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小洛之後,除了公司出差之外,假日也就常常的往外走動了,繼九月底、十月初的高美濕地與鹿港小鎮後,十月下旬的假日與內子來到了「台灣鹽博物館」,台灣鹽博物館位於七股鹽山旁,這是我第二次來訪,第一次是去高跟鞋教堂後,下西濱台 61 後,順道進來參觀(其實是上廁所⋯⋯),那一次沒有時間進到展場內,只有在外面的販賣部逛了一逛⋯⋯,這次當然是深度之旅囉!
前往台灣鹽博物館路上,經過四草砲台二級古蹟,繞進去拍了幾張照片,算是到此一遊,照片中的大炮,是真正的古物,只是外表重新烤漆了⋯⋯坦白說,看起來雖然失去了歲月的斑駁(文化古蹟的FU不見了⋯⋯),但是相對的保存且延長古物的「壽命」,這到底是難以兩全齊美的啊!
途經第二個景點,是被「獨木舟小學堂」吸引住的光復國小,這間國小可是七股鹽區的最高學府(後來參觀博物館才知道的,後面有拍攝圖片佐證)當然也轉進來走走⋯⋯。
到達目的囉,首先進入眼簾的⋯⋯除了博物館的鹽山建築物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這片鹽田囉!
在販賣區展示的各類「鹽」醃製相關產品,很有古早味的氛圍。下一張是販賣區的用餐區,有桌椅可以坐著休息⋯⋯。
進入展區後,一共有三層樓面數個主題展區,首先,一樓有個特展⋯⋯結合了科技、外星人、古生物與海洋生物⋯⋯等等元素,對象應該是以小朋友為主,拍攝了幾張照片,如下:
接下來的七張照片,是歷屆的攝影展佳作,特別拍下留念。(比較特別的是⋯⋯這些照片是放在通往廁所的通道牆上⋯⋯呵呵。)
一樓的展區還有一些蠟像,容後與各樓層的蠟像一同分享⋯⋯,現在開始進入鹽的世界、鹽的故事囉⋯⋯看見地球儀⋯⋯沒錯,是介紹世界的鹽⋯⋯。(二樓展區)
離開世界各地的鹽礦區後,開始了鹽的百百種與各類的應用,包括鹽屋的呼吸⋯⋯身心淨化與吐納之間(可惜我懶得脫鞋子,所以沒進去『呼吸』⋯⋯)。
井仔腳鹽田的故事區,用鹽雕與雷射投影來呈現,太陽與鹽的密切關係⋯⋯,相當吸睛。
鹽村的介紹,有提到剛剛前面說的光復國小⋯⋯。包括鹽的過往今昔,有時光回顧的情懷。
最後,是鹹鹹的台灣⋯⋯與各樓層展間的蠟像⋯⋯請慢慢欣賞⋯⋯。在夕陽逐漸西下中⋯⋯,我與內子離開了「台灣鹽博物館」,前往將軍漁港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