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523.jpg

韶光荏苒,歳月如梭,母親節即將來臨,遙憶堂萱情,篤懷慈煦春,每年這個時候分外令人仰望慈暉,孺慕彌殷,清明方別,母親的忌辰亦逝,春天總是令我感懷與篤念,遙憶童年,父親早逝,與母親的相依,自是不同於凡人,懷想起母親的櫛風沐雨,披星戴月,不禁對景感懷,自去俯欄垂淚。

 

堂萱已逝二十年餘,這段過去的歲月,身為人子,總有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感嘆,更令自己汗顏羞慚的是在她暮景桑榆之際,仍做不到「眼看庭玉成名後,身及堂萱未老時」這種程度,她的慈祥、和煦,我回報的卻是茅屋灶煤,玷染華裳,幾近饑饉荐臻,無以卒歲,時而思至此,除愧為人子,亦不復其想也。

 

邁入中年的我,闔門卻掃,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如何對的起家母在天之靈,每年清明,見鞍思馬,睹物(照片)思人,眼眸裡盡是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像我這種椿萱俱喪的劣子,一點也說不出夙興夜寐,毋無忝所生的話,來告慰雙親。

 

五月已至,在這即將到來的日子,除了思念慈母對兒的付出,也感懷天下所有的母親的愛,那種無私不忘回報的情懷,如唐孟郊所作之五言樂府,描述母愛的偉大: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也感謝西元一九一九年由美國加維斯女士所發起,後由基督教推行各國,以紀念母親慈恩,崇揚偉大母愛的「母親節」。 (意在安慰歐戰中陣亡將士的妻母)我已無法做到班衣戲綵,得親順親,方可為人為子的境界,但是對於高堂的褓抱提攜、哺育之恩,卻永生難忘,也將此遺愛與內子一同移轉我那兩位已脫離嗷嗷待哺,且成年的兩個小孩,願她們也能了解天下父母之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