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區.jpg

本篇﹝藏閣賞析﹞定名為《台北‧紐約》,其實是要分享兩本白先勇先生的書,非常膾炙人

口的《台北人》與《紐約客》,這兩本書,《台北人》還入選世紀百強的前十名呢,第一次

看《台北人》是國中的時候,說真的,只覺得寫的好,但是體會不出其義蘊,雖然身為外省

第二代,但是還是很難體會父親的那種心情,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歲月的流逝,許許多多

的感觸…就逐漸的感同身受了,《台北人》所描述之內容,多為早年大陸人士遷居台灣之後

的生活百態,所以《台北人》寫的是遷居台北後的台北人。

 

過年期間,看了歐陽子女士寫的《王謝堂前的燕子》,這本書就是賞析《台北人》的佳作,

讀後,再讀《台北人》,發現今非昔比,再讀《紐約客》,更是驚訝書中人物的生命與情感

,似乎被白先勇描述得絲絲入扣,且令讀者動容而感嘆,從網路書局節錄許多介紹,放在後

面供讀者們分享吧!以下:

 

白先勇將外省人漂流到台灣落腳的心情,以篇篇故事描述的淋漓盡致。 過往的風光,相對於

現下的落魄,雖然大夥來自大陸各方,但他們將台北視為第二個故鄉, 所以此書被命名為「

台北人」。 從哪裡開始,便從哪裡結束,白先勇在文章的排序上用了巧思。這一書被視為經

典中的經典,不看可惜。

 

若想好好讀懂白先勇《臺北人》這本小說,應先仔細咀嚼典藏版書前收錄的歐陽子、余秋雨

的兩篇文章,再去翻閱那十四篇,當讀完這十四篇小說,回過頭再好好思考兩人精闢的見解

,你將會發現,《臺北人》中的人物生命與情感,竟然可以這麼輕易的透過這兩篇分析而加

深閱讀的理解力與感受力。

 

從金大班的最後一夜,到驚醒的遊園夢;不難讓人想起:"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

看他樓塌了!"台北人寫今非昔比,寫昨是今非,寫曾經風光後的惆悵,寫一群失落的靈魂

,在顛沛流離的時代如何憶起往日,如何發現已過去的回不去。

 

白先勇的台北人,是一本深具複雜性的作品,此書由十四個短篇小說構成,寫作技巧各篇不

同,長短也相異,每篇都能獨立存在,而稱得上是一流的短篇小說,但這十四篇聚合在一起

,串聯成一體,則效果遽然增加:不但小說之幅面變廣,使我們看到社會之眾生相,更重要

的是,由於主題命意之一再重複,與互相陪襯輔佐,使我們能更進一步深入瞭解作品之含義

,並使我們得以一窺隱藏在作品內的作者之人生觀與宇宙觀。

 

就台北人的表面觀之,我們發現這十四篇裡,主要角色有兩大共同點:一是他們都出身中國

大陸,都是大陸淪陷後,隨著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灣的,二是他們都有過一段難忘的過去,而

這個過去之重負,直接影響到他們目前的現實生活。

 

然而除此二點外,台北人之人物,可以說包括了台北都市社會之各階層,從年邁挺拔的儒將

樸公到退休了的女僕順恩嫂等,或多或少與中華民國成立到大陸淪陷的患難重重的時代有直

接的關係。

 

白先勇的小說人物,常與性慾有關,而且也常涉暴力,但我覺得白先勇亦存心將他的觀念,

引串而影射到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一個文化,同樣,一切人為之努力,皆無法左右命中注

家的文化盛衰,國家的興亡,然而這種基於實用社學觀點的價值判斷,卻絕對不能介入文學

批評之範圍內,因為實用社會學所針對的是終將成為過去的現在,唯有文學藝術,是不受時

空限制,融匯今昔的。

 

劉俊說:「白先勇筆下的人物,從桂林出發,經過上海、南京、香港、臺北、芝加哥,終於

停在世界性大都會紐約。《紐約客》的出版意味著白先勇的小說世界,已不只是展現中國的

人情歷史、文化處境、政治動盪、精神世界,而有了眾多外國人形象的融入。《Danny Boy

和《Tea for Two》這兩篇小說對愛的涉及,也提升為一種超越種族、性別和文化的大愛,揭

示整個人類共同面臨的人間災難。隨著白先勇小說題材、人物和主題的『走向世界』,他觀

察世界的角度,已不只是站在國族的立場,而是具有了世界主義的高度??這對白先勇來說,

是他創作上的一大豐富和擴張。」

 

白先勇這本紐約客與其說是講中國人在紐約,反而是透過異鄉與中國的連結,透過今昔與國

界的比對,更令人感到不勝唏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洛 的頭像

    蒼穹未央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