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西河雜文 (486)
- Dec 01 Sat 2012 03:11
八百多天後
- Nov 21 Wed 2012 04:53
Bumbler
最近因為新一期的《The Economist》雜誌,以「Ma the bumbler」當標題,報導馬總統,被台灣媒體翻譯成「馬總統是笨蛋」,引起一陣喧然大波,有一群政客級的人士,如獲至寶,無事尚且要生非,更何況這千載難逢的機會,開始大做文章,這些人一直都是如此,所以也不用浪費筆者的筆墨,因為實在不屑寫了,總之,國之將亡,必有妖孽,寫了也無法除妖斬魔,還是談談Bumbler到底是不是笨蛋吧!
首先,台灣目前國家的病情是相當嚴重的,雖不至於到了病入膏肓,但是也快要到了藥石罔效的地步了,其一是人云亦云,這第一個「人」字說的就是媒體,台灣的媒體,錯誤率相當的高,最喜歡玩那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手法,下標題時越悚動越好,反正最多後面加一個問號,就沒責任了,這是一種卑劣的鴕鳥心態,完全忘了電視媒體的基本道德!
- Nov 08 Thu 2012 00:03
筆耕‧付梓
如果問一位默默無名的作家,他的願望是什麼?不用想太多,一定是出書,如果再問一位略有名氣的作家,他的願望是什麼?呵呵,沒意外的話還是作品付梓,除非像金庸這種名揚國際的作家,見好就收,當然會封筆,否則筆耕者的願望,通常就是付梓。
- Nov 07 Wed 2012 00:06
麻花‧積木
首先要申明,本篇《麻花‧積木》要寫的是小說的兩種不同的結構,所以麻花當然就不是能吃的麻花囉,而積木也不是益智玩具的積木了,以下我會以「麻花結構」與「積木佈局」來稱之,因為這兩種寫小說的方式,並不多見,一般而言,作家還是以平鋪直敘法,最為討好,讀者讀起來也較不吃力,何苦弄得這樣呢?其實,還是有差別的,寫的人與看的人,都別有一番趣味的,不信的話,請繼續聽我說……。
- Oct 25 Thu 2012 00:06
獅虎孰強乎
- Oct 18 Thu 2012 00:31
序跋‧未央
- Oct 17 Wed 2012 00:44
蒼穹序未央跋
序文和跋文也,係作者陳述自己著作之主旨或經過耳,當然也包含對他人著作之推介,但一般而言,序在書前,跋在書尾,合稱為「序跋」。寫了兩年多的「蒼穹未央」,類似簡介、序言的陳述,大概也有個十篇左右了,可是卻始終沒能有一篇文章,能夠放在部落格檔案那一頁的「自我介紹」欄裡,好讓來訪的格友們,能夠清楚的了解「蒼穹未央」部落格所欲呈現的形態;所要表達的義蘊與內涵,這不能不說是個缺憾。
- Oct 12 Fri 2012 00:02
閣言‧格語
昨天推薦了有關經營部落格的三篇評論性的文章,閱讀後的感想與感觸,寫到一半,發現超過我的每日字數限制,所以,自動變成上下兩篇了,我的每日字數限制,說穿了應該說為每篇的字數限制,以不超過一千五百字左右,因為根據研究,每篇部落格文章,以一千五百字,十二號字,看起來最舒服,讀起來最沒壓力,有關這個說法,到底有無科學根據,我並不確定,但是我之所以奉行的原因是,我也認為如此,That’s all。好了,先把我推薦的這三篇文章,再貼過來本文,免得網友們還要跳來跳去找,增加閱讀上的困擾,而本文的重點是,根據這三篇文章中的敘述,完整的寫出我覺得的至理名言,推薦原文連結如下:
- Oct 11 Thu 2012 22:50
格言‧閣語
看到這篇文的標題,請不用懷疑,這篇與今年第一季寫的《格言閣語》,略有不同之處,主要是要推薦與經營部落格有關的三篇評論性的文章,給各位網友們参考参考,這三篇文章,是筆者看過相關文章裡,寫的最貼切,分析的最合理的文章之一了,比之前筆者寫的《格言閣語》系列,來的更引人入勝,好文要分享的,所以,如下連結:
- Oct 09 Tue 2012 01:29
尋那一季冬
記憶中,四十年前的台灣,是有冬天的,就好像四十年前的高雄,是可以看見滿天星斗的,但是,這些現在都是回憶,至少在台灣現在要找到那種情境,除了上山裡頭探,可能就只能在夢裡尋覓了。尋那一季冬,因為我喜歡冬天,我喜歡放學時分,在天寒地凍下,穿著棉襖,側背著書包,一路踽踽而行,好像處在一個孤獨而又陌生的國度裡,從嘴邊呵氣,可以有著氤氳的白霧縹緲,慢慢的稀薄幻影,隨著幼小哆嗦的身軀,一下子在心靈裡,找到一種堅定的執著,那是種「歸」的情緒,但要有著撥荊斬棘的過程,英雄式的…回到母親的懷裡。
三十年前的冬,我來到了嘉義求學,嘉義與淡水是台灣本島兩個特別冷的地方,那時分,晚上開始駐唱,冬天仍是我的最愛,哪怕是手指凍弦苦不堪言,仍樂此不疲,不論是讀書還是練歌,在冬天裡,總有著懸樑刺骨般的心境,有著力行…吃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座右銘,那時,還是一個「歸」字,從一首歌油燃而生……:
- Sep 27 Thu 2012 02:38
格內話中秋
光陰似白駒過隙,彈指間七百多天的日子轉眼即逝,又到了寫中秋感言的時候了,不過格子內話中秋,這可是第三年的中秋節了,但事實上才剛過了把月餘日的第二年格慶呢,這就說明了當年創格日約一個月,就是令文人墨客吟風頌月的中秋佳節了。翻了翻第一年寫的《話談月到中秋》,發覺當時的筆者,頗有人文思維的胸襟,兩年後重讀自己的拙著,雖然短短僅六百餘字,但仍感到器宇不凡,手投足起間,儼然有「大師」的風範,叫人好不嚮往!(今日把自己褒成這樣風格,可見筆者有多麼的膚淺)再翻到去年寫的兩篇,分別是《蒼穹話中秋》與《未央訴月曲》,這兩篇,前者寫的是自我的迷失、矛盾與期許,後者則是提醒多數網友們的幼稚與道德價值觀之淪喪。
不過,去年更好笑的不是內容,而是居然給今天的中秋節交付了一項責任等級的任務,什麼責任呢,有興趣的格友,可以自行按連結閱讀之,筆者就無須贅述了,事實上,蒼穹格語(我無意用「過去」來否定「現在」,但是卻自私的的想把「過去」用來肯定「未來」。)中,早就有了去年的答案了,只是又有多少人真能體會這句話呢,如果有一天我成了泰戈爾或者是蘇格拉底,我想這就會成了一句名言了。
- Sep 25 Tue 2012 01:34
批評的背後
現在台灣的社會風氣,流行批評人、事、物等等可供批判的任何情物事,包括筆者本身也不遑多讓,在「蒼穹未央」格裡,也道訴了不少,長期的格友們都知道,筆者對名嘴、媒體、政客這一些,是不會手軟的,因為這些人一個比一個可惡,政客是最該下地獄的,媒體則是失去中心思想的可憐蟲,但是卻會影響另一大批可憐蟲,而名嘴是為了生存而出賣自己靈魂的浮士德(好像高估了些),說穿了也是可憐蟲。
都是可憐蟲,那批評的背後,隱含著什麼?呵呵,這到有點像二月河小說裡,為清聖祖賞識,任「南書房行走」大臣高士奇說的:放狗屁、狗放屁與放屁狗雷同了,字都一樣,排列不同自有其奧妙矣,坦言之,台灣現今罵人、說人長短、評論是非等等的習俗,總之是文化養成了,要改也沒那麼容易了,但是我們靜下心來探討一番,批評的背後,到底是什麼?總不至於是無聊罵爽的吧!如果是的話,那我們豈不膚淺至極了?
- Sep 24 Mon 2012 00:14
嘗鼎一臠
本篇散文的篇名本定為《 從「釣魚台」事件,看台灣名嘴的實力》,但是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在「蒼穹未央」裡,篇名如果是中文,大都以四、五個字為主,一來求個美觀,二來短潔有力,可是缺點是少了畫龍點睛的標題效果,所以說了,凡事有得有失,但看你自己想要什麼,像《 從「釣魚台」事件,看台灣名嘴的實力 》這個標題,吸引人閱讀的成份,鐵定是高於《嘗鼎一臠》的。
反正一樣的「嘗鼎」就是「名嘴的實力」,「一臠」就是「釣魚台事件」,這樣說就清楚了,好了如果不懂的話,筆者會在文末做補充說明的,不懂的格友,就請先觀讀文末吧,這裡就不上國文課了,呵呵,開開玩笑的,莫見怪。 最近「釣魚台」事件越演越烈,中、日之間快要到箭拔弩張的地步,有擦槍走火之虞,我們的媒體,當然免不了請了眾名嘴,開始政論一翻了。
- Sep 06 Thu 2012 01:17
淺談民族性
- Sep 05 Wed 2012 00:01
農舍彈劾案
昨天的新聞,監察院通過彈劾(6:4)蘇嘉全農舍案,認定有濫用職權等等瀆職行為,就這一點,本人為監察院喝采,終於幫台灣人民一吐怨氣,蘇嘉全這個人,本人從十餘年前,看他帶領著一群人,在高市府前大喊「外省人滾回去」時,就可以蓋棺認定的說他是一個政客,因為有理想的政治人物,是不會擅動民粹,操弄族群的,這點著無庸議。
說到「擅動民粹,操弄族群」這類的行為,蘇嘉全先生,也可算是罄竹難書了,選副總統時,因農舍案,而捐出農舍時,他義正嚴辭含淚的說是政治打壓,讓他們一家「家破人亡」,說話之聳動誇張,無語倫比,還動用到母親、妻子等等出面做悲情的訴求……,而今天又出面駁斥監察院,打綠不打藍,指責監察院的水準太低,真的,筆者贊成他的這句話,因為這種明擺的事,怎麼還須要6:4 呢,應該一致通過的!
- Aug 21 Tue 2012 01:54
詭譎的新聞
筆者對台灣的新聞報導,有一種忍無可忍的感覺了,本來只要不看就好了,眼不見為淨,又可以省電,真是一舉數得,不亦樂乎,但是有時候在外用餐時,就免不了會看見新聞報導,而通常就會看的很倒彈,這是沒辦法的,又不能請老闆轉台,那真是一種白癡轟炸(不是疲勞轟炸),且聽我「娓娓」道來。
- Aug 19 Sun 2012 02:26
看書的歷史
筆者看書的歷史,可追溯到幼稚園,不過這是一句廢話,因為只要不是有太過特殊的原因,我想每個人都一樣,都是從幼稚園就開始有閱讀學習的經驗吧,但是我們去除童話故事,或者說兒書類的叢書外,很少有人從小一開始就看課外書籍,而且是讀三字經、千字文、朱子格言等等,很抱歉本人就是,我還記得那第一本書,是六十四開的書,書名是﹝國學精華﹞,菊紅色的封面,這本書當時是筆者的三舅要我讀的。
好了,就是從那一本書起,讓我的國文底子,被打下一定的基礎,雖然還是會寫錯字、唸錯音,可是總是獲益良多,國小就讀文言文式的書籍,除了長輩要指導外,辭典可以說是必要的,我的閱讀史,就用學程的階段來敘述吧,國小時候,最愛看的當然是漫畫書了,不過筆者並沒有老到看諸葛四郎那個階段,我國小看的是蜘蛛人、鹹蛋超人(當時不叫這個名稱),當然還有無敵鐵金剛。
- Aug 16 Thu 2012 00:54
格慶紀錄檔
- Aug 15 Wed 2012 00:04
格慶兩周年
創格至今,已進入兩周年,七百三十一天的日子裡,如韶光荏苒,亦如白雲蒼狗,有苦有樂,甚至還有悲歡離合,確如現實生活般的真實,讓人有時唏噓不已,有時詼諧、滑稽、幽默,無可倫以之矣⋯⋯去年周年慶(好像百貨公司),筆者寫了篇格慶感言,如今過了一年重新讀過,居然有蒼海桑田的感覺,發現現在的心境,與去年同時期,不可同日而語,這也證明了,人是善變的,但無論如何,經過一年的時間淬煉,總是應該有所改變的,我相信明年今日此門中,不見得還會人面桃花相映紅的,如果能有桃花依舊笑春風,那就不錯了,有點悲觀嗎?是的。
說歸說,還是不厭其煩的介紹一下「蒼穹未央」吧,大致上的簡介可参考﹝蒼穹未央格﹞這一篇的連結,寫的還算清楚,今天這裡就解釋些格子裡的專有名詞吧,例如十大分類裡的西河雜文,「西河」就是我的筆名,而藏閣賞析,「藏閣」正是本人書房的雅稱,值得強調的是在整個「蒼穹未央」裡,文章的自創率相當高,有八成以上。(附帶的說明,明天的文章,會比照去年,有一個格慶紀錄,沒什麼好看的,就是這一年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