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奇觀 12.jpg

1.盈餘產生的原因-----舉例說明(生產者合消費者合作社)

 

盈餘產生的原因,以產銷合作社而言,與一般的企業是一樣的,就是成本定價控制得宜,讓市場可以接受,達到盈餘的效果。舉例:種水蜜桃的果農與該區之農會合作,一負責生產,另一負責銷售,而合作社的售價為消費者可接受,水蜜桃的果農種出的品質也為消費者接受,自然就會產生盈餘。

2.盈餘分配的重要性----何謂盈餘歸還於盈餘創造者? (請舉例說明之)

 

承上題的例子,盈餘創造者是農會,因為果農將水蜜桃賣給農會已經有盈餘了,農會再出售賺的錢自然歸農會,但是如果是水蜜桃並未賣於農會,盈餘創造者就是雙方皆是了,就看當時合時協定盈餘分配的比例了。

 

何謂一隻看不見的手?

 

看不見的手(invisible hand,又譯無形之手)是出現於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所著的《國富論》第4篇第2章中的一個詞句。雖然整部《國富論》中此詞只出現過一次,但卻被後人視為是亞當·斯密所揭示的古典經濟學思想的核心所在,因而十分有名,廣為引用「看不見的手」是用以形容充分運作時的價格機制。在價格機制充分運作下,自由市場裡的供給和需求將會自然而然達到均衡,價格與數量都是最適當的水準,彷彿市場運作在冥冥之中受到的指引一般,因此也有人稱之為「看不見的神之手」(invisible hand of God)。

 

請由社會觀點與人性觀點分別解釋 

 

其實上述寫的已經很清楚了,但再狗尾續貂一番,由社會的觀點來說,就是供給與需求,在市場機制下,經由供需達到平衡。 舉一例,如果社會上,有一百個人需要汽車,那車廠製造就會生產相對的產量去配合這個需要。從人性的觀點來看,就是價格機制,當廠商訂價一百萬一台時,這一百個須要汽車的人只有五十個買的起,所以調整一台五十萬時,另外的人就會買了。

 

另外附上原文與翻譯供参考:

 

...he intends only his own security; and by directing that industry in such a manner as its produce may be of the greatest value, he intends only his own gain; and he is in this, as in many other cases, led by an invisible hand to promote an end which was no part of his intention. ...

 

他只是盤算他自己的安全;由於他管理產業的方式目的在於使其生產物的價值能達到最大程度,他所盤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這場合,像在其他許多場合一樣,他受著一隻看不見的手的指導,去盡力達到一個並非他本意想要達到的目的。

 

–《國富論》第4篇〈論政治經濟學體系〉第2章「論限制從外國輸入國內能生產的貨物」

 

 

 

 

漢唐與宋明清教育之差異?

 

差異請注意顏色不同處:

 

中國教育史,有文獻記載的可追溯到有虞時代所設庠,發展至今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漢代以後以儒家文化為主導,又引入了西方近代教育

 

西漢時期,由於人才缺少,皇帝和政府都重視開辦培養人才的機構。政治上「與民休息」,文化上前期崇尚黃老學,講究因循無為。然而董仲舒則在和漢武帝對話的過程中提出教育改革的重要建議,他相信「天人感應」,主張將所有學說統一到一家之上,為政治服務,提出「興太學以養士」,「重選舉以選士」,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觀點。漢武帝於是在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把儒家典籍《》《》《》《》《春秋》拔高到「經」的地位,並設儒家五博士,取消了其它各家傳記博士,使朝廷教育方針向「獨尊儒術」轉變。元朔五年(前124年),漢武帝立太學,置弟子五十人,設五經博士教授儒家經典。其時在郡國稱為學,在縣稱為校,在鄉稱庠,在聚稱序,學、校分別設經師一人,庠、序各設孝經師一人,以主掌地方儒學教育。

 

兩漢時期,國家教育管理機構也逐步完善,中央設太常兼管教育。蜀郡守文翁成都石室辦學以後,地方學府興起,由行政長官兼管。太學或其他中央學校以及地方學校主要教授學生儒家經典,兼插六藝,在辭、賦、畫、書等方面也無所不包。

私學方面雖然沒有得到更多發展,但在教育模式上以和官學接近。幼年以認字教育為主,少年以學習儒家經典為主,青年以研究和應用為主,基本和官辦學校教授內容相同。

 

唐朝是中國教育完善和發展的重要階段。唐高祖建制以後,繼承了隋朝的教育制度,在國子監之外又設立弘文館、崇文館兩所貴族式學校。地方設立州學、縣學。唐初,國子監學生已經有三千多人,皇帝、官員、外交使節都會來學校進行講演和學習聽講。除教育科目繁多以外,唐高宗還令當時在各學科有造詣的官員編寫各科教材,指定為「國學行用」書籍。教育年限不等,有三年,也有七年,分科完成。

 

初皇帝採取「重文輕武」政策來緩解武將謀國的壓力,提高文人的政治待遇,這一政策也體現在國家教育上。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的統治,在解除武將兵權的同時,重用儒臣,實行儒臣執政、以文代武的政策。宋太宗以後後,提倡「用文德禮治」,「遵周孔之禮」,主張以儒學為修身之道,同時講求佛道思想的作用。宋仁宗時,下詔州、縣辦學,進一步完善科舉制度。

 

明朝開國後,朱元璋非常重視教育,並在劉基宋濂等大臣的參與下,制定了一系列完善國家教育的方針政策。明朝在中央設立國子監太學、宗學、武學、醫學陰陽學等學校,地方上,在內地省份設立府學、州學和縣學,邊疆省份設立衛學,統一名稱為「儒學」,按照地方行政等級不同稱為都司儒學、行都司儒學、宣慰司儒學、按撫司儒學、諸土司儒學等。洪武八年還在鄉村設立社學,明孝宗弘治十七年還規定鄉村每35戶就要設立社學一所。中央以禮部作為全國教育管理機構,地方則在諸路設置學政等官掌管教育。

 

清代前期國家教育體系沿用明制,順治元年(1644),清世祖入主北京,恢復科舉考試,並修復國子監,改稱國學,設置祭酒、司業及監丞、博士、助教、學正、學錄、典籍、典簿等官,並設府道州縣學,鄉村設置社學、義學,邊疆設置衛學。為滿族蒙古族設宗學、八旗學、蒙古學。後來在國學內設立滿洲司,允許八旗子弟進入國學學習。清代前期教育和明朝教育體制變化不大,除進一步完善教育的基礎建設以外,還增加老師的人數,提高老師的授課水平,注重選師的能力和學識。清朝也接受外國留學生在國子監學習,比如俄羅斯琉球兩國在不同時期都派遣過留學生。

 

礙於字數詳請参閱原始網頁:

 

http://zh.wikipedia.org/zh-tw/%E4%B8%AD%E5%9C%8B%E6%95%99%E8%82%B2%E5%8F%B2#.E4.B8.A4.E6.B1.89.E6.97.B6.E4.BB.A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