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春卷

春卷的卷,我很想寫成「捲」,可是大家都寫「卷」,筆者也不敢造次,只好從善如流了,不過大約兩年前的筆者,還蠻自我的,硬是寫了篇﹝﹞,有興趣的格友,可以自行連結,而昨天我在﹝閒聊潤餅卷﹞文中,開宗明義有提到:「潤餅卷,又稱潤餅,是一種比春卷更古老的食品,被歸為春卷的一類,但無須油炸,流行於福建、台灣地區…」,所以為了想更詳解,才有今天的《簡介春卷》。

 

簡介春卷,介紹的十分有趣,有不同地區春卷的介紹,都是從維基百科中節錄的,雖非筆者文采,但是知識趣味,兼而有之,如下:春卷是中國民間流行的傳統小吃,用薄麵皮,捲上餡料,經油炸的食品,各地的餡料和大小不同,但基本是扁圓筒狀,以中國為例,一般人多用蔬菜及肉作餡料,而北方部分地區則會改用紅豆沙。

 

在中國各地,於立春當天,人們用餅皮包裹生菜,做成春餅或春卷,大家分食,祈求身體健康,稱之為咬春,逐漸變成日常食物。中國的春卷一般很小,一直徑二十厘米的碟可以裝十多個,美國華人飯店做的春卷有肉餡,很大一個,一個春卷可以當一頓飯,類似於漢堡。春卷亦是滿漢全席中第二席中的一道菜式。以下為各地區()的春卷:

 

成都春卷

 

成都人口中的「春卷」並非油炸的,它是用攤的薄麵皮,在飯桌上捲入餡料(蔬菜為主,也有人吃肉的)後直接入口食用。吃法類似於烤鴨卷餅,貴陽也有類似的菜品,當地叫「絲娃娃」,所用麵餅較小。(跟台灣的潤餅卷很類似)

 

閩台春卷

 

另一種流行於福建、台灣的春卷,俗稱「潤餅」,又稱「嫩餅菜」,是一種比春捲更為古老的吃法,潤餅並不像春捲那樣油炸才能食用,福建和台灣一帶的家庭在新年和尾牙以及清明節時會以潤餅皮此來祭祀祖先,之後家族成員圍據一桌,桌上擺上各式煮熟青菜(包含五辛在內)以及蛋皮白肉等等菜色,食用者挑選自己喜愛菜色加上花生粉和糖粉以潤餅皮包裹後食用,是屬於福建、台灣一帶家族聚會的重要飲食。

 

荷蘭煎餅卷

 

荷語發音是loempia,極可能是閩南話「潤餅」的音譯。 相傳是明末時,西葡荷諸夷曾經造訪中國沿海嘗試貿易並引進數量不少的華工,將當地的食材作法帶回家試吃。 現今在荷蘭當地超巿仍能看到loempia的冷凍速食包裝。

 

越南春卷

 

越南春卷與中國春卷最大的不同在於餅皮並不用薄麵皮而是用稻米磨漿製成的米皮包裹,餡料以蝦肉、豬肉和當地蔬菜為主,以米皮包裹成約十公分的小長筒形狀油炸,吃時用手以生菜葉包裹春捲後沾魚露後食用,是越南相當盛行的一道料理。

 

香港春卷

 

香港春卷有時會寫作「春捲」,是茶樓「飲茶」十分常見的點心之一,約四吋長,直徑一吋左右,以油炸方式烹調,外為麵粉皮,炸至金黃色,內裡餡料豐富,如冬菇絲、豬肉絲、甘筍絲、竹筍絲、粉絲和木耳等,每碟數量大多為三件,吃時或會用剪刀從中間剪成兩半,然後蘸喼汁食用。香港亦有變種版本,小販攤檔所售賣的春卷直徑長兩吋甚至更粗,外皮比傳統春卷鬆脆,內裡的饀料更多,作為街頭小吃很受歡迎。

 

法式春卷

 

是茶餐廳的產物,於1992年在本土的一名水吧師傅創作。為了加強茶餐廳小食文化創作,這名師傅在2011年香港金茶王及金鴛鴦獲得雙優異獎。製作法式春卷所需的材料有麵包、雞肉腸、雞蛋、火腿、沙拉醬。

 

北美蛋卷

 

在北美洲和部份歐洲的中餐館,「春捲」一詞專指素春捲,而肉餡春捲被稱為蛋捲(Egg Roll)。雖然各家餐廳的春捲形制不一,一般來說同一家餐廳的蛋捲要大於春捲。蛋捲使用較厚的麵皮,內陷以豬絞肉為主,摻雜蔬菜、蝦肉、粉絲等普通春捲材料。下油鍋前,蛋捲外刷蛋漿,炸後呈現凹凸不平的外皮。和春捲一樣,蛋捲佐紅色酸甜醬或杏醬進食。(筆者心中的蛋卷,還是喜年來蛋卷那種甜的呢。呵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洛 的頭像

    蒼穹未央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