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對鐵路總有說不出的情懷,原因是什麼,說不上來,但是至今仍然不變,彷彿是一種深藏內心中的潛移默化,再加上那鐵道直線貫穿時空的連續性,對了!就是這種感覺……國小時,住家的後方正好是縱貫鐵路,雖然沒有近到可以感覺到火車的經過,但是每當夜闌人靜時分,鐵路平交道:「噹…噹…噹…噹…」的聲音,躺在床上,儼然就在旁邊般的清晰。
幼童年時坐火車,就是要去阿嬤家,小小孩總是跟著媽媽,走到月台上,等著那似乎不曾準時的平快火車,那年頭還有「光華號」火車,只是一直都沒機會坐,等上了火車後,就一站又一站的數著……,數到十多站後,屏東到了,就準備下車等舅舅來載,要不就搭三輪車,但最新奇的,無過於在列車上看著窗外的景色……百看不膩,那綠油油的田野,有時是金黃色的稻田,但看季節的分明。
上了國中後,搭了平生第一次的臥鋪長途火車,為的是父親的喪禮,那一夜,躺臥鋪上,整晚看不見窗外的風景,也沒有心情看,也真看不到,就這樣一路的聽著鐵道規律的車輪聲,駛向台北……,徹夜未眠。也還是在國中畢業後,搭著火車北上求學,那時已經告別平快車了,至少是復興號,可以的話還可以坐更快、更高級的莒光或自強號,值得一提的是莒光號有時候會多掛一截餐車,車上的咖哩飯,有媽媽的味道。
就這樣搭著電氣化後的火車,每週往返學校和家裡,長達四、五年之久,與鐵路的深情,越建立越厚了,那年頭流行「隨身聽」,總是放著令人懷念的西洋老情歌,或是錢櫃的排行榜曲,但是最能配合火車窗外的風景與學子的心情,就是這首「就要揮別」了,歌詞如下:
「五月的風不要嘆息,迷濛的眼睛請別哭泣;青山萬里流水一溪,不是流浪是去追尋。北燕在呢喃要去遠方,秋蟲在歌唱不要感傷;茫茫天涯咫尺故鄉,生長的地方不會遺忘。收拾起閃爍的淚光,揮手輕唱;背起那希望的行囊,迎向遠方。星星為我祝福,晚霞為我牽掛,好像要聽我說出心底話。繽紛的世界要留下迴響,異鄉的遊子要寫下成長;走過青山看過流水,不會遺忘不再流浪。」
真的,只要你肯用心聽這首歌,體會歌詞的涵意,眼睛望著窗外,隨著火車規律的擺盪,你一定會發現,你會愛上這曲子,也會愛上鐵道上的火車……,至少我是的,隨著韶光荏苒,鐵道上的應用與變化,也越來越大,至少,現在的台灣高鐵,取代了我飛了十多年的國內北高航線,雖然我對高鐵的感覺,永遠比不上台鐵,但是也不得不承認這便捷多了,至少我在飛機上,不能用手機聽歌,不能用手機上網、打電話……,在高鐵上都可以了,而且也多了窗外那移動的光景,不管是日落…晨曦,不論是細雨或是晴空……。
鐵道的速食情懷,就是捷運了,不論是高捷還是北捷,總之,當它算是地鐵時,那種FU就不見了,所以,高架的捷運,才是另一種很特殊的速食文化,如果把MRT當成一夜情,那HSR就算是種為了某種目的下的愛情結合,而最真實、刻骨銘心的愛情,還是台鐵……,雖然,它已經逐漸的沒落,但是在我心中的歷史定位,是不會改變的。(備註:比喻的不好)
還有一種浪漫的鐵路情懷,就是山林線的鐵道,如阿里山小火車…集集線、車埕……等等,這些不但浪漫,而且給人輕鬆、舒壓的氛圍,坐在這種車廂內,連「隨身聽」也不用了,那太浪費了山林鐵道的景色了,細細的品味,另類的風格,當然,還有台糖的五分車,由蔗廂車所改造的觀光小火車,緩慢的行走田野間欣賞原野風光,有著濃濃復古味。(家裡學校附近正好也有一條,小時候頑皮⋯⋯火車經過時,還去偷抽甘蔗呢。)
無論如何,喜歡鐵道,有著一種直線的執著,就算會轉彎,也不會讓你感受到很明顯,不知如何,鐵道給人不取巧的感覺,不像汽車鑽來鑽去,也不像飛機那樣僵硬,更不像輪船般的搖晃,鐵道很札實,雖然也有出軌的風險,但是畢竟是不高,所以,我以鐵道作為人生的哲學沉思,追求的不是速度,而是一種內心的境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