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聊狀元

寫了一篇 " 閒談 " 之後,應網友要求 (自己講的),看不過癮,故嘔心瀝血 " 再續談中國狀元 " ,這次選了幾個狀元,敘述其如何當上狀元之事跡,再給與其封號為某某狀元,如此寫下去或許可以出一本書了,那書名,可以學雍正朝的" 百官行述 “之另一個書名:冠纓百醜圖,前面要加一個狀元,「醜」要改成「態」,再把淺談的內容稍為修改成為序,但這樣的書,若要風行,是緣木求魚的。不再贅言,先從唐朝玄宗開元十九年的狀元王維說起。

 

唐朝的科舉制度,與以後各朝有些不同處,就是可以關說,走後門! 而且是公開的,冠面堂皇的,所以試卷也不像以後那樣糊名彌封,打通關節與否,除了實力之外,就看關係與手段了,有一點像推徴的味道,但唐朝人的品格,可能比較高尚,所以自由心證,關說者未必庸才,而授人之託者,也不一定是謀一己之私。例如:德宗貞元時,韓愈就向陸修推薦八人,這八個人以後也很有作為。

 

在中國文學藝術史上,大詩人兼畫家,王維也是關說而成為狀元的,那一年本來狀元已內定為張久皋,而王維去找歧王關說,他說我不是為了當進士而已,我要當狀元,歧王當場回答等下一科吧,因為公主已經交代主考官,狀元要給張九皋了。  王維就回答歧王,朝廷開科取士是為了選擇有用之才,我與張九皋相比,誰優誰劣?歧王說:張九皋名氣不小,但仍遠遜於你,我就想想辦法吧!

 

後來歧王果然想了一個辦法,他要王維假扮為自己樂班的班主,帶著一堆酒菜去拜訪公主,王維心裡很不是滋味,但還是忍下來了,宴席中,公主發現王維英俊挺拔,相貌不凡,遂問歧王來者何人,歧王借機讓王維彈奏最拿手的琵琶與自創的曲詞,公主讚賞不已,覺得此人才氣橫溢,不可多得,後來王維又呈上自己已成名的詩句,公主決定狀元還是推荐王維,最為合適,就這樣王維成了狀元。   王維詩畫都為一絕,故封號為 " 詩畫狀元 " 。

 

唐朝講完,換一個宋朝的狀元故事,宋朝以後的科舉制度,考卷可必須彌封,以免不公,所以也不能關說了,本故事與上述無關,我要講一個很離奇的狀元故事,大家應有聽過張飛打岳飛的笑話吧,其實這是上聯,下聯是馬涼變馮京。   馮京,原名馮文簡,仁宗皇祐元年狀元,馮京鄉試時以第一名中舉,是為解元,翌年入京會試,又中會元,但天公不做美,殿試時只得個第二名,差一點就連中三元,他自己當時當然不知道,可是放榜時居然又中狀元,成為中國史上十七個三元俱樂部的成員,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放榜的前一天晚上,考官們要把榜文寫好,明日清晨就南院放榜,寫完後主考官再檢查一次以示安全,當時主考官檢察時,手裡拿著蜜糖水,不慎滴了兩滴在第一名的姓旁,而最奇的是第一名的名子是馬文簡,主考官沒有發現,等到要放榜時,檢查第二次,才發現有兩個馮文簡分列狀元與榜眼,這下子仔細一看,才發現有兩團螞蟻( 在吃蜜糖水留下的味道),在馬字的旁邊,主考官把螞蟻趕走,不一會又聚在一起,宋朝的人很迷信,認為是天意,立馬告訴仁宗皇帝,把馮京提上一名次,成為狀元。   馮京因蟻而成狀元,故戲稱螞蟻狀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