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諾藏書」的書目紀錄,每一篇就以二十本為限,所以,誠諾藏書(三)這一篇,應該要等到明年累積41~60號書後,才會再寫了吧! 不過,這「誠諾藏書」的系列文章,放在《藏閣賞析》裡,不代表未來不會一本一本的寫個別的賞析跟以前一樣,甚至會有一讀、再讀、三讀⋯⋯的賞析,也說不一定呢,等著看吧!
「誠諾藏書」的書目紀錄,每一篇就以二十本為限,所以,誠諾藏書(三)這一篇,應該要等到明年累積41~60號書後,才會再寫了吧! 不過,這「誠諾藏書」的系列文章,放在《藏閣賞析》裡,不代表未來不會一本一本的寫個別的賞析跟以前一樣,甚至會有一讀、再讀、三讀⋯⋯的賞析,也說不一定呢,等著看吧!
農曆年前,我把藏閣(書房雅稱)內的藏書,徹徹底底的瘦身了,前前後後幾個月內丟了二千餘本書籍,剩下的「餘孽」恐怕在一千本上下吧!總之,我沒有去數它們,而今年起採購的新書,一律冠上「誠諾藏書」,並加以編號典藏起來,原因我之前說過,就不贅述了,截至10/27止,「誠諾藏書」剛好編到第四十號,也就是四十本了,這篇文章就是個書目紀錄而已,不過,在每本書名之後,用簡單的ㄧ、二句話,來表達讀後感,也算是個另類短評吧!
本篇﹝隨風而逝﹞要談的是世界名著《Gone with the Wind》這本書與電影中一些名句,談不上
賞析,因為本電影就是在1940 年奧斯卡獎中,獨得十項的《亂世佳人》,如何?如雷貫耳啊,而
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即莎翁的四部悲劇作品《哈姆雷特》、《馬克白》、《李爾王》和《奧賽羅》,今天要談的不是四大悲劇的評論或賞析,基本上筆者也沒有資格與能力來談論這些,今天的的重點是想將四大悲劇裡的一些著名的句子,提供一些出來,供格友們來欣賞,當然免不了會提到些劇情,以便對應或說明這些句子的背景。
廊橋,指的就是有遮蓬的橋,多是木製,昨天那張照片美感十足,但是不夠清楚的呈現,今天補了一張,應該是很明確了,再次的為昨天篇尾段的三大一小點抱歉,筆者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基本上三大點就是一點,賞析《麥迪遜之橋》啊!而那八卦的一小點,會在文末解釋清楚,就請網、格友多多包涵了。
今天的【藏閣賞析】要介紹的是《麥迪遜之橋》這本書,當然也順便的談談這部電影,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筆者已經無法確定電影與小說之間的差異了,不論是電影或小說,都超過二十年的光陰,怎不叫人感嘆歲月蹉跎呢,會想寫這篇文章的楔子,來自於內子,那天她忽然問我:「麥迪遜之橋的男女主角,到底有沒有結局呢?」
本篇﹝藏閣賞析﹞定名為《台北‧紐約》,其實是要分享兩本白先勇先生的書,非常膾炙人口的《台北人》與《紐約客》,這兩本書,《台北人》還入選世紀百強的前十名呢,第一次看《台北人》是國中的時候,說真的,只覺得寫的好,但是體會不出其義蘊,雖然身為外省第二代,但是還是很難體會父親的那種心情,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歲月的流逝,許許多多的感觸…就逐漸的感同身受了,《台北人》所描述之內容,多為早年大陸人士遷居台灣之後的生活百態,所以《台北人》寫的是遷居台北後的台北人。
年初,看了兩本李開元教授的書,分別是《秦崩》與《秦謎》,《秦崩》寫的角度有別於一般人文歷史的面向,讓人耳目一新,而《秦謎》更是精彩萬分,簡直令人佩服!會買這兩本書來看,是受了﹝羅輯思維﹞這個節目主持人羅胖的推薦,而﹝羅輯思維﹞這個節目,本身就很傳奇,比起時下台灣的節目來說,不知道有意義了多少倍,而《秦崩》與《秦謎》在台灣也出了繁體中文版,看起來順暢多了,當然,簡體中文對筆者而言,應該也可以懂個八成沒問題,但是能看繁體總是比較習慣吧!
最後一本要介紹的是《狗仔人生》,誠如上一篇所言,《狗仔人生》的「梗」,也不是我喜歡的主題,當時,看了這兩本書,總覺得黃河怎麼會寫這種小說 ?真的很奇怪啊,後來,真的是後來,黃河寫了篇自序,終於有了答案了,原來是如此啊!我現在就把那篇後來補的自序,放在以下:
經過幾天的介紹,黃河小說的賞析,也接近尾聲了,剩下最後的兩本,一本是《背叛者》,另一本就是下一篇要分享的《狗仔人生》,其實,我必須承認…,這兩本小說,是藏閣中九本黃河小說裡,我最不喜歡的兩本,原因並不是黃河寫的不好,而是我個人比較不喜歡這類的題材,說句現在年輕人的語言,就是這「梗」不是我的「菜」吧!不多說了,我雖然不喜歡,不代表你們也不喜歡吧,所以,以下是分享:
就在返國前夕,第一夫人的私人秘書離奇死亡;返國後次日,第一夫人的私人醫生突然暴斃。兩具屍體背後都有個幾乎無法察覺的紅點。第一夫人返回官邸後,立即更換四名內衛;最鍾愛的狗對她狂吠不已,當晚無故死亡。當警方大費周章挖出狗屍、檢驗死因時,竟遭追殺殉職,狗屍不知去向。
介紹《最後一擊》這本書之後,還剩下三本,就完成了藏閣之中九本黃河著作的賞析了,只是到了最後這幾本,我似乎有草草了事的感覺,總是分享著書商的簡介與作者自序當導讀,然後自己只說了幾句話就完稿,有關這一點,我很抱歉,但實在是自己的想法與感覺,都在這兩個分享之內了,更抱歉的是這一本《最後一擊》,也是一樣的情況,不過放心,之後的三本,就不會這樣了!
第五本要介紹《白手套》這本中篇政治推理小說,故事的背景,就是拉法葉佣金案,延用上一篇的方式,我們先看看黃河作家自己怎麼說……:談到拉法葉佣金案就讓人想起尹清楓命案。這兩個案子都是轟動國際的大案。總統信誓旦旦地說:即使動搖國本也要辦下去──最後只成了雷聲大、雨點小的政治宣示。
華航GI911班機失速墜海,機上225條人命無一生還!隨驚人墜機消息而來的,是相互矛盾的「四塊論」、「高空解體說」!然而美國過度關心、國安局積極介入,讓這樁墜機事件陷入諸多謎團。飛機真的只是單純的解體嗎?或者可能有「外力介入」?而這外力,是美國?亦或是中共?在這樁驚人意外中,有人「作賊心虛」,有人「掩藏真相」,也有人「不畏強權」…答案若揭曉,會是「沈冤得雪」還是「戰爭爆發」?!台灣政府高層,在真相與兩千三百萬人民心裡的安全感之間猶疑掙扎,他們的選擇是……?
《誰殺了總統》,是我要介紹第三本黃河先生的書,藏閣之中,有九本黃河作家的書,我個人以這本《誰殺了總統》為翹楚,當然,這是筆者自己的主觀感受,不見得人人認同的,不過,黃河先生確實是目前華人文學界非常難得,又會說故事、想像力更是豐富的專職作家,網路書局是這樣介紹他的:
你知道包公很清廉,但你知道包公年薪高達千萬嗎?「孔夫子,遊列國。」從萬世師表看春秋時代學費!「長安居,大不易?」從白居易看中晚唐真實房價。「桃花庵,桃花仙!」從唐伯虎看明代藝術家收入。這樣的歷史聞起來應該是什麼味?人情味?脂粉味?都不對,是銅臭味!你知道孟子很好辯,但你知道孟子還是個大富豪嗎?歷史名人也是人,除了偉大的革命事業與道德文章外,他們也得過活,而要過活就得用錢。一談到錢,那就俗了!本書從經濟的角度出發,讓這些歷史名人變成跟你我一樣「衣食住行缺一不可」的俗人,歷史於是多了趣味,也多了人味,也就更加耐人尋味。
吃一場有趣的宋朝飯局,這是一本書,一本我最近這個月看的書,也是我看的第二本李開周先生寫的書,李開周先生,是一名八零後的年輕學者,雖然年輕,但是很顯然的,書讀的很多,而且融會貫通了,我看過他的第一本書是《歷史課本聞不到的銅臭味》,今年初拜讀的,當時的讀後感,就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也,第一次感受到八零後的文字工作者中,總算有像樣的水平出現了,很可惜的…他並不是台灣人,所以,台灣新一代的文字工作者中,翹楚仍然尚未出現也!也實在不知何時能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