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來世上一遭,只為與你相聚一天,只為了億萬年的那一剎那………一剎那裡所有的甜蜜與悲淒,那麼就讓一切該發生的,都在瞬間出現讓我俯首感謝所有星球的相助,讓我與你相遇----與你別離。 完成了上帝所作的一首詩,然後再緩緩地老去,讓我與你相遇,與你--別離。作詞:席慕容 作曲:蘇來 演唱:蘇來
假如我來世上一遭,只為與你相聚一天,只為了億萬年的那一剎那………一剎那裡所有的甜蜜與悲淒,那麼就讓一切該發生的,都在瞬間出現讓我俯首感謝所有星球的相助,讓我與你相遇----與你別離。 完成了上帝所作的一首詩,然後再緩緩地老去,讓我與你相遇,與你--別離。作詞:席慕容 作曲:蘇來 演唱:蘇來
鳥語聲喧的清晨,悄悄起身披衣,誰在門外喚我,喚我迎向朝陽。無限沉靜的清晨,獨自走向林間,迷霧漸漸退去,苔痕露珠晶瑩。心中舒暢快意,天地無限盡好。 留取光芒幾許,剎那化作永恆。鐘聲遙遠的黃昏,獨坐窗前凝想,誰在遠處招手,招我走入夕陽。晚霞如火的黃昏,獨自走向田園,暮雲緩緩消失,夜空星辰閃耀。作詞:蘇來 作曲:蘇來 演唱:鄭怡
在眾多的校園民歌裡,這首「微光中的歌吟」算是「隱藏版」,只能算二、三線的曲子,不過呢,「寡人有疾」特別喜歡這種曲子,尤其是歌詞與曲子搭配的「如魚得水」,且由鄭怡的歌聲來詮釋,更是完美,花點時間聽聽,你會融入歌聲、詞曲之中,然後不自覺得在某個清晨裡,耳中迴盪起「……留取光芒幾許,剎那化作永恆~~~~。」信不信由你!我就是這樣的。
電影「Key Largo」為名導演約翰休斯頓1949年的作品,台灣上映時片名為「蓋世梟雄」,男女主角分別由Humphrey Bogart亨佛萊鮑嘉和Lauren Bacall洛琳白考兒,也就是歌詞中出現的" Bogie and Bacall "。寫作並演唱這首歌的柏帝希金斯一定非常欣賞亨佛萊鮑嘉這位老牌男星,因為他的另一首名曲" Casablanca "指的也是亨佛萊鮑嘉主演的另一部經典文藝片「北非諜影」,請參考這個網頁。
至於Key Largo,是指位於美國南方海域佛羅里達群島中的一個主要島嶼,全長約30英哩,為Florida Keys最長的島嶼,擁有海底公園,亦是潛水者的天堂。喜愛潛水、游泳的遊客絕不可錯過的景點。
艾瑞克萊普頓在西洋樂壇素有"吉他之神"的美譽,五十多歲方育得一子,然造化弄人, 一九九一年三月,才四歲大的愛子康諾( Conor )竟從紐約數十層高的公寓住家意外摔下身亡,艾氏傷痛之餘,寫下此曲,以紀念亡兒。
Foreigner 外國人合唱團,成軍於70年代的硬式搖滾樂團,初期的幾張專輯反應相當不錯。1981年的專輯忽然大為暢銷,佔據專輯榜冠軍多時,深情單曲" Waiting for a girl like you 等待像你一樣的女孩 "在單曲榜亞軍位置待了九週。1984年的專輯再度發威,單曲" I want to know whatlove is "終於站上榜首。主唱 Lou Gramm 路葛蘭一直是備受樂評人稱許的搖滾嗓音,爆發力與柔情兼備。這首單曲剛錄製好時,製作人和團員都不甚滿意,後來有人提議加入大合唱,於是他們請來錄音地點當地著名的紐澤西彌撒合唱團前來助陣,頓時使這首歌跳脫世間男女情愛的層次,結果大家都非常滿意,推出後成為當年MTV頻道和電台播放率最高的單曲,這也是該團眾多暢銷曲中唯一的冠軍曲。
拜科技進步之賜,有一些歌曲,我會將其放在手機裡聽,也會燒成光碟或是用記憶卡,放在車上聽,這樣的「隨身」曲子,大約有十幾首,而這首Can't we try就是其中的一首,男女合唱的一首情曲,透過這兩位高水準的演唱,幾近無懈可擊了,Dan Hill本來好聽的歌就不少,而Vonda Sheppard也不遑多讓哩!就讓我們好好欣賞這首老歌吧!
1981年黑人女子團體A Taste of Honey蜜糖滋味合唱團唱了一首,歌名為壽喜燒(Sukiyaki)的曲子,唱得甜膩哀怨,打入全美排行第三名,但是不論是英文歌詞的含義,或是原日文「上を向いて歩こう」的詞意,都跟Suki--yaki(壽喜燒火鍋),一點關係也扯不上,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答案就在日本名作家,村上春樹的文章裡,如下:
曾有人說過,如果你還沒聽過布萊恩亞當斯的抒情搖滾,那麼Heaven絕對是一首讓你會喜歡上他的歌,但是如果你已經聽過布萊恩亞當斯的Everything I Do( I Do It For You)那麼絕對更不能錯過這首會讓人想要飛向幸福的Heaven對資深樂迷來說,布萊恩亞當斯是個活生生的搖滾奇蹟,印象裡永遠的白T恤、牛仔褲和一把吉他,唱出記憶裡永難忘懷的無數佳作,這首全美冠軍經典Heaven,就是里程碑。
這首曲子,撼動吾心,只要是我視為今生的摯友者,我都願意為他獻上這首歌,駐唱時期,我會自彈自唱,出社會後的應酬,我會在KTV演唱,無論如何,都代表我的心,真誠的心,但是對方知否?我就無法肯定了,也不用肯定,因為,知己好友豈能不知?
Too much heaven我們那個年代譯為「美好天堂」,不過以歌詞的全面性來說,「太多的天堂」似乎比較接近原意,不過這不是很重要,以比吉斯合唱團來說,假音才是他們的特色,不管是像How deep in your love 裡的分段和假音,還是像這首Too much heaven ,整首歌都是假音的曲子,其實並不多見,但是也還是有,例如 Tragedy就是,可是很奇怪的是Tragedy在比吉斯合唱團的歌曲中,還是沒有Too much heaven來的膾炙人口,無論如何這都是我相當喜歡的歌曲,但是比吉斯在You win again以後,好像就沒有出新作品了,我很喜歡比吉斯合唱團,更喜歡Too much heaven ,當然年至中年,如果可以被人提到「You win again」,那…呵呵。
我曾在D.J. Office這篇文章裏提過,我當過半年的D.J.,而且包括舞會的D.J.,事實上,我當時最愛放的歌曲之一,就是這首Self control,當然還有一首網路上找都找不到的一首You’re take my heart away,妳帶走了我的心,無論如何,我是個土生土長的台灣人,雖說因為某些時光環境有點洋化,但是仍以東方人自居(本來就是嘛!),蘿拉布蘭妮根這首Self control,膾炙人口,不用多做介紹了。
等待一位像你一樣的女孩,這首歌是外國人合唱團所唱,也是屬於我們五年級生年輕時的歌曲,當時對這類的歌曲,是又愛又恨,愛的是旋律優美,對年輕時欲賦新詞的學生,愛情雖非全部,卻也占了很大的空間,這類的情歌,可令人陶醉在愛情的憧憬裡,恨的是身為駐唱民歌手的我,根本無法用一把吉他詮釋這首歌,更別談假音的部分了。
Killing me softly with his song 在台灣一直通譯為「情歌迷死人 」,雖然有點俗,卻很貼切,也另有譯名為「輕歌銷魂 」,不過筆者還是覺得以「情歌銷魂」最為適當,不知然否?這首歌在1971年,年輕的創作女歌手 Lori Lieberman 蘿莉萊柏曼正著手她的專輯錄製,偶然的在洛杉磯名為《Troubadour 遊唱詩人》的小劇場聽見了民謠歌手 Don McLean 唐麥克林的演唱,當場為之傾倒,靈感一來,順手拿起紙巾,在上頭寫了一首詩,記錄下此刻的心靈悸動。
這是美國詩人佛羅斯特 (Robert Frost)的一首詩《未走之路》(The Road Not Taken),筆者曾於創格之初,就以此詩為藍本,寫了「蒼穹未央」的第一篇小說或散文,也就是這一篇《生命的回顧》(短篇小說):
Joan Baez 瓊拜雅這位美國民謠之后,有好幾首學吉他者必備的傳世之作,如" Donna , Donna "、" The night they drove old Dixies down "及" Diamonds and rust "等等,瓊拜雅的嗓音清亮純淨,技巧成熟,許多知名作曲家都樂意提供作品給她,因而她比較知名的曲子大都不是自己所寫。而這首“ Diamonds and rust ”是她自己譜寫的歌曲中最為人熟知的一首,這首歌的歌詞冗長,意象繁複,難以了解其中意涵,原因是歌詞中所講的是瓊拜雅個人的一段戀情。
この世に二人だけ,這首歌曲是中島美雪所唱的曲子,台灣有翻唱成國語歌曲,記得是鳳飛飛唱的,中島美雪是我繼五輪真弓後,最喜愛的日本女歌星,她自己作曲作詞,算是個才女,この世に二人だけ是眾多她的曲子裡,我所鐘愛的一首,不管是車上,還是手機裡,始終保留著這首歌,也是學生時代的一種懷念。
神秘的黃玉合唱團,我在介紹From coast to coast 時,有略為介紹過,這個一生只出一張專輯的德國合唱團,而且只有八首歌曲,團員也未公開露面,但是他的歌曲卻是每首都吸引著我。這首歌所唱的不是美國出產石油的阿拉斯加州(Alaska),而是作者心中的一塊夢土。
加州旅館,是流行音樂史上的一首搖滾經典,這首歌曲於1976年推出以後,不僅很快的佔據排行榜冠軍,也使得老鷹合唱團在美國的地位更加鞏固,樂評界一致稱許該團為美國本土最偉大的搖滾樂團。寫作並主唱這首歌的團員唐亨利表示,歌詞內容是反映他們生活在好萊塢必須面對的殘酷現實,那段日子對他們而言,每天都像是萬聖節一樣,充滿了性、毒品與精神上的各種試煉。然而,這首長達六分多鐘的作品,在當時 卻引起許多衛道人士的攻訐,原因是經過六十年代越戰以及嬉皮運動啟蒙的美國社會,風氣日漸開放,吸食大麻、迷幻藥以追求自我解放的年輕人日益增多,流行音樂界有許多藝人靠著迷幻藥來尋找創作靈感,更是做了最不良的示範。
70年代的美國樂壇,就有好幾位重量級的藝人因為吸食過量而斃命,包括「門戶合唱團」(The Doors)的主唱吉姆莫里森(Jim Morrison)、吉米罕醉克斯(Jimi Hendrix)、珍妮絲賈普琳(Janis Joplin)。許多衛道人士憂心世風敗壞,紛紛指陳搖滾樂腐蝕人心,教唆青少年吸毒犯罪,呼籲電台禁播這類歌曲,甚至在街頭當眾銷毀大批的搖滾唱片。加州旅館這首當紅的歌,成了眾矢之的,衛道者指責這首歌,就是在描述一個吸毒者的天堂,是撒旦的大本營。事過境遷,這首歌的魅力不曾稍減,經過時間的沈澱,它成為西洋音樂中一首不可不聽的傑作,末尾那一段雙吉他的演奏尤其成為典範,更動任何一個音符,都會影響其精彩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