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敦煌

很久很久以前,我就非常喜歡喜多朗的「絲綢之路」(Theme Of Silk Road),而且在卡帶的那個年代裡,用隨身聽與耳機放來聽,通常那是我除了西洋歌曲外的第二種嗜好,聽喜多朗的曲風,我最愛閉上雙眼,放鬆自己,彷彿進入寬廣的碩大音樂世界裡,隨著音樂的飛揚,體驗從西安出發,穿梭在一望無際的沙漠之中。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

 

遊夕象山.jpg

這一篇文章,我放在心中大概有兩年多了,一直想寫…但是又覺得寫了一點意義也沒有,可是每次看見有人在這個問題上誤解、甚至因此而指責他人,我又覺得忍不住雞婆的想要告訴眾人,事情不是這樣的……,到底是什麼事呢?就是誠如標題相關的禮節。Escalator翻成中文就是百貨公司與捷運站常見的手扶自動電動樓梯,簡稱手扶梯,或手扶電梯,這個字常常與電梯Elevator搞錯,今天重點講的是Escalator的禮節,而不是教英文,但是還是先把英文釐清吧!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4) 人氣()

給我!.jpg

第九隻狐狸來到了葡萄架下,同樣是夠不到葡萄。它心想,聽別的狐狸說,檸檬的味道似乎和葡萄差不多,既然我吃不到葡萄,何不嘗一嘗檸檬呢,總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吧!因此,它心滿意足地離開去尋找檸檬了。

原按:這只狐狸的行為在心理學上我們稱之為替代,即以一種自己可以達到的方式來代替自己不能滿足的願望。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6) 人氣()

你不會吧.jpg

【十八隻狐狸】是一篇網路上轉載的文章,我引用於格友的格子,不過我把這篇文章,拆成上下兩集了,原因是我有一些自己微觀的看法,將加註在「原按」之後,成為「格主按」,所以篇幅難免增長,改成兩篇,讀來壓力才不會太大,另外,十八隻狐狸,並不是十八種心情,更不是十八種結果,但是網路上卻用這樣的標題,顯然有「以訛傳訛」的嫌疑,我也藉此文更正,不廢話了,以下是原寓言故事:

有一個古老的故事開頭:在一位農夫的果園裡,紫紅色的葡萄掛滿了枝頭,令人垂涎欲滴,當然,這種美味也逃不過安營紮寨在附近的狐狸們,牠們早就想享受一下了。 第一隻狐狸來到了葡萄架下,它發現葡萄架要遠遠高出它的身高。它站在下面想了想,不願就此放棄,機會難得啊!想了一會兒,它發現了葡萄架旁邊的梯子,回想農夫曾經用過它。因此,它也學著農夫的樣子爬上去,順利地摘到了葡萄。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8) 人氣()

 

神通情人夢

神通情人夢,這部電影是我高三那年出品的電影,不過走紅到台灣時,剛好升大一,算是個大學新鮮人,﹝神通情人夢﹞的原名是(Electric Dreams) 出品於1984(筆者的年齡被透露了),導演是史提夫拜倫(Steve Barron,男女主角分別為維吉妮雅麥德森(Virginia Madsen)與藍尼馮多倫(LennyVon Dohlen),而第二男主角是一台家用電腦,﹝神通情人夢﹞最膾炙人口的是它的主題曲,﹝Love is love﹞,相關資訊可以點入筆者的連結。﹝神通情人夢﹞說穿了就是一個「老梗」---- 三角戀愛故事,但是為什麼會讓人覺得好看,而且到現在事隔近約三十年,還是會拿出來懷念一番,總是有它成功吸引人的地方呢,這個故事大約的內容,如下述: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0) 人氣()

 

啟動原始碼

寫在《啟動原始碼》之前,我有幾句話想說,一是我開始調整自己,在退休以前(應該還要八年以上),可能在「蒼穹未央」格裡,開始以兩天一篇為基本目標了,過去兩年的每日一篇,可能會在退休後才恢復這個設定,至少我目前是這樣想的,二為我的眼力、體力皆不如從前了,尤其是去年那場要命的車禍後,讓我的老化速度增快,如今確實不得不服老了。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鐵道情懷篇

從小對鐵路總有說不出的情懷,原因是什麼,說不上來,但是至今仍然不變,彷彿是一種深藏內心中的潛移默化,再加上那鐵道直線貫穿時空的連續性,對了!就是這種感覺……國小時,住家的後方正好是縱貫鐵路,雖然沒有近到可以感覺到火車的經過,但是每當夜闌人靜時分,鐵路平交道:「噹…噹…噹…噹…」的聲音,躺在床上,儼然就在旁邊般的清晰。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2) 人氣()

淺談濠梁之辯

這一篇文章,要放到哪一個分類,著實讓我想了一下,首先〈濠梁之辯〉出自《莊子‧秋水篇》內,算是一本書,應該分到「藏閣賞析」裡,但是它只是一篇而已,尚不能代表《莊子‧秋水篇》,而且以筆者對《莊子》的尊崇度來看,《莊子》以後會有專文,而且至少是上下集以上的等級,所以若將它列入「古今隨筆」或是「西河雜文」裡,不是不可以,但總覺得少了那麼一點點味道,算了,就將《淺談濠梁之辯》,放在「短篇文輯」裡面吧!這個分類,已經比「西河雜文」還「雜」了呢,呵呵。

〈濠梁之辯〉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相當普遍,由其是辯論時,最常被拿來引用與應用,事實上,筆者今天會從兩個不同的角度去評論,而且是完全相反的兩個角度,至於格友們認同哪一個,希聽尊便,筆者並無議異,篇名寫的夠清楚了,是「淺談」,雖然筆者的論述,常常跳脫一般傳統的說法,但是有一個優點,就是從不狡辯,而且邏輯性超強,這點長期的格友或網友,應該是有信心的。首先,先將〈濠梁之辯〉的原文與白話翻譯,用毫無主觀或偏袒意識的方式,直譯如下,供列位参考: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回家.jpg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過故人莊‧孟浩然

這篇文標題應該是「把酒話文學」,原因很簡單,因為當時喝酒時,討論的是與文學相關的話題,而非桑麻(農業),而當時的情況,確實是「開軒面場圃」,而且背景也真的是「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景致,宴後,杯盤狼藉,酒酣耳熱下,也相約「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但不單單是菊花,重點還是秋蟹,沒聽過秋菊蟹黃嗎?少不了還是要三盃兩盞,飛觴醉月囉!所以,唯一與〈過故人莊〉不同的,只有「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這一點,要改為員工旅遊,而桑麻主題改為文學詩詞,其他的大致上是雷同的,心情也是輕鬆愉快的……。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

 

十分瀑布.jpg

實際上的數字,截至今天止,應該是八百三十八天了,也就是說,筆者創立「蒼穹未央」部落格,至今已兩年又三個多月了,距離第一千天,好像也快要到來了,屆時一定要寫一篇「千日感言」,就好像之前的《百篇夜筆》、《翻翻舊帳》、《秋夜隨筆》等等那樣的「內心呢喃」深處的吶喊,形容的實在很Bumbler,但是這種寫法最符合現今的文化水平,寫的太正常,通常曲高和寡,沒人要看的。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6)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