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李清照在《一翦梅》這闕詞中,細膩深婉的抒寫了這兩句,在海峽兩岸的華人文學世界裡,埋下了一顆疑問的種子,這疑問如漣漪般,一直在古今文人墨客的心田裡發散,很羞澀很內斂的渲染…到底…獨上蘭舟,何需輕解羅裳,難道穿著羅裳就不能上蘭舟嗎?又,在戶外解開羅裳難道不會不雅嗎?(應該是香豔否?)而,古代女子羅裳之下穿的是什麼呢?這一連串的疑問,總的來說,分成兩種說法,而這兩種說法,誰也說服不了誰,變成了自由心證了,今天,就來看看蒼穹格主西河先生的解析吧!首先,先來欣賞整闕詞的全貌,才不會斷章取義喔!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清照是中國史上最有名的女詞人,就算把男性詞人加上去,她很顯然還是名列翹楚之一吧!至少筆者我是非常非常的欣賞她的詞,而這首《一翦梅》,最有名的應該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吧,因為筆者國中時,忘了是瓊瑤小說還是電影裡,有那麼一首歌的歌詞,就是取自這裡的,而「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與李後主《相見歡》中的「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意境頗為相似,有異曲同工之妙哩!

 

至於「…輕解羅裳,獨上蘭舟…」,要翻這一句,得先了解第一句「紅藕香殘玉簟秋」,三句話加起來,可以這麼說……「秋天到了,池塘裡紅色的蓮花枯萎了,只殘留下淡淡的香氣,我躺在竹蓆上,感到微涼的寒意,輕輕地脫下夏季絲綢的衣裳,換穿上秋裝,獨自一人坐在小船上……」,所以說了,不用想太多了,輕解羅裳,是換暖一點的衣服,因為夏末秋初,李清照覺得有點冷了,穿羅裳,太單薄了,而毛亨傳云:「上曰衣,下曰裳。」且羅裳就是絲質的裙子,在這裡應該就是指絲質的衣與服,不用太鑽牛角尖,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吧!

 

 

可是,另有一派說法,質疑「換裝怕冷」的解釋,他們是這樣說的…:在詞裡並沒有提到穿上秋裝啊!而且羅裳就是絲質的裙子,只換裙子不換衣啊,你們怎麼知道李清照是這個意思?冷?那一開始就穿秋裝吧,為什麼還換啊!所以,又有了下面的解釋:

 

「……對于此詞,有一種理解頗可關注。此說認為『獨上蘭舟』是理解全詞意脈的關鍵。『紅藕香殘』暗寫季節變化;『玉簟秋』謂竹席已有秋涼之意;『雁字回時』為秋雁南飛之時;『月滿西樓』,西樓為女主人公住處,月照樓上,自然是夜深了。若以『蘭舟』為木蘭舟,為何女主人公深夜還要獨自坐船出游?而且她『獨上蘭舟』時,為何還要『輕解羅裳』呢,這樣解釋顯然與整個環境是矛盾的。『蘭舟』只能理解為床榻,『輕解羅裳,獨上蘭舟』,即是她解衣去裳,獨自一人上床准備睡覺了。『玉簟秋』乃睡時的感覺,聽到雁聲,見到月光滿樓,更增秋夜孤寂之感,于是詞的下片抒寫對丈夫的思念便是全詞意脈必然的發展。此說有一定的道理。」(以上節錄大陸論壇網站)

 

照上述的說法,蘭舟成了床榻了,西樓也成李清照的住所,其實,仔細想想,真的,除了蘭舟與西樓這兩點有些牽強之外,其他解釋的也不無道理,有誰會在「月滿西樓」的夜裡「獨上蘭舟」啊!蠻恐怖又危險的呢,但是,蘭舟解釋成床榻,在歷史文獻上,毫無根據……,請看我對「蘭舟」的考究:

 

蘭舟:用木蘭樹所造的船隻。後為一般船隻的美稱。唐杜牧陵陽送客詩:「蘭舟倚行棹,桂酒掩餘壿。」清龔自珍浪淘沙雲外起朱樓詞:「同上蘭舟,鏡檻與香篝,雅憺溫柔。」

 

又,以木蘭為材料刻成的舟,後借指美好的小船。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卷下:「木蘭舟,在潯陽江中多木蘭樹,昔吳王闔閭植木蘭於此,……七里洲中有魯班刻木蘭為舟,舟至今在洲中。」唐冷朝陽送紅線詩:「採菱歌怨木蘭舟,送客魂銷百尺樓。」

 

所以,蘭舟是床的說法過於自我浪漫了,可信度很低,而西樓,筆者的解釋是「西」字,說明月已西斜,而不是李清照的住所叫做西樓,「月滿西樓」是月光西斜照滿樓的意思,當然,你們也可以不同意我的說法,但是,至少我是有根據的,這就是文學與史學不同之處,考究李清照的住所叫做西樓,從文獻上,也從未有此說法,至少我沒聽過,那,到底為什麼要深夜泛舟呢?

 

我的看法是這樣的……:「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時,天色還沒黑,所以可以見到「雲」,也能看到「雁」,但是,遊著遊著,夜就來臨了,所以「月滿西樓」了,那個「樓」應該是李小姐的家沒錯,她划舟也不可能划太遠,所以才會「花自飄零水自流」啊,這才相互輝映,不會矛盾,否則,這闕詞從「獨上蘭舟」後,都變成了夢中的思念了啊!(等於在做夢囉!)

 

明朝某文人(實在不知道是誰,反正真有其人也)有云:「詩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如水月鏡花……」,筆者曾想,這「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是屬於可解、不可解,還是不必解呢?嗯~~~你們說呢,晚安!古今隨筆,今就寫到這裡了!再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