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語蒼穹

「馬克白把生命比做風前的燭,我們在幽夜裡看到搖曳的光。」又是一句詩人的口吻,實不知生命竟有如此之脆弱,竟如風前燭般的搖曳,原本認為藝術的加工,也必須有所本,事實上天馬行空才是詩人的本,所以這輩子,我是肯定當不了詩人的。

不過還好,我從來也沒想過要當詩人,自覺不是那塊料,也不想做那塊料,但是我想要當作家,當一個不算太差的作家,就和我的人生哲學相同,做一件事也好,學習某件物事也好,處在某個位置或某個情境之下也好,雖不求完美無缺,但求中上水平,也正因如此,才會給人許多的錯覺,覺得好像什麼都很厲害的假象。

有格友說,你什麼球都會打,而且打的都很棒,事實上,我拿得上台面的球類運動,也不過四種,但是「四種」就變成了「什麼球都會」了,而中上的水平,也變成了很棒,或者更高的評價,事實上不然,原因不在我,而在看的人的心態與尺度,當然每個人的自我要求都不同,自然結果也不同,相對的社會觀感也就不同。

態度,真的是決定高度的,這點我深深的體認中,而正確無誤的態度,取決於中心思想,而中心思想,正是現今台灣人民最欠缺的核心,舉例而言,守法態度,為什麼台灣的民眾平均守法如此之差,原因很簡單,因為不認為該守法,幹麼要守法?而島國島民的自我封閉心態,更影響了自我反省的契機,所以難以進步!

回到原來的話題,當一個不算太差的作家,這可能比當個暢銷的作家還難,為什麼呢?當個暢銷的作家,只要有一本書曾經「飛黃騰達」,就可以算是擁有過這個頭銜了,但是「不算太差的作家」,這就有標準定義上的差異了,「不算太差」這句話,對我的中心思想標準,就是中上水準,而非極佳,但是我的中庸之上,對許多人的標準,又算是什麼程度?

故對我而言,我是從整體層面的價值標準,也就是每一本書,我都有著一定的要求,否則我寧願不出書,這就是我的人生哲學,當然活到四十幾年的今天以來,我的人生哲學奉行的還算成功,從兒時童年種種、學生的求學階段、出社會後的一切……,雖說偶有落差,但是總是少數,對不起,我的「偶有落差」是超越太多,變成高標準了,或者變成第一名了!

而往下標準的「偶有落差」更少了,這證明我的中庸偏上之道,是有成功的哲理的,所以我是無法接受詩人們的「風中之燭」,因為生命若是處在某種威脅情境;或是失去某種屏障;那可稱之危如「風中之燭」,但是在一般正常情況,這樣形容,未免太過悲觀,極度灰暗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洛 的頭像

    蒼穹未央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