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雲相隨 024.jpg

昨晚《閒談亡國君》時,忘了提了北宋的徽宗,他可以算是一名專業的畫家與書法家(瘦金書),說北宋亡於他之手,一點也不冤枉,不過他可以算是藝術氣息相當高的皇帝,書畫皆一流也,在他之後,有特殊「專業」的帝王,昨天有略提了:魯班天子--元順帝妥懽帖睦爾與木匠天子---明天啟帝朱由校,在他之前的是今天的話題。(我們是由近往遠聊的方式)

五代十國的亡國之君,有一個值得一提的,就是那膾炙人口的「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的作者李後主李煜,李後主能詩能賦是出了名的,當時宋滅了南唐,一統天下,宋太宗趙光義可笑這位詩賦皇帝了,但哪知道後來的北宋也亡於徽宗這個書畫皇帝,歷史實在太捉弄人了。

隨著時光的倒退,我們來到了五代十國之前的唐朝,這個朝代可是中國第二個黃金時代,它是怎麼亡的?亡國之君又算在誰的頭上?我們先想一件事,歷史上的開國皇帝中,只有兩位是平民出身,一是漢劉季,一是明朱重八,所以說了,其他的朝代,會亡國多亡於貴族之手,而貴族間除了戰爭外,就是政變,也就是篡位,唐朝末年,歷經安史之亂、黃巢之亂後,兵權落於朱溫之手,唐僖宗也自然成了亡國之君,不過他只須要負一半的責任即可,另一半的責任,格友們自行想像了。(是看戲演戲的,還是吃荔枝洗澡的……)

唐朝天下來自於隋,而隋煬帝在歷史上是出了名的暴君、亡國君,但是大家也都忘了,隋煬帝的文筆其實不差,而且開鑿大運河,也頗有貢獻,但罄竹難書這句成語卻也成了他的代名詞,(《新唐書‧李密傳》:隋時李密移檄郡縣,數煬帝十罪曰:『罄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隋煬帝真的有那麼差?我們一樣另闢新章來討論,看看這諡「煬」,是否中肯,是否合理。

筆者按:罄竹難書,其實最早出自《呂氏春秋》:「…亂國所生之物,盡荊越之竹,猶不能書也。」而在《漢書‧公孫賀傳》中也提過:「…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辭,斜谷之木,不足為我械。」,所以《新唐書‧李密傳》是很後面的應用了,這個詞先被煬帝發揚光大,一千三百多年後,又被台灣的陳水扁總統給「誤」用,最後與「三隻小豬」一同成了「古詞新解」。呵呵!

隋之前的中國,可以說是人間煉獄,比起五代十國更令人難以下筆,魏晉南北朝、五胡十六國(應該不止十六國),這混亂的國度,也很沒有人倫,朝代的更替,就是我之前曾寫過的「逐君殺君式的篡位政變」,而且國祚都很短,人民應該活得很辛苦,有點像民國初年的軍閥割據,隋文帝是在西元五八九年滅掉那以「玉樹後庭花」聞名的陳後主,這與李後主有點像,都是文人末帝,也都是結束大分烈的時代。

從曹操的的兒子篡獻帝(劉協諡「獻」帝還真貼切)皇位改為魏之後,晉(司馬家族)又篡了魏,除了這中間魏滅了三國中的蜀漢(阿斗)後,晉又滅了孫吳之外,南、北朝的皇位幾乎都是政變,這就跳過去了,時間的洪流,我們再往前推進……,東漢和西漢中間有個外戚王莽篡位改為新朝,不過短短十幾年就結束了,東漢亡國之君是漢獻帝劉協,原因是外戚和宦官,西漢亡國之君是孺子(劉嬰),可憐到廟號、諡號都沒有。

秦朝亡國之君為秦三世子嬰(只有稱王,沒敢稱皇帝),但是真的亡於秦二世胡亥,某種程度上子嬰殺了趙高,還算是幫胡亥報了仇。在秦之前的周,西周亡於周幽王寵信褒姒而冷落申后,並且用烽火戲弄諸侯,終於讓申后的父親申侯與西邊犬戎合作後所滅,而東周則是戰國七大國將小國併吞再競爭,先由秦莊襄王滅周天子,再由秦王贏政以連橫策破解合縱略,統一建立秦朝。

寫到這裡,時間已經即將推到我們設定的範疇了,商紂王寵信妲己,建立炮烙刑罰處罰犯人手段殘酷,且酒池肉林奢侈享樂,讓各諸侯以周武王為首而滅之,可是歷史上的某些文獻,又透露出商紂王好像沒有那麼差,這可也是要研究一下的,最後,夏桀奢華浪費,寵信妹喜而被商湯推翻,成語「桀驁不馴」中「桀」便是指這位君主,不過呢,有一個巧合,夏桀與商紂這兩個亡國之君,有很多的雷同之處,筆者會另闢專文探討的。(例:炮烙的發明人,有人說是夏桀,而柏楊先生也頗有意見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