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宗時,有個浪蕩的皇室子弟,喜愛作詩成癖,而他的詩無非就是一些鄙俚可笑之句。他曾把某天的見聞感受,像記流水帳似地回憶過來,竟胡謅了一首即事詩:日暖看三織,風高斗兩廂。蛙翻白出闊,蚓死紫之長。潑聽琵梧鳳,饅拋接建章。歸來屋裡坐,打殺又何妨。 眾人聞聽,大為不解,以為此詩妙不可測,就試探著問這人。這人哈哈一笑,隨口解釋道:「一開始我看見有三隻蜘蛛在房簷下織網,緊接著又看見兩隻麻雀在兩廂廊中爭鬥,還看見有只紫青蛙肚皮翻天似『出』字,還看見有只死蚯蚓彎曲如『之』字。
我正在吃潑飯,聽見鄰家有人用琵琶彈奏《鳳棲梧》曲子,還未吃完饅頭,就聽見守門人報告說建安章秀才登門來訪。迎客剛回來,就看見內門上畫著鍾馗擊小鬼的圖案,我覺得畫得痛快,所以就說打死又何妨。」眾人聽了,大笑不已。 此時宋哲宗紮了針剛要用艾灸,聽了小太監念了上邊這首詩,笑得前俯後仰,便不再用針灸了。
——宋·邢居實《拊掌錄》
「不在」也比「出去」好:從前,有一個在朝廷為官的人,以在京城做官為榮耀,特別忌諱「出去」二字。 有一次,他外出訪客還未回家,正巧有一位客人來拜訪他。守門人告訴客人說:「我們大官人不在,請您留下名片,等我們大人回來時我一定奉告。」這位來客一聽,大發雷霆,斥責守門人說:「你怎麼竟敢如此說話!都是人死了才說不在,你們大人難道就沒有這個忌諱嗎?你怎麼敢用這樣不吉利的話提到他?我一定要等他回來,當面告訴他治你的罪!」
守門人誠惶誠恐地拱手作揖,說:「請大人原諒。那麼請問,如果這樣說不行,我該怎樣說來辭謝客人呢?」這位來客指教說:「你們大人既然是外出訪客沒有回來,只需說『我們大人出去了』就可以了。」守門人一聽,不由得皺緊眉頭,滿臉愁苦地說:「大人您難道不知道我們大人的忌諱嗎?我們大人寧願死,也不願聽到『出去』二字啊!」
——宋·岳珂《桯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