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之櫻.jpg

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西廂記‧王實甫

 

中國歷史上,愛情故事之濫觴,堪為《西廂記》,至少筆者是這樣認為的,因為不管是《梁山伯與祝英台》、《牛郎織女》、《天仙配》與《寶蓮燈》乃至家喻戶曉的《紅樓夢》多少都有受到《西廂記》的啟蒙,更何況「媒人」會稱為「紅娘」,其典故來源,就是《西廂記》,所以世界上是第一部表現純愛情的長篇作品,可以說就是《西廂記》。

 

《西廂記》比西方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早了約三百年之久,若以《西廂記》的前身《鶯鶯傳》來說,呵呵,早快一千年了,所以就先來談談《鶯鶯傳》後,再聊《西廂記》吧,《鶯鶯傳》是唐代詩人元稹在《唐人傳奇》中最著名的一篇,又名《會真記》,主要的情節是在於張生與崔鶯鶯兩人「明月三五夜」相約在西廂,巫山共雲雨,而紅娘在二人之間扮演最關鍵的角色,後來鶯鶯遭到遺棄,只能自怨自艾,張生的負心令人憎惡。

 

《鶯鶯傳》的故事廣泛流傳,北宋以降,士大夫「無不舉此以為美談,至於倡優女子,皆能調說大略」,所以元代王實甫據此改編成雜劇《西廂記》,不過大家對於故事的結局頗為不滿,而且還考證那「張生」男主角到底是誰,這也間接的證明兩件事,一為中國人的八卦由來已久了,至少從唐朝就開始有這習慣了,二來是對劇情不滿時,大家各改各的,蠻有趣的。

 

有關這個愛情故事的結局,令許多人感到遺憾和不滿,逐漸在民間發酵並將結局改變,最有名的幾個如下:

 

宋代有趙令畤所作商調蝶戀花鼓子詞,其情節基本上同於《鶯鶯傳》,但對張生的態度變爲譴責。金代出現了董琅所寫的《西廂記諸宮調》,將內容大為增加,加入許多人物和場景,最後結局改為張生和鶯鶯不顧老夫人之命,求助於白馬將軍,由其做主完婚。

 

而對於那位「薄情年少如飛絮」的張先生,宋‧蘇軾認為張生是元稹的好友張籍,王銍在《〈傳奇〉辯證》中考證張生為元稹本人,並認為鶯鶯為元稹姨母鄭氏與永年縣尉崔鵬之女崔氏,即元稹的表妹,這個說法魯迅也認同:他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鶯鶯傳》者,……元稹以張生自寓,述其親歷之境。」講述他在「有僧舍曰普救寺」中,和一美麗女子「天之所命尤物」名「鶯鶯」邂逅,但「始亂之,終棄之」,認為自己「善補過」,「智者不為,為之者不惑」。

 

總而言之,那時候沒狗仔與水果日報,所以張先生是誰也就各自認定吧,而重點是《鶯鶯傳》被王實甫改編成現今的《西廂記》,簡概略如下:

 

「在山西普救寺借宿的書生張君瑞,偶遇扶柩回鄉在寺中西廂借住的原崔相國的女兒崔鶯鶯,由於互相吟詩而產生愛慕。

 

叛將孫飛虎帶手下慕名圍寺,要強搶崔鶯鶯,三日之內若不交出鶯鶯,伽藍盡皆焚燒,僧俗寸斬,不留一個,鶯鶯的母親老夫人鄭氏宣稱誰能救他女兒就將女兒許配他,張生向他一位故舊白馬將軍蒲州杜太守寫了一封求救信,由一位僧人突出包圍送出,杜太守發兵解圍。

 

過後老夫人因門第不當悔婚,只是贈金並讓鶯鶯拜張生為義兄以謝搭救。張生在悲慟之下患病,鶯鶯也大為傷痛,後來在鶯鶯的丫鬟紅娘的幫助下,兩人暗通書信,並最終成功幽會,最後私情被老夫人發現,欲責罰二人,但由於紅娘據理力爭,無可奈何之下,老夫人命令張生上京趕考,如能蟾宮折桂成為狀元便真的把鶯鶯許配與他,於是張生進京赴試,考中並回來迎娶鶯鶯,有情人終成眷屬。」

 

讀者們可以發現,不管是《鶯鶯傳》還是《西廂記》,除了男女主角,有一個很重要的第一配角,就是鶯鶯的丫鬟紅娘,沒有這位紅娘小姐,有情人無法終成眷屬,也因此「紅娘」變成「媒人」的代名詞了,當然在《鶯鶯傳》裡,丫鬟紅娘不是「媒人」,但也是居中撮合兩人翻雲覆雨的推手,所以啊!《西廂記》裡,丫鬟紅娘是第二女主角呢,不是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