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曾經在〈蒼穹未央〉網誌,發表過一篇〈我的思考哲學〉,這篇文章可以算是筆者人生的思考邏輯總合……當然是截至目前為止的結論,未來是否會有改變?我想可能性實在不高,文中提到七種邏輯思維論點,也寫了近十篇文章去詮釋自己的想法……今天就先來分享,在二零一七年發表的這一篇:〈我的慢哲學〉……這篇是針對我在二零一四年,被酒駕雜碎給撞成身障人士後的「新心」哲學,適應轉變人生後的新哲學……以下:
「知天命」前而近「不惑」之歲月,筆者自以為是的悟出了《三個 I 理論》,有關《三個 I 理論》的敘述,可參照〈我的思考哲學〉文中的連結,如今歲已過半百,身幾經重創後,這兩、三年來,有了新的哲思,即是「『慢』哲學」,而且是我的「慢」哲學,我的「慢」哲學,對其他人而言,也許適用,也許不適用,甚至是因人、因事、因狀況……等等情形,而會有不同的應用,但是,對筆者而言,卻幾乎可以說是下半輩子的人生處事與生活大原則了。
什麼是「我的『慢』哲學」呢?這個「慢」字,結合了「緩」而不「遲」,「鬆」而不「怠」,當然,這是我的解釋,從生理上的角度來說,筆者車禍重創即將滿三年了,三年的復健,能恢復的也都差不多了,左腳不良於行,這是傷後遺症……右腳卻本有舊疾,所以,走起路來雖不至於踉蹌,但也確實有「跛」的味道,更別說跑步爬山等運動了,所以心只要一急,走的自然踉踉蹌蹌……,只有慢行,只能緩步,才能達到我的目的地,也才不會對我的脊椎,造成不良或過度使用的傷害。
那如何的「緩」而不「遲」呢?就是凡事把時間拉長,準備更寬裕的時間去執行想要做的事情,這樣就「緩」而不「遲」了,有點「勤能補拙」的味道囉!不管是生理上或心理上,都是做同樣的調適,這就是「我的『慢』哲學」領悟之一,至於領悟之二呢?就是「鬆」而不「怠」,放鬆自己的心情與身體,去工作去生活,但是卻不能到「怠惰」的境界,這聽起來很玄乎?其實也真的很簡單,我想深入而淺出的舉兩個例子來說明,一個是生活上的「緩」而不「遲」;另一個是工作上的「鬆」而不「怠」,如下:
A. 生活上的「緩」而不「遲」:這個舉例是生理(身體)上的,還是用行走來敘述吧!假設筆者本來與人有約,要去吃個午餐,平常走路需十分鐘可到達餐廳,只要再多提前十分鐘出發,這樣雖然走的慢,但也不會遲到的。
B. 工作上的「鬆」而不「怠」:這個舉例則用心理(精神)方面來詮釋吧!工作壓力,通常來自經濟層面的現實,假設今天有個專案即將有可能成交,必須於三天後議價或是討論,在這三天內,要將自己精神層面放空,不要過度緊繃,靜下心即可,這就是「鬆」,而做好萬全的準備,坦然面對,不要患得患失,這就是不「怠」!
「我的『慢』哲學」就是建構在這兩個「領悟」之下,而從心理與生理層面交錯的應用於生活與工作上,當然,這與十年前的《三個I理論》,其實是不相衝突的,反而有相輔相成的效果呢!記得本週四與朋友閒聊,好友問我:「王陽明的心學,『致良知、知行合一』與朱程之『格物致知』,何者為優?」我的回答:「兼而有之也,一內生而一外求,不可棄一而全其終也!」好友不置可否,我也只能笑著說,有時候內外是不矛盾的啊!「緩」而不「遲」與「鬆」而不「怠」是可以並存的,重點是如何的「知行合一」啊!
二零二四年,從〈我的思考哲學〉文中,節錄最後一段部分作為補記:
……只能夠以「慢」治「慢」而為之……生理層面的「緩而不遲」與精神層面的「鬆而不怠」,交錯下協調出知行合一,這是無奈下的真諦,事實上,未必要身心障礙者才需要這個「理念」,對於中年過後的人,也是種沈穩的表現,身居高位者,更是必要的身段與處世之道……〈隨波逐流・順勢而為〉顯現出筆者無奈後的無奈,也代表著我的餘生哲學……對於自己,對於這個社會都包含其中……所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就是心靈內的寫照了,與其說是悲觀,事實上還是三 I 理論的餘生版啊!只是您看得見蛻變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