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簿封面.jpg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北宋‧晏殊‧《蝶戀花》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這是「人生三境界」之第一境界也,所謂的「人生三境界」,是來自於「求學三境界」,而「求學三境界」,又自於大學問家王國維的「新創」,王國維是誰呢?現在的年輕人,鐵定知道的不多,聽過梁啟超吧!王國維就是與梁啟超、陳寅恪和趙元任號稱清華國學研院的「四大導師」,總之,王國維很巧妙的…匠心獨巨的…將北宋詞人晏殊的《蝶戀花》、柳永的《鳳棲梧》與南宋詞人辛棄疾的《青玉案》中的名句,輯錄成治學必須的「求學三境界」也,原文如下: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之二六,原文如下:「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回首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晏、歐諸公所不許也。」這是非常有趣的見解,而後人常以此三種境界,象徵奮鬥路上的心路歷程,所以又成了「人生三境界」了,好了,我們先來了解第一境界吧: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原出自北宋詞人晏殊的詞《蝶戀花》此境是「登高遠望,絕處求生」之境。西風吹樹,風緊木落,一片凄涼。人獨高樓,有一種苦苦尋覓,癡癡求索的孤獨和無奈。前路茫茫,天外有天,永無境,不知道從何處起步,同時又隱隱透著一股殷殷的期盼,希望找到出路。「望斷天涯路」進入了一種非同尋常的境界,路多且遠,需作選擇。這第一境界使人悟到:學海無涯,只有勇于登高遠望者才能尋找到自己要達到的目標。以上是大學問家王國維的「新意」(新解),而原創的「原意」翻譯如下:

 

欄桿外的菊花籠罩著一層愁煙,蘭花哭泣的淚珠結成了露水,羅幕間透著縷縷輕寒,燕子雙雙飛去。皎潔的月亮不明白離別之苦,斜光穿過紅紅的門戶照到床前昨夜西風凜冽,碧樹凋零,我獨自登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想給心上人寄封信是高山連綿,碧水無盡,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哪裡啊!

 

所以說了,「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與「眾裡尋他千百度,莫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姍處。」這三句在原詞中都各有其本意的,三位作者也不可能預期會被王先生「節」、並賦予成「求學三境界」的,這種詞意上的升華,不但煥然一新,而且重要的是細細品味下,令人折服不已!今日讀來有種「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氛圍呢!附帶說明一下,這兩句也是北宋‧晏殊的名句哩!      未完,待續,請期待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洛 的頭像

    蒼穹未央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