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子・鹿橋(下)

這一篇我打算還是利用一千五百字左右,來詮釋在《人子》的十二篇短篇寓言故事,至於〈不成人子〉這篇就不用贅言了,很淺顯易懂的一篇,還是那句老話,每個人的感受領悟一定是不同的,也許十年後我再看人子,又是另種頓悟也不一定,不多說了,如下:

一、汪洋:算是一個起點,指的是年青人,初入社會時,雖有抱負、理想與自信,但是懵懵懂懂,卻在歷盡滄桑時,對人生逐漸開悟,進而擺脫以往天真而造成的束縛,而回歸到現實,接受現實。

二、幽谷:講述一個倦遊旅人,返家途中在無人幽谷歇息,在天色將明之前,聽見分派顏色的使者將各式顏色分配給即將開花的蓓蕾們,其中有一朵小蓓蕾,得到了可以綻開任何一種顏色花朵的殊榮,花朵們一面七嘴八舌地提供意見、分享經驗,一面認為要讓它靜靜地思考,因為天光一現,就得開花了,結果事實上是種太沉重的責任,答案是沒有開放就枯萎的小蓓蕾,本篇的引喻就是猶疑不決,錯失良機。

三、忘情:藉由小精靈送給出世的嬰兒,聰明、健康、雄壯、仁慈、理智、堅強、英明、果斷,就是沒有感情,這篇有暗示,現實的社會裡,沒有感情反而是完美的義蘊。

四、人子:本篇是爭議最多的一篇,通常讀者心裡想著,為甚麼老法師後來要殺掉王子,這篇見仁見智,但我寧願相信,王子成佛比當國王更適合。

五、靈妻:要表現的就是人間的許多活動,都是假藉美麗的謊言、假借愛心,利用同情心,來欺騙純潔善良仁慈的人,使他們成為祭品,這點不只是宗教,在台灣的某政黨,也是善於此道的。 

六、花豹:這是無法抗拒愛慕者追求的啟示,小花豹高興時豎著白尾巴,就好像人類得意時的心境,如果此時女性進入他的心靈,更能虜獲牠的心。

七、宮堡:強調的是離開太久再回去時,原來的東西就不屬於你的了,例如:感情就是,但是也有引申其他的物事,例如尊嚴仍存在否? 

八、皮貌:是女子藉由月光的頓悟,自然、平凡,反而就能快樂,而快樂的人最美麗,執著於皮貌,是美不起來的。

九、鷂鷹:似乎是談教育的真締,用愛的教育,只求訓練出成功的學子,而不求任何回報,寫的很細膩,但也有點諷刺。 

十、獸言:這一篇隱喻的道理很多,從人類本身的觀點,一直到禽獸的觀點,立場的互動,行為的差別,事實上是非常的諷刺的,但是寫的很誨澀,不容易看出,就連篇首的「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曲禮·上〉真正的含意,也不是字面上的義蘊,筆者的解析是人類就是人類,也不可能會變得如神般的高級,當然,假設神是高級的。

十一、明還:要詮釋的是不懂得欣賞或洞析人、事、物的人,即使身處高位,也永遠得不到千里馬的。

十二、《渾沌》是一個集合,我節錄一段書評作為本篇的結束:

《人子》篇篇都是如此精采、耐讀、發人深省但不教條的寓言故事:〈宮堡〉中矗立在夕陽中光輝得如同天堂的宮堡、〈皮相〉中發現自己的精魂可以自由進出外在皮囊的老法師、〈獸言〉當中睿智的老猩猩、〈人子〉裡頭跟隨老師走遍全國學習如何分辨善惡的小王子、〈忘情〉裡太重感情以致於忘情的精靈、〈明還〉當中與萬物共生共存的小小孩。

每個故事用鹿橋的文字敘述起來,都有種從容、恬適的味道,所有喜怒哀愁都被一種更大的和諧包容,讀進去了,所有的滋味又會重新在腦子裡翻轉出來。終於在你讀完倒數第二篇〈渾沌〉時,會訝異地發現,前頭所有的故事,以一種完全不同的面貌重新組合,它們變成了另一篇寓言、傳達了另一個意涵、表現了另一種生命的姿態;再回想第一篇〈汪洋〉,你才會驚覺,原來那則像是畢業感言的文章,其實是孕育這所有故事的原初海洋。最後,再讀那篇有趣、同鄉野奇譚一樣的〈不成人子〉,正好讓你地把書閤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