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那個小瓶子之後,他彷彿有了安全感,這個小瓶子,其實是一個鼻煙壺,那是他父親的遺物,從小他就很少見過父親,直到他不到十歲那年,有人告訴他,他的父親過世了,他才依稀的想記起父親的面容,可是怎麼總是看不清楚,不如這鼻煙壺上的畫,來的清晰可見,雖然這畫是那麼的小,小的在瓶子的內側,應該可以算是另類的壺內乾坤。
自從有了那個小瓶子之後,他彷彿有了安全感,這個小瓶子,其實是一個鼻煙壺,那是他父親的遺物,從小他就很少見過父親,直到他不到十歲那年,有人告訴他,他的父親過世了,他才依稀的想記起父親的面容,可是怎麼總是看不清楚,不如這鼻煙壺上的畫,來的清晰可見,雖然這畫是那麼的小,小的在瓶子的內側,應該可以算是另類的壺內乾坤。
所有的記者,都希望自己辛苦跑出來的新聞能夠上報,或者說自己的文稿,能被編輯下一個吸引人的標題,內容不要被修改得失去本意,但是很抱歉,海邊有逐臭之夫,「有些事情是很主觀的」(這句話引用改編自周星馳少林足球),所以記者和編輯,八字合不合也很重要,我在報社的年代裡,就遇過有一個記者本來是跑藝文的,後來「改行」去跑社會新聞,因為他和藝文版的主編不合,主編偏愛鋼琴演奏……他偏偏喜歡國寶月琴……主編要他跑三毛的新聞,他呢?偏偏去挖一個名不經傳的後起之秀……所以,結局就是守著警局,和警察先生泡茶聊八卦,等社會事件囉!
《報舘風雲》這個長篇連載小說,寫了快三年了,才四十四篇,實在太慢了,距離上一篇的﹝竊國者侯﹞(44)節,是2012/11/30發表的,所以說足足半年多了,事實上,《報舘風雲》的章節早就規劃到八十多節了,只是不願提筆去寫它,原因很簡單,怕寫壞了,可是不把它寫完(預定一百七十節),我的第二本長篇《科技風雲》就發表不了了,呵呵,所以這處女作還是要見公婆的,不多言了以下就是第四十五節,﹝逐臭之夫﹞!請欣賞了吧。
* * * *
有一位國小六年級的同學,數學段考考的很差,回家後父母親一看成績,怪怪不得了,只有二十二分,而且還是老師用權力硬加上去的,否則連二十二分也沒有,這時父母相當的不高興,一來覺得要加也不多加一些,搞什麼嘛,馬上打電話給數學老師抗議,數學老師的理由是一切還是要真材實料的學習,而不是硬加高分,就算加到一百分,本質上也是假的。
去年,說穿了就上個月,曾引用節錄一篇網路文章,因加上筆者的觀點後,文章稍為增長了三分之一,所以在﹝蒼穹未央﹞格裡,我將它分成上下兩集,分別為《十八隻狐狸》(上)與《十八隻狐狸》(下),這兩篇引起了格友們的回應不算小,沒有閱讀過的格友,可以點連結進去看看,寓意不差,很能共鳴乎,更何況還多了﹝蒼穹未央﹞格主的加持(開始臭屁了),而今天這一篇《狐狸與葡萄》,就是【十八隻狐狸】的番外篇,也可以稱之為隱藏版。(本篇集結了當時各格友們的回應與想法)
首先出現的第十九隻狐狸,是﹝姥菈OjO﹞格友,她是「樹下撿葡萄籽回去自己種」,這種狐狸,是屬於自食其力型,一枝草‧一點露,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腳踏實力,不去貪別人的,要吃就自己種,值得拍拍手學習,但是缺點有兩個,一個是種葡萄籽時要小心謹慎,怕種到孟山都的「基因改良」葡萄,呵呵,另一個缺點是要吃到葡萄,須要漫長的等待時間啊!
二十多年前,大專兵去金門當兵的比例高達五成左右,其原因諸多揣測,不外乎為對高等教育的役男,給予國家更深的認同感,有投筆從戎的決心,如同十萬青年十萬軍的氣勢,另有一說是希望沒考上預官的大專兵簽下志願役的預官,俗稱官預,也就用「金馬獎」來脅迫簽字,不過據了解,效果是很有限的,但是仍有人,不小心誤入圈套的。
第九隻狐狸來到了葡萄架下,同樣是夠不到葡萄。它心想,聽別的狐狸說,檸檬的味道似乎和葡萄差不多,既然我吃不到葡萄,何不嘗一嘗檸檬呢,總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吧!因此,它心滿意足地離開去尋找檸檬了。
原按:這只狐狸的行為在心理學上我們稱之為“替代”,即以一種自己可以達到的方式來代替自己不能滿足的願望。
【十八隻狐狸】是一篇網路上轉載的文章,我引用於格友艾玫的格子,不過我把這篇文章,拆成上下兩集了,原因是我有一些自己微觀的看法,將加註在「原按」之後,成為「格主按」,所以篇幅難免增長,改成兩篇,讀來壓力才不會太大,另外,十八隻狐狸,並不是十八種心情,更不是十八種結果,但是網路上卻用這樣的標題,顯然有「以訛傳訛」的嫌疑,我也藉此文更正,不廢話了,以下是原寓言故事:
有一個古老的故事開頭:在一位農夫的果園裡,紫紅色的葡萄掛滿了枝頭,令人垂涎欲滴,當然,這種美味也逃不過安營紮寨在附近的狐狸們,牠們早就想享受一下了。 第一隻狐狸來到了葡萄架下,它發現葡萄架要遠遠高出它的身高。它站在下面想了想,不願就此放棄,機會難得啊!想了一會兒,它發現了葡萄架旁邊的梯子,回想農夫曾經用過它。因此,它也學著農夫的樣子爬上去,順利地摘到了葡萄。
「難得糊塗」要的就是藏著,別精明外露,老闆要你聰明時,你就聰明,該笨的時候,就裝的像一點,這點一直都是我的罩門,但是我不得不感謝我的師父,也就領我進門的主管,我的主任!因為他的點撥,我才能茅塞頓開,也讓我在日後的職場生涯,可以免為被讀書人的迂腐所影響,當然有時候那種文人墨客的氣節是很難完全抹去的。
但重點是,「竊國者侯」者,本身就代表「國」,也已經成為「侯」了,我們只是他國中的子民……,不!應該說是官員,某種層度上,歷史上稱之為「士」,也就是士大夫,在公司裡就是主管,尤其又是管理部內的管理單位,所以,彼此是同一條船上的,應該要「知恩圖報」該睜眼閉眼,時機要拿捏的洽到好處,這樣才會一路扶搖直上青天,成就一翻事業。
寫在《竊國者侯》之前,我必須先跳脫小說的模式,從中間插上一段說明,在《竊國者侯》兩篇寫後,《報舘風雲》的劇情,會開始從採購管理單位,往編輯部的方向走了,當然還是以小說主角「於擎忠」的視野而行,所以還是第一人稱的模式,但是偶有第三人稱的狀況會出現,而「於擎忠」有時候算是串場人的角色,編輯部的部分,有兩大主軸,一個是採訪記者的面向,一個是編輯人員的觀點,這一部分的精彩度,絕不亞於「採購」的部分,大約寫到編號一百左右時,又會轉變以發行派報的角度,廣告人的心聲等等,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心情,就如同《報館風雲序》中所言,「……它從不同的角度去銓釋,用不同立場的角色去串聯……」。
* * * * *
這是一篇轉載的文章,來自於好讀網站,是作家黃河的散文,談論的是客觀與主觀的論述,一方面這篇的觀點與筆者相同,一方面筆者今天下午,動了個小手術,所以每日一篇只好暫停,不過相信這篇文章,會比筆者寫的還要更能讓格、網友們有所啟示的,我相信的,如下:
電腦系統採購案,是一場「竊鉤者誅」與「竊國者侯」兩者通力合作的特別專案,因為只有這樣同心協力,才可以打敗對手,贏得勝利,享受果實!吊詭的是實力相當的雙方,都是同樣的組合,唯一的差別是有一方的上下其手是說明白的「共識」,而另一方的「共識」,卻是建立在默契,這樣的敘述,可能含蓄些了,我相信有些人是看不懂的,再說的更露骨些,有一方是共同貪汙,連分贓的數字,可能都談好了,而另一方則是瞎子吃餛飩---心裡有數。
我所謂的前倨而後卑,指的就是IBM,那種自以為掌握總經理與半個社長,就不可一世的模樣,令人生厭,我請他交個資料,推三堵四的,找了一堆理由,最後居然說出「我直接跟總經理與社長報告」這種話,我只好說,那SALES 的功夫,真的不夠札實,我不想打官腔,揮了揮手,連話也懶的說了,請他哪邊涼快,哪邊去吧,不過,後來當社長提醒IBM後,他們勤快到叫人嘖嘖稱奇。
而HP 呢?自然是秉持著他們的企業傳統文化,友善又實在,但是給人太純樸的的感覺了啊!反而顯不出特色,就好像TOYOTA汽車,沒特色就是一種特色,而DEC是三家裡面最弱勢的,但是我欣賞他的原因就是,該公司不搞賄賂這一套,完全以解決方案為導向,所以他們並沒有跟「竊鉤者誅」的人眉來眼去,也沒又與「竊國者侯」的高階長官鉤鉤手,反而是實事求事。
本篇是最新版《試管蜘蛛》的序,如昨天所言,這是第二段「二十五歲的影子」,一共有三段,會分三篇來收錄,昨天有提到《試管蜘蛛》我一共買了四本,第一本是高中買的,借同學後抵死不還,也不知道為什麼有這種人,與其絕交,第二本是大學買的,被室友的當兵友人借走後,也沒還,當兵後又買了第三本,這次是退伍後給了學弟,所以出社會買了第四本,也就是現在「藏閣」書櫃上的這本。
二十五歲的影子
我一直很喜歡小野寫的《試管蜘蛛》,甚至勝過他的成名著作《蛹之生》,這本已經超過六十刷的書,我從國中起,光是買《試管蜘蛛》這本書至今一共買了四本,也就是說,現在放在「藏閣」書櫃上的《試管蜘蛛》是第四本了,這第四本《試管蜘蛛》有一個很棒的序,至少我很喜歡,所以我曾在「蒼穹未央」轉載過,就在去年的五月,如下連結:
這三場的電腦系統規劃簡報,我聽了很辛苦,因為三方面都把自己最強的展現出來,也都把自己最弱的隱藏起來,而我也不是專家,連李常務董事的公子,堂堂美國電腦博士,也聽的一頭霧水,他坐在我旁邊說:「這些外商業務,被老美訓練得真好,好到我都知其然,又不知其所以然了。」我笑著回他:「Peter,你到底在誇你自己,還是在『虧』美國人或外商業務人員啊!」兩人莞爾。
不過,我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把他們寫的企劃書,互相傳閱,讓他們相互攻訐,而且每一家公司都有一星期的時間,七天後,我個別的再聽一次他們的簡報,從中吸取每一家的弱點,然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看看他們的回答,再來寫評估報告,我把這想法告訴Peter,他也自告奮勇的說要當我的智囊顧問,有了個專業的電腦博士,我想我很有信心的。
我在報社當採購人員,從專員幹到課長,那麼多年來的經驗,從不同層面上,得到了不同的結論,就以我對於貪污層面的看法,基本上很抱歉,早在兩千多年前,莊周先生就已經說的夠清楚了:「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這出自《莊子‧胠篋》篇,實在是智慧之言啊!
週一開完會後,距離搭高鐵班次,還有一個半小時,想想利用這點時間偷得浮生半日閒,去四四南村走走,拍幾張兒時眷村的光景,也是一種回憶,在這繁華塵囂的信義區內,居然還遺留著返回過去的時光機……,我走著走著,坐在防空洞旁,彷彿、依稀分不清…如莊周夢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