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囊胠篋(40)

這三場的電腦系統規劃簡報,我聽了很辛苦,因為三方面都把自己最強的展現出來,也都把自己最弱的隱藏起來,而我也不是專家,連李常務董事的公子,堂堂美國電腦博士,也聽的一頭霧水,他坐在我旁邊說:「這些外商業務,被老美訓練得真好,好到我都知其然,又不知其所以然了。」我笑著回他:「Peter,你到底在誇你自己,還是在『虧』美國人或外商業務人員啊!」兩人莞爾。

不過,我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把他們寫的企劃書,互相傳閱,讓他們相互攻訐,而且每一家公司都有一星期的時間,七天後,我個別的再聽一次他們的簡報,從中吸取每一家的弱點,然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看看他們的回答,再來寫評估報告,我把這想法告訴Peter,他也自告奮勇的說要當我的智囊顧問,有了個專業的電腦博士,我想我很有信心的。

其實,這方法大體上方向是對的,三大電腦公司要取信於我,當然也要打落牙齒和血吞,明知道揭了對方的短處後,對方也不會手軟,可是這為必要過程,由不得不做,這一方面,也是一種技術上的考驗,可是我忽略了一點,Peter是評委會的委員,但他的主子是常務董事,他們是支持HP的,我怕多少會有失公允,而評委會主席是總經理,基本上是偏IBM的,所以我必須恐怖平衡一下,請他也派一位隨我評議。

也許各位會好奇,那社長與發行人,是靠哪一邊的,而我本身又是否有想法,其實四位「層峰」級的人物,一位偏喜IBMDEC,而另一位洽好偏向HPDEC,也就是說IBMHP一人各獲一點五票,而DEC得了兩個0.5算是一票也是最弱的一家,至於我本身呢,坦白說我傾向DEC一些,為什麼呢,我這樣說好了,以三國為例,IBM就是曹操,既犀利又強勢,HP是劉備,平實且友善,而DEC洽是孫權,犀利不及曹操,但平實也不若劉備,可是兩者兼而有之。

所以說了,各善勝場,而且每個人都使出混身解數,各自壓寶,但是他們之間不知道是否有人發現一件事情,這裡面有一個小幕僚官,又是評委會委員,也是採委會委員,而這個人就是我於擎忠,民權日報採購課課長,坦白說,IBM眼睛長在頭上,根本沒發現,還是社長提醒他說:「你們不覺得委員都是經理級以上幹部,怎麼會有一個課長在裡面?」,HP廣施善緣,誰也不會得罪,連打掃的阿桑也是畢恭畢敬的,當然也沒發現,而DEC是最長眼的了,功課有做的夠深,知道一個大型採購案,不是只要對「竊國者侯」的等級獻獻殷勤,連「竊鉤者誅」這個等級的也不能小看,當然我兩者都不是,不過我的確是值得注意的人物,至少不要搞到前倨而後卑,那就可笑了。

 

報館風雲。前傳》小說連載之連結:(依章節編號01~50如下):

 

報館風雲‧序》(01) 《初試啼聲》 (02) 《初試啼聲》(03) 《初出茅廬》(04)《初出茅廬》 (05) 《拾遺補闕》 (06) 《拾遺補闕》(07) 《權變鋒出》(08)《權變鋒出》 (09) 《權變鋒出》 (10) 《兼籌並顧》 (11)  《兼籌並顧》(12)《具體而微》 (13) 《具體而微》 (14) 《戶限為穿》(15) 《戶限為穿》(16)《吟風弄月》 (17) 《吟風弄月》 (18) 《吟風弄月》(19) 《歸根結蒂》(20)《歸根結蒂 (21) 《吾心如秤》(22) 《吾心如秤》(23) 《剛柔相濟》(24)《剛柔相濟》 (25) 《環島盤點》(26) 《陳陳相因》(27) 《陳陳相因》(28)《推陳出新》 (29) 《推陳出新》(30) 《偷斤減兩》(31) 《偷斤減兩》(32)《斷紙風暴》 (33) 《斷紙風暴》(34) 《電腦排版》(35) 《電腦排版》(36)《迷你電腦》 (37) 《迷你電腦》(38) 《探囊胠篋》(39) 《探囊胠篋》(40)《竊鉤者誅》 (41) 《竊鉤者誅》 (42) 《竊國者侯》(43) 《竊國者侯》(44)《逐臭之夫》 (45) 《逐臭之夫》(46) 《群圍報館》(47) 《群圍報館》(48)《總編之窗》 (49) 《總編之窗》(50)

 

從第五十一篇起,請先點選右方《報館風雲。後傳以方便閱讀,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