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的小籠包、湯包,哇!太多了,從路邊攤到五星級餐廳,這真的有夠難寫的,事實上小籠包與湯包,本質上不太一樣,湯包的皮一定薄如紙,內餡含多量的汁液,也就是湯,而小籠包,簡單來說,算是迷你型的包子,以嚴格的標準,兩者不應混為一談,所以本篇只討論小籠包,湯包的部分,會另闢專欄。
高雄市的小籠包、湯包,哇!太多了,從路邊攤到五星級餐廳,這真的有夠難寫的,事實上小籠包與湯包,本質上不太一樣,湯包的皮一定薄如紙,內餡含多量的汁液,也就是湯,而小籠包,簡單來說,算是迷你型的包子,以嚴格的標準,兩者不應混為一談,所以本篇只討論小籠包,湯包的部分,會另闢專欄。
前陣子看見一國際性的新聞,就是世界的泡麵評比,居然台灣的泡麵沒有進入前十名……,這怎麼可能!後來也許網友強烈的申訴,好像又重新投票了,但是還是沒進前三名,反而是我覺得超難吃的韓國泡麵有得名,這難道跟近十年來刮「韓」風有關?不管了,以下我要POST幾張十多年前的照片,這些照片是介紹世界各國的泡麵特色、歷史與風格……,有日本、英國、泰國……等等約七八來國吧!這是我十多年前帶大小女兒参加的一場泡麵展,請欣賞……:
我曾經在創格之初,於【珍饈蒐誌】的前幾篇裡,寫過兩篇與火鍋有關的的美食探討與介紹,分別為﹝火鍋本紀-屏東篇﹞,﹝火鍋本紀-高雄一﹞(有超連結),而今天要介紹的主角 -- 泰山火鍋店,就是高雄篇中的第一家,我當時是這樣寫著的:「………這是一間沙茶火鍋店,知道的人不多,要老的高雄人才知道,所以網路上好像沒看過,但是生意可是火紅的很,基本上白天去吃,比較吃的到,因為是一間不起眼的小店,裡面只有五桌可供服務,所以客滿是很正常的。
看過火鍋本紀屏東篇的朋友,比較好理解,因為這間的湯頭更優於屏東那兩間,而且食材新鮮又實在,還有活的泰國蝦可供選擇,霜降牛肉,五花豬肉,各式餃類都有令人讚賞的表現,價格以高雄市來說是便宜的很,很性格的是,老闆終日喝酒,好像喝不醉的樣子,令人莞爾。………」
經過了兩年多,泰山火鍋店,改變的並不多,不過呢,菜色變多了,可惜我還是喜歡吃那幾種,而老闆呢,還是每次去都看他端著一杯酒……。
這一篇「幸福潮州之旅」會與「潮州美食篇」都歸類到《珍饈蒐誌》裡,原因是因為裡面的內容大部分都與「吃」有關,所以就就這樣做了,反正分類也只是易於管理罷了,一般網、格友們,應該是不會太在意的。而這兩篇寫的當然都是潮州的美食,還有筆者與潮州的淵源,老話一句還是混搭風,至於這兩篇篇首的圖片,都是用農家的水彩畫,原因很簡單,我出生於屏東潮州,雖然並不是在那裡成長的,但是每每回去外婆家,潮州給我的感覺就是農村社會的光景,當然,外婆家早期也是務農的,筆者的童年,也是有赤腳踩在田埂上的經驗喔!
有時候某一種食物,雖然不是主食,但你從來不曾遺忘,而且還能在寒冷的冬天裡,給你一些暖意,更奇特的是它也能在炎熱的夏天裡,給你帶來消暑的沁涼,這種食物,也可以當成飯後甜點,也能調理成鹹辣的餐菜或點心,甚至,它是一種回憶……,在午後的街頭裡,由老阿伯推著車子或騎著老單車叫賣……,在夜晚的巷弄中,你即使沒看見,也能聽見……「豆花~~豆花~~!」如何?想起來了嗎?
國賓飯店二十樓的川菜館,對我這個老顧客來說,居然是處女秀,打從出社會二十餘年來,一直是國賓飯店的常客,最常吃的就是港式飲茶,之外,國賓的陶然亭,是我夜間聽鋼琴演奏,喝金東尼的地點;下午四點出爐的北海道巨蛋麵包;一樓的法式自助餐;江浙菜館以及喜宴的出席,無一不留下諸多的足跡,但是川菜館,我真的未曾吃過,這不能不算是奇蹟,也應該說是,川菜館對我而言,另有琵琶別抱之癖也。
今年開春元旦,上班的第一週,公司會議上通過了每月一分公司聚餐一次,而這一月份的聚餐,就在這國賓飯店二十樓的川菜館,也讓我這老饕級的人物,可以一嚐國賓川菜的實力,今天這一篇,比照昨天的方式,也是看圖說故事囉,不過此次的照片,準備較為充份,八菜一湯,除了那翡翠干貝羹,沒有拍到外(因為端上來的時候,已經分成小碗了)其八菜皆齊也,而國賓川菜,在餐後,可移至隔壁的陶然亭,享用水果、飲品,這一部份,也是沒拍到,但是拍了個俯瞰愛河口。 如下:
這一篇「珍饈蒐誌」的文章,是相當另類的,因為「珍饈蒐誌」一百多篇以來,從未以這樣的模式展現過,反而是一般時下的美食報導,才會採用這樣的方法,所以與其說是文章,不如說是報導吧,而且這種通俗的展覽手法,不會著為永例,只是偶而為之,在「蒼穹未央」裡,是一種換換口味的做法,希望喜歡與不喜歡的格友,都能接受之。
去年,上個月,因公去台中台電出差,宣導個資法的實施細則,工作結束後,已經接近「夕陽無限好」的落日時分了,首席顧問提議,要帶我們見見世面,去吃一個名為什麼「牙」醫的診所,改「編」的高級餐廳,此話一出,就被我打槍:「哪是什麼牙醫診所,是宮原眼科!不過見見世面,是可以接受的,請首席顧問帶路。」就這樣,首席顧問這一餐被凹了三、四千元的新台幣,呵呵,見世面,可是要付出代價的。
昨天,我們略提了中式麵條的種種,從漢朝開始閒聊,一直談到清朝,而聊到現在的中式麵條,又因各地的地理文化傳承的因素,發展出不同的麵條,如山西的刀削麵、四川的擔擔麵……等等,這些有些已經專題寫過了,像台灣的紅燒牛肉麵…等等,不過還沒寫的,未來還是會個別成篇詳述的,包括陽春麵也不會例外。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珍饈蒐誌」這個單元,逐漸的變成「月刊」了,每個月兩篇,似乎也成了例,有的人很喜歡這個單元,因為它融合了許多的元素,不單單就是「吃」這麼簡單,還是那句老話,千萬別把「珍饈蒐誌」當成美食報導,這樣會傷了彼此的心,因為這就好像把有輪子且又會動的都當成腳踏車一樣,這對機車與汽車是不公平的。
《著名紅茶篇》要介紹的分別是錫蘭紅茶、祁門紅茶、大吉嶺紅茶與台茶18號紅玉紅茶,首先是18號紅玉紅茶,這產於魚池鄉的紅茶,不簡單的,要追溯到日治時代,由中央研究所技師新井耕吉郎自印度阿薩姆省引進的大葉種茶種說起。
我一直都是喝紅茶的,也不知道為什麼,有人從小喝紅茶,喝到中年而不變的嗎,我不知道,但是至少我是,會喝紅茶的原因,一來它便宜,至少相對其他茶而言,它便宜!二來紅茶不容易傷胃,三來取得容易,四來紅茶可以混搭,冷熱皆宜,加奶成奶茶,加檸檬成檸檬紅茶,多變化的飲用,也不容易枯燥,容易轉變心情。
承上篇《冰棒春秋》,如下:順天冰棒最吸引人之處在於冰棒的料實在、味道香濃,卻又不黏不膩的清涼感,此外每一根冰棒從材料整理準備、到熬煮、調味、冷卻,然後倒到模子裡,完全冷凍凝固後再一根根拔出包裝,都是用人工製作的,不過,現代人不太喜歡吃太甜,喜走健康路線,所以,芳苑冰棒就上場表演它的另一種選擇了。說來也許是巧合,芳苑冰棒並不在芳苑,而在台南,而且與順天冰棒還蠻近的說,而另一家斗六冰城也不在斗六,而在高雄,回到芳苑冰棒吧,它位於台南中西區開山路6號,接近民生綠園,另有一安平店,在慶平路743號,我吃的是總店,也就是前者,芳苑冰棒分成三種價位,是十元原味,十五元特濃與十七元特殊口味,基本上,大家的反應上,順天是略贏芳苑一籌的。
酷熱的台灣夏日,吃冰是最快的選擇,而吃冰之中,又以冰棒最符合快、狠、準的原則,且具有邊吃邊走的行動力,買了就走,走了就吃,不吃還不行,會溶化掉的,不須要備餐具,也不須要桌椅,總之冰棒是一種快速消暑的方法之一,當然吃多了會有副作用或後遺症,我們這裡就不討論了,請格友們自己小心,別過量了,適可而止。
在寫水煎包列傳前,照例先說一些前言, 我不是專業的美食報導,所以專業度不高,但是還是有將小吃分享的一顆博愛的心,事實上在我寫的小吃裡,應該在網路上80%都可蒐尋的到,而且圖文並茂,那我何必寫? 有三個意義:
第一我分食物別,可以方便喜歡吃某些小吃的人選檡,譬如你在高雄想吃水煎包,上網搜尋會出現一大堆,(包括我寫的五大水煎包列傳)裡面地雷有多少?我至少可以發揮過濾的功能,那我憑什麼當過濾器?請參閱本誌的序,序中有說明.現在太商業化了,能在網上看到的不見得是美食,就好像最近的夜市選拔賽,結果出爐誰信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