首書籍照片是再版的新封面,感覺比舊版雋永⋯⋯〈藍與黑〉名列世紀百強第六十五。作者王藍,筆名果之, 1922年出生天津,長大於北平,自幼習畫,七七戰起,走出藝術學校投筆從戎,在太行山與日軍戰鬥,戰地歲月豐富了生活體驗,充實了創作題材,使他成為傑出的小說家。早年於京華美術學院、雲南大學畢業,曾任記者、採訪主任、總編輯。來臺後除創作及寫作外,曾任文藝協會常務理事、國際筆會台北分會秘書長、國大代表、中國水彩畫會會長等職。王藍先生晚年定居美國, 2003年10月9日因心臟衰竭病逝於洛杉磯,享年八十一歲。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閒聊西廂記(下)

而對於那位「薄情年少如飛絮」的張先生,宋‧蘇軾認為張生是元稹的好友張籍,王銍在《〈傳奇〉辯證》中考證張生為元稹本人,並認為鶯鶯為元稹姨母鄭氏與永年縣尉崔鵬之女崔氏,即元稹的表妹,這個說法魯迅也認同:他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鶯鶯傳》者,……元稹以張生自寓,述其親歷之境。」講述他在「有僧舍曰普救寺」中,和一美麗女子「天之所命尤物」名「鶯鶯」邂逅,但「始亂之,終棄之」,認為自己「善補過」,「智者不為,為之者不惑」。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閒聊西廂記(上)

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西廂記‧王實甫中國歷史上,愛情故事之濫觴,堪為《西廂記》,至少筆者是這樣認為的,因為不管是《梁山伯與祝英台》、《牛郎織女》、《天仙配》與《寶蓮燈》乃至家喻戶曉的《紅樓夢》多少都有受到《西廂記》的啟蒙,更何況「媒人」會稱為「紅娘」,其典故來源,就是《西廂記》,所以世界上是第一部表現純愛情的長篇作品,可以說就是《西廂記》。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田埂農舍.jpg

《老殘遊記》這是一本相當通俗的小說,在筆者那個年代裡,台灣的國中與高中國文課本裡,都有收錄其節,所以大家應該是耳熟能詳(年輕人就不好說了⋯⋯),老殘遊記在世紀百大排名第十,算是TOP 10囉……作者是劉鶚,字鐵雲,筆名洪都百鍊生,他去逝時剛好是宣統元年,只活了五十二歲。老殘遊記寫於清光緒年間,劉鶚本身沒有功名,所以是個白衣書生,但是他頗有才華,不僅僅在文學造詣方面,對數學、地理、西洋科學,皆有心得,甚至還在上海掛牌行醫,只是後來經商,落的血本無歸。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別相信任何人

Before I go to sleep〉這本書中文翻成〈別相信任何人〉,翻得還算OK,但是有很多網友們批評翻的不好,可笑的是他們自己也承認,自己也翻不出所以然,不過更好笑是有人直接批評這本書寫的不好,難看!而重點是他自己根本沒看過……自己承認自己沒看過,這就是標準的不知所云了,這種情況就是當今天下的怪象,中國人以前不會進步的原因是凡事「差不多」就好,也就是「差不多先生」的故事,而後幾年的台灣處世文化,從經濟奇蹟式的踏實,轉而成為「只要我喜歡,有何不可以」,凡事「等一下」……,現在更奇了,凡事不知所云。

按:很抱歉離題發牢騷了,〈Before I go to sleep〉這本書其實寫的不錯,中文譯的水平也算高,不應該輕易的說別人寫的不好,而自己又說不出所以然,這讓人很感到台灣新新人類很沒未來。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