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代的劉備,也就是蜀國的開國君主,他的兒子也是繼位者,叫做劉禪,字公嗣,又字升之,可是大家受《三國演義》的影響,習慣叫劉禪小字「阿斗」,而且常常會用「扶不起的阿斗」來指他政事無才幹,闇弱無能、賢愚不辨等等,即使是智冠群倫的諸葛亮也扶不起,除了「扶不起的阿斗」這個封號,劉禪也是成語「樂不思蜀」的典故製造者,這兩句都是負面評價,
三國時代的劉備,也就是蜀國的開國君主,他的兒子也是繼位者,叫做劉禪,字公嗣,又字升之,可是大家受《三國演義》的影響,習慣叫劉禪小字「阿斗」,而且常常會用「扶不起的阿斗」來指他政事無才幹,闇弱無能、賢愚不辨等等,即使是智冠群倫的諸葛亮也扶不起,除了「扶不起的阿斗」這個封號,劉禪也是成語「樂不思蜀」的典故製造者,這兩句都是負面評價,
雖然重陽節還有半月餘,但是在這鳳凰颱風來襲的週日清晨,從藏閣的桌案上眼望窗外風雨的肆虐,不但有視覺上的「…滿地黃花堆積…」,也有聽覺中「怎敵他、晚來風急?」的氛圍,此時,也正是「乍暖還寒時候…」,故昨夜也「最難將息」啊!
有人開玩笑說,人活到最後都會有兩億,一個是記憶,另一個是回憶,說來有點感傷,但也蠻值得玩味,的確也可以這樣說,但是,記憶與回憶好像也有些本質上的差異,能成為回憶的,一定是記憶,所以,記不得的,自然成不了回憶,不管是好的還是不好的都一樣,所以可以這樣說了,有美好的回憶,來自於難忘的記憶,但是,有難堪、痛苦的回憶,一樣也來自難忘的記憶,故回憶可以選擇,記憶則難以自主。
羅衾不耐五更寒,吊嘎怎敵七月暑,很抱歉!前句是李煜所寫的,後句是筆者掰的,不過真的…台灣的夏天很熱,哪怕是九月中秋,仍是熱得如同仲夏般的汗水淋漓,筆者雖說減肥成功,但是怕熱這種事,恐怕還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囉!至於這句「羅衾不耐五更寒」原出自李後主的浪淘沙(詞牌調名),主題是《懷舊》,如下:
Thirteen Conversations About One Thing這部片子是我在2009年,從租片商店用每片一元所購得,當時正值VCD轉成DVD的年代,所以租片商急得出清VCD,而我撿便宜,好像挑了十餘部片子,Thirteen Conversations About One Thing是其中的一部,當時看完了,頗有感觸,但是收入「藏閣」之中後,就開始蒙塵了,昨晚拿出來溫故知新,發現感觸更深,寫了這篇賞析。
再見黃磚路,這首英文歌曲的中譯很難翻,如同安德森之夢的版主所言:「這是一首很不好翻的歌詞,安德森到英文歌詞的新聞群組去請外國網友幫忙,才完成這首歌的翻譯。其中有二位告訴我,這首歌是講一個鄉下的年輕人到城市去,成了一位有錢人的禁臠,對方雖然提供他優裕的物質生活,卻視他為"寵物",於是年輕人決定離開對方和城市,回到家鄉去。還有一位外國網友安慰我,他說艾爾頓強作品中的歌詞,即使美國或英國人都不一定能看懂,提醒各位,艾爾頓強的作詞搭檔Bernie Taupin是位非常優秀的歌詞作者。」
寫網誌,也就是寫部落格,有時候像極了自言自語,有時候,根本是顧影自憐,天可憐見,筆者我可是自憐了四年有餘了,一千五百多天了,看著許多人的格子,動不動就是幾百萬的點閱率,還真的有些羨慕,只是感嘆,其實不應該奢求那些數字,但是要說到很容易,要做到真的無欲則剛,卻也是緣木求魚,但是絕對不算自我感覺良好的筆者,很難想像,滿腹經綸的我寫的文章會是如此的不得不落人後乎。(這顆葡萄很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