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退伍後,入了社會工作,就買了第一台汽車,是一輛中古汽車,白色的福特全壘打,一千三百CC,開了約兩年,省油但是手排檔,在二十幾年前,總是想換一台好一點的,終於後來換了一台全新的雷諾二十一號,黑色的房車,CC數也提升到一千七百了,這車不愧是雷諾的二號車種,還算不錯,自排(從此以後都買自排車了)、電動窗都有,但是少了個天窗,那年頭,車子有天窗是很奢侈的。
自從退伍後,入了社會工作,就買了第一台汽車,是一輛中古汽車,白色的福特全壘打,一千三百CC,開了約兩年,省油但是手排檔,在二十幾年前,總是想換一台好一點的,終於後來換了一台全新的雷諾二十一號,黑色的房車,CC數也提升到一千七百了,這車不愧是雷諾的二號車種,還算不錯,自排(從此以後都買自排車了)、電動窗都有,但是少了個天窗,那年頭,車子有天窗是很奢侈的。
在綠島的第二天,我一早就起床去泡溫泉了,但是那三位仁妹,卻叫不起來,只好讓她們「嗡嗡睏」了,當然,後來聽說有人誤觸飯店的警報器,把整棟飯店的客人都吵醒了,這是後話,因為我那當下已經在朝日溫泉裡了,綠島的朝日溫泉,是海底溫泉,分成三個階段,最靠海邊的自然區,這裡最危險,但是可以與魚共舞,第二區就是中間一圈一圈的溫泉區,如我在中集的後頁所附的照片,第三區最安全,更靠近陸地,也最人工化,我當然三個階段,全部體驗囉!
那年頭小女兒才小二,很容易溝通(其實是連哄帶騙),所以她讓我載,不過事後她向媽媽反應,爸爸騎車很誇張,可以邊騎邊拍照,真是初生之犢不畏虎(她本屬虎),倒是大女兒知其嚴重性,至今還沒被我用機車載過呢,是說這十餘年來,我除了在綠島,也幾乎沒騎過機車。
大約是六、七年前,有一次全國性的公司旅遊,是去綠島,我與內子原本打算兩人去度假,把小孩放在岳父母家裡,但是父母說了,綠島很難得去一次,把小孩帶去吧,就這樣我的大小女兒就跟來了,也讓這次的旅遊又多了許多的話題,也讓她們多了許多的經驗,也包括我們自己。
這第一個經驗,就是坐南迴線的火車,吃鐵路便當,因為以往出遊,我都是開車,但這次要飄「洋」過海,算了!還是改個方式吧!南迴鐵路對我而言,也是第二次坐,第一次是在宜蘭開會,回高雄就順著南迴回家了,但對另外三個親人,可都是頭一遭喲,南迴鐵路的風光,是有別於西部幹線的,從最美的是一面是海洋,一面是山壁,到隧道的種種,是美不勝收的。
每個人都有年輕的歲月,即使韶光荏苒,它總仍是美好的回憶,它永遠存自己的腦海裡,記錄記憶最好的工具就是照相機,而成品當然是相片,可惜我那個年代,尚未有數位相機,連一台電腦都如同冰箱一樣大,故,至今,我只好把當時的照片,翻拍成數位相片,只可惜實在模糊,僅依稀可見矣,要佐以旁白說明之!(這些照片全超過二十五年以上)
這次的車禍事件,對我而言堪稱重創,但是據內子所言,不幸中的大幸,是沒傷到腦部,這是醫生對她說的,可是我始終對此很存疑,因為精神的集中度,思考度,都不如從前了,也許這是短暫的,未來可以恢復的,但是處在當下,總是心有戚戚焉,更何況我是靠這顆腦袋吃飯的啊!
闊別「蒼穹未央」足足近一個月餘,原因大多數的網友都知道,筆者出了一場嚴重的車禍,光是在加護病房,就待了半個月,就算是現在,雖說是出院了,手術後的的導管,也還未拆除,仍然連在身上的腹腔中,好不舒服!所以,一向自詡每日一篇的我,終於停了一個月的筆耕,等於是休格一個月了,現在,我回來了,但是卻有著闊別後的靦腆,我有著千言萬語,卻不知從何說起?
在台灣的氣候,連下雪都很難見到,更不用提滑雪這項運動了,然而,在我國中時期,高雄開了第一家的冰宮,也就是室內的溜冰場,不是水泥地的那種呦,是真的冰層滑冰,所以去溜冰的人,必須先租鞋(除非你自己有),冰刀型的鞋子,可能是因為南台灣太熱了,也可能是新鮮感,那生意真是好的不得了,所以接二連三,又開了幾家。
一連四天都寫球,有的格友都快瘋了,可能對球沒興趣吧,不過請放心,筆者就只會四種球類運動,所以這一篇是完結篇,就算以後要寫些拾遺,也都是若干日子後,近期內不會再寫了。前幾篇有提到,保齡球與籃球,都有不錯的成績,雖然不是國手級的,但是中上水準是有的,而撞球級數平平,也有中等水平,賺了不少午餐與撞球球資,唯獨桌球,是我自認打的最好的球類運動,但是很抱歉,從未參加過比賽,也沒有任何可以說嘴的事跡!
撞球這個運動,稱為運動似乎有些牽強,但是說是遊戲,也不盡然之,故還是當作運動來說吧,撞球在我學生的時期,是被父母禁止去學的一樣活動,我們稱之打彈子,撞球室成了彈子房,究其原由,不是活動的內容有問題,而是去彈子房打彈子的人,多是幫派份子、逃學人物、有手好閒等等的三教九流,故家長與師長們,極力的反對,甚而禁止。
對一個身高一百七十三公分的人,說他是籃球的系隊,一定會得到許多的揶揄,不是被笑說該系所無人,就是被睥睨著,這問題值得研究,是教練出了問題,還是……總之,雖說是二十幾年前,台灣男學生的身高普遍與現在不能比,但是打籃球,還是越高越好,可是後來出了社會,全國的新聞盃聯賽,筆者還是入選報社的代表隊,而且當屆還打敗了廣播電台聯隊與某報社代表隊呢。
說到新聞盃的比賽,冠亞軍幾乎都是中時或聯合這兩大報系,沒什麼,人多自然人才就多,不像廣播電台的人太少了,只能組聯軍,組了兩隊,一個北廣聯,一個南廣聯,有的報館還外聘傭兵呢,當然這是不能說的秘密,大家的功課都做的非常好,都可以出具勞保證明與工作證(當年還沒有健保),所以抓包的機會不高。
保齡球這個運動,在台灣好像跟胡椒餅、葡式蛋塔等等般的光景,都是風靡一時,然後逐漸的洗盡鉛華,走入歷史衚衕,剩下的是真正的、執著的支持與喜好者,相信很多朋友們,都會有這種感覺,在台灣常常會有這種異軍突起的市場,(以吃的居多,但非絕對)然後從大眾轉為小眾,再繼續的、默默的存在下去。
今天看新聞時,發現居然在報導工兵的事跡,包括造橋、開山、闢路、爆破、掃雷與工事等等,真是巧了,昨天我才剛剛寫了工兵的日子呢,這一篇算是續篇,但是在寫之前,還是要說明,我不能算是個很合格的工兵,因為我只待了半年而已,而這半年的經歷,大約都在工事方面的經歷,像地雷蒐索器,我別說使用了,連看也沒看過(電視上看的不算),至於什麼搭建倍力橋等等,我也是莫宰羊啊!
昨天提到了搬水泥、砂石與做消波塊的基本工事,今天要來談談雕堡的工事,要建一座海邊的防禦雕堡,可真的是不容易,因為還是純手工製的,首先光要動用的人員,幾乎是一個連隊的兵力,也就是一百人左右,這跟九個人做一顆消波塊一天,真的差很大,尤其是灌漿作業,可能要連續的工作兩天兩夜不能停止,由兩三個連隊,輪流灌漿,一直到雕堡完成為止,對工兵而言,還真是偉大!
上次寫到入伍抽籤的故事,由台灣到大金門,進而小金門,最後自願去大二擔島服役,卻因此押對寶,而進了小金門的司令部,小金門的司令部簡稱烈嶼師的師部,因為是個加強師,所以也稱司令部,所謂加強師,就是比一般的師大,但是比兩個師小,大致上的意思是這樣,老格友都知道,我後來進了藝工隊,也知道我在藝工隊前,也待了約半年的部隊,本篇要寫的就是那半年的部隊生涯略述,之前有寫過四篇記述,也是屬這個範疇的,其他的則都是藝工隊系列的作品了。
進了司令部後,經過分發,我們八名自願的「勇士」,七名被編入了師部直屬的工兵戰鬥營,只有一名留在師本部,而一下部隊面臨到的就是「軍旅傳奇」上下集寫的情節,(有興趣的格友,請自行参閱)接下來就是今天要寫的部隊花絮了。
二十多年前入伍的阿兵哥,都知道,當新訓中心結業時,即將分發至部隊裏去服兵役,有三年的陸一特,最近常出來抗議,正常的是兩年的兵役,而大專兵其實也是兩年,只不過多了個成功嶺大專集訓,所以可以扣掉一個半月,故服一年十個半月的兵役,但是重點除了兵期,第二重要的是抽籤要抽兵種與服務的單位。
海、空軍相較於陸軍,應該是比較輕鬆的軍種,而陸軍之中,又以步兵野戰部隊最累,當然還有海陸、空特這種也很操的單位,但是名額不多,且多有某種限制,真抽到了,運氣只能說太好了,體格也太棒了,而步兵野戰部隊,名額就很高了,約占陸軍的七、八成吧,所以抽到也不會怨天尤人,但是當抽到陸軍步兵,又分發到外島時,就欲哭無淚了。
我在駐唱六筆的篇後,曾說明會衍生出兩個系列,一是駐唱生涯的拾遺,可稱為駐唱番外篇,另一個系列是藝工趣聞篇,藝工趣聞篇已經完成了七篇,而駐唱番外篇,這一篇可算是第三篇,前兩篇分別談的是代班與點歌這兩個主題,今天要談的是廣播電台篇,算一算與駐唱藝工相關的文章,居然一口氣寫了十六篇之多,看來還可以寫到三十餘篇,應該是沒問題的,也許可以考慮在「報館風雲」後,來一本「駐唱甘苦談」。
每年的十二月二日,對我來說是一個很特殊的日子,這天是我母親的生日,也是我父親的忌日,就在三十年前的今天,家父病逝於古亭區的三軍總醫院,現在台北已經沒有古亭區了,改成中正區了,(小部分併入大安區)而三軍總醫院的總院區,也搬到內湖了,真的是滄海桑田,而母親也於十年前與世長辭了。
也因為這個原因,母親後來都不願再過生日了,一直到她改嫁後,繼父才開始慢慢的幫她過生日,買生日蛋糕,走出那份傷痛的陰霾,這點我們為人子女的都心照不宣,但是大家都記得,大家也都不願意提它,(指這個日子的意義)可是誰也忘不了,十二月二日對我們的含意。
這幾個星期週休,總是往鳳山跑,一方面是為了吃美食,一方面是懷念兒時的母校,想看看四十多年前的幼稚園,三十多年前的國小,如今的現況,想想童年的記憶,是如何的天真無暇、拍了些照片,還是用手機拍的,篇首的這張就是我的天主教幼稚園,找個時間,再去拍國中以上的母校,至於研究所的照片,就得從網路上抓了,因為在國外啊!這是幼稚園的全名,因為是近黃昏,兩張都拍的很矇矓。
這個音符,以前沒有,是新的造型。(以下是國小回憶)
會當上D.J.這份工作,完全是我的學長推薦的,因為他才是正牌的D.J.,但是每天晚上工作,不但會影響學業,也少了約會的時間,所以,他把我找去,我就負責二、四、六的晚間,當然如何當好一個D.J.的技巧,他也毫無保留的教我,晚間的音樂咖啡時間,放放音樂,調調燈光,注意氣氛,這坦白來說,難度不是太高,難度高的是星期天的舞會時間,這可就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上場的了。
當舞會場的D.J.不容易,什麼時候該熱,什麼音樂可以提高熱度,什麼時候要進入慢舞的時段,掌握全場的氣氛,燈光要如何的配合等等,都是D.J.的責任,因為當年的設備並不像現在那麼先進,連雙唱盤都沒有,光是要做到Non-Stop,就不容易了,我當時是利用唱片與音樂帶雙主機,來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