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誤再誤

「一誤再誤」可以說是成語,但是也可以說不是,因為「成語」的定義與解讀皆有不同,要不然也不會有三隻小豬的成語了,以教育部的解釋如下:

成語:一種語言中簡短有力的固定詞組,可作為句子的成分。形式不一,以四言為主。一般而言都有出處來源,與引申的比喻義,而非單純使用字面上意思。如「矛盾」、「綿裡針」、「勢如破竹」、「篳路藍縷」等。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cond=%A6%A8%BBy&pieceLen=50&fld=1&cat=&ukey=305268135&serial=1&recNo=0&op=&imgFont=1

所以說了,見仁見智了,我個人的看法與AKI兄相同,不認為「一誤再誤」是典故的成語,不過我發現版大你的重點好像不是「一誤再誤」,而是斧聲燭影,因為你說「有些書籍記載牽涉一些陰謀詭計之說,我想聽聽不同意見...」,所以激起不才想回答「斧聲燭影」的問題,針對這個歷史之謎,我有兩篇拙著,如下:

斧聲燭影之謎http://tw.myblog.yahoo.com/paul202823/article?mid=3845&prev=3861&next=3816&l=f&fid=25

斧聲燭影之解http://tw.myblog.yahoo.com/paul202823/article?mid=3861&prev=3862&next=3845&l=f&fid=25

 

當然算是有典故的成語,所以我說見仁見智了,我的認為(這是蠻主觀的)是一誤再誤,宋太祖不是第一位,也絕不是最後一位,所以我主觀的覺得把它當作成語的出處,並不恰當,因為在宋太祖之前,不知道有多少人有一誤再誤的紀錄與文獻,但是這只是個人的認定,並非說說一誤再誤是成語是錯的,這應該沒對錯之分,所以我想版大也別誤會我的意思了。宋太祖有意傳位給趙光義,當然有此可能,但是我認為太宗太急了,所以才會有「燭影斧聲」,最後的結果就是我寫的那樣,當然這只是用文獻上去推敲。

對了,我想我該舉個例子,遠在三國時代,劉備一句:「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就讓曹操把呂布給殺了,這也可以當一誤再誤的典故啊,所以我才會說「一誤再誤」的典故頗多的,看你要引用哪一個,這是可以選擇的,但是還是老話一句,這事沒有對錯,只有觀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