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詩詞‧古今

一直都很偏愛簡約、素雅的設計,這與年紀無關,年輕時就有這樣的喜好,所以,當昨天晚上睡前,將我的網誌‧蒼穹未央,給換了個很簡雅的封面,就是藍天白雲,只有二種顏色而已,簡單高雅,深得我的喜愛,心想,蒼穹未央乎,無盡的天空也,不就是藍與白的組合嗎?當然,要正面思維,那種烏雲密佈的天空,就別提了,想著想著……發現古今文人墨客以「雲」為主題,或為應用者,多到無法想像,也許…這就是雲的另一種媚力吧!

 

古往今來的中文文學裡,雲,不但不缺席,而且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可能是因為「雲」的變化、深遽、不可測、隱密……,如「雲想衣裳花想容」、「守得雲開見日出」,昨天寫到的「雲中誰寄錦書來」……等等應用皆不同,有很多的例子,又如杜牧的……: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應用、使用率頗高的: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賈島《尋隱者不遇》隱借掃白雲的:尋真誤入蓬萊島,香風不動松花老。采芝何處未歸來?白雲滿地無人掃魏野《尋隱者不遇》。

 

積雨蒼苔路不分,松華盡日落紛紛。塵埃滿袖歸來晚,誰與柴門掃白雲虞集《酬書巢送棕帚》形容或襯托景色風光的: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南朝陶宏景《詔問山中何有賦詩以答》嶺上白雲舒復卷,天邊皓月去還來。低頭卻入茅檐下,不覺呵呵笑幾回。白雲守端禪師。溪上遙聞精舍鐘,泊舟微徑度深松。青山霽後雲猶在,畫出西南四五峰。郎士元《柏林寺南望》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崔顥《黃鶴樓》節選。

 

隱喻氣節的: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唐‧李白‧《贈孟浩然》。閒窗聽雨攤詩卷,獨樹看雲上嘯台。桑落酒香盧橘美,釣船斜繫草堂開。吳偉業《梅村》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峰》自由無拘的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洪自誠《菜根譚》選錄。海天空闊九皋深,飛下松陰聽鼓琴。明日飄然又何處?白雲與爾共無心民國蘇曼殊《題畫》。嘉果浮沉酒半醺,床頭書冊亂紛紛。北軒涼吹開疏竹,臥看青天行白雲蘇舜欽《暑中雜詠》。

 

不可測、多變的: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無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白居易《花非花》。徑曲夢迴人杳,閨深珮冷魂銷。似霧濛花,如雲漏月,一點幽情動早。湯顯祖《牡丹亭寫真》其他的應用: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臥看滿天雲不動,不知雲與我俱東。陳與義《襄邑道中》。臥聞岳陽城裡鐘,繫舟岳陽城下樹。正見空江明月來,雲水蒼茫失江路歐陽修《晚泊岳陽》節選。青青山上松,數里不見今更逢。不見君,心相憶,此心嚮君君應識。為君顏色高且閒,亭亭迥出浮雲間。唐王維《新秦郡松樹歌》。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直到高山上。舉頭紅日白雲低,四海五湖皆一望。唐寅《登山》。危冠切浮雲,長劍出天外。細故何足慮?高度跨一世。阮籍《詠懷詩》節選。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閣詩》節選。依松澗,結草廬,讀書聲翠微深處。人間自晴還自雨,戀青山白雲不去張可久《落梅風碧雲峰畫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洛 的頭像

    蒼穹未央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