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l 23 Sat 2011 22:04
失火奇事
- Jul 23 Sat 2011 22:03
黃布染紅了水
齊景公對晏子說:「東海之中有一片紅水,水中有棵只開花不結果的棗樹,這是什麼緣故?」晏子回答說:「從前秦穆公乘龍舟巡視天下的地理分野,曾用一塊黃布包了一些蒸熟了的棗兒,到了東海便把布包扔下了。由於那是塊黃布,所以把水染紅了;棗兒是蒸熟的,所以長出的棗樹只開花不結果。」齊景公聽宴子答得有板有眼,就笑著說:「我不過是開個玩笑胡亂問問罷了。」晏子也笑著說:「我聽說過有這麼一句話:假問假答。剛才我也是胡亂答呀。」
- Jul 23 Sat 2011 19:26
人啊,人!
《人啊,人!》名列世紀百強第 76。作者戴厚英,生於1938年3月,安徽穎上縣人。1956年,考進了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文革中曾與著名詩人聞捷相戀,並因此受到迫害,後者憤而自殺。文革後調入上海大學文學院任教,並在此完成第一部長篇小說《詩人之死》(1982年出版)、第二部小說:《人啊,人!》(1980年年底版)。《人啊,人!》、《詩人之死》等作品,被稱為傷痕文學的代表作品。
戴厚英曾經是一位文壇上有爭議的人物,對她的大規模批判有兩次:第一次開始於《人啊,人!》出書之後的1981年,第二次是在「清污」運動的1983年。但在不同於文革的新環境中,批判反而使作家的創作更加受人關注。她的《人啊,人!》曾重印10次,總印數不下於百萬冊;而且被譯成了英、法、德、俄、意、日、韓等許多語種。《詩人之死》也翻譯到國外。與此同時,她知識分子三部曲的第三部:《空中的足音》及《流淚的淮河》三部曲的前兩部:《往事難忘》和《風水輪流》等作品也先後問世。從40歲開始寫《詩人之死》到58歲遇害,短短18年創作生涯中,她一共出版了7部長篇小說,兩部短篇小說集,兩部散文隨筆集,半部自傳,還有一些未出版的遺稿。1996年8月25日,戴厚英於家中被求助於她的鄉人殺害。
- Jul 23 Sat 2011 19:25
世紀末的華麗
《世紀末的華麗》名列 世紀百強54。作者朱天文(1956年8月24日-),作家朱西甯與劉慕沙之女,原籍山東臨沂,生於台北。中山女高、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出生於書香世家的朱天文和其妹朱天心一樣很早就開始發表作品,曾主編三三集刊、三三雜誌,並曾任三三書坊發行人。因發表小畢的故事與陳坤厚、侯孝賢認識,並參與電影編劇,自此便與電影事業結下不解之緣。其作品亦多次獲獎,1994年以荒人手記獲得首屆時報文學百萬小說獎,作品包含了小說、散文、雜文、電影劇本等。
- Jul 23 Sat 2011 17:07
狗日的糧食
《狗日的糧食》名列世紀百強第78。作者劉恆,一九五四年生,北京人。七○年代末開始文學創作。因發表風格獨特的《狗日的糧食》而引起文壇關注。此後,就發表了《白渦》、《虛證》、《伏羲伏羲》、《教育詩》、《黑的雪》、《逍遙頌》等中長篇小說,已有五卷本《劉恆自選集》問世。《狗日的糧食》劉恆日後人們記起楊天寬那天早晨離開洪水峪的樣子,總找不到別的說法兒。他們只記住了一件事,不知道是不是頂重要的一件事。
- Jul 23 Sat 2011 17:06
星星月亮太陽
【星星.月亮.太陽】名列世紀百強第46。作者徐速,本名徐斌(1924-1981)於一九五三創作長篇小說《星星.月亮.太陽》後,奠定他在文壇的地位。他一生對文學事業孜孜矻矻,追求不懈,著有《櫻子姑娘》、《浪淘沙三部曲》等長篇以及多種短篇集、詩集和評論集。書中以抗日戰爭前後為背景,描寫青年徐堅白徘徊在三名不同性格的美麗女子之間,作品中的三位女性,都具有高尚情操。一個幽怨孤淒有如星星(阿蘭)、一個莊嚴明朗有如月亮(秋明)、一個則熱血剛強有如燦爛的太陽(亞南),們像天空中的星星、月亮、太陽分別代表了高潔、莊嚴、美麗的人格。
- Jul 23 Sat 2011 17:04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名列世紀百強第 92。作者張賢亮,江蘇盱眙縣人,一九三六年十二月生於南京,十四歲開始文學創作,在六○年代大陸大規模的整肅運動中,因在《延河》文學月刊上發表「大風歌」一詩被打為右派,遂遭受勞教、管制、監禁達二十二年,其間曾外逃流浪,討飯度日。一九七九年九月獲平反,後重新執筆。先後結集出版的選集有中短篇集《靈與肉》、《初吻》等,曾多次獲中國大陸國家級的文學獎,不僅搬上銀幕,也被譯成多達二十七種文字在各國發行,其中尤以《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綠化樹》等最為人所熟知。
- Jul 23 Sat 2011 17:01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名列世紀百強第95。作者吳趼人(1866年5月29日-1910年),原名沃堯,字小允,又字繭人,生於同治五年,廣東南海佛山鎮人。筆名有偈、佛、繭叟、繭翁、野史氏、嶺南將叟、中國少年、我佛山人等,筆名中尤以「我佛山人」最為著名。其曾祖父吳榮光,曾任湖南巡撫,代理兩廣總督;祖父莘佘,官至工部員外郎;父允吉,曾任浙江候補巡檢。
- Jul 23 Sat 2011 00:15
教會拾遺
對一個從四歲就疑似洗禮的天主教徒而言,當年只是個幼稚園小班的孩童,因為我讀的是一間貴族幼稚園,整個村子裡,能讀那所天主教學校的幼童,居然只有十數名,原因無它,學費極貴是其原因,還有是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態與經濟收入比重,無論如何,在我心裡至今已四十餘年,天主教與基督教還是有本質上的差異,下列是我的拍照蒐集,台灣各地的教堂風光,希望網友們喜歡。下圖就是筆者的善牧幼稚園:
- Jul 22 Fri 2011 03:50
長春藤名校
常春藤盟校或常春藤聯盟(Ivy League)指的是由美國東北部的八所高等學府組成美國最頂尖、最難考入的大學、也是全世界生產最多羅德獎學金得主的大學聯盟、全世界接受捐款最多的學府、擁有優秀的學生與師資。此外它們也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大學:8所學校中的7所是在英國殖民時期建立的。這八所學府常跟美國兩個世界一流的理工大學麻省理工學院與加州理工學院,相提並論,而這八所常春藤跟兩所理工大學常常被稱為美國十大名校。以下是八所令人心折名校的風光一隅,請欣賞: ( 筆者的母校,只能排在世界三百大之後,所以只能用欣賞的字眼 )
普林斯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