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的影子

本篇是最新版《試管蜘蛛》的序,如昨天所言,這是第二段「二十五歲的影子」,一共有三段,會分三篇來收錄,昨天有提到《試管蜘蛛》我一共買了四本,第一本是高中買的,借同學後抵死不還,也不知道為什麼有這種人,與其絕交,第二本是大學買的,被室友的當兵友人借走後,也沒還,當兵後又買了第三本,這次是退伍後給了學弟,所以出社會買了第四本,也就是現在「藏閣」書櫃上的這本。

二十五歲的影子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

枝椏.jpg

我一直很喜歡小野寫的《試管蜘蛛》,甚至勝過他的成名著作《蛹之生》,這本已經超過六十刷的書,我從國中起,光是買《試管蜘蛛》這本書至今一共買了四本,也就是說,現在放在「藏閣」書櫃上的《試管蜘蛛》是第四本了,這第四本《試管蜘蛛》有一個很棒的序,至少我很喜歡,所以我曾在「蒼穹未央」轉載過,就在去年的五月,如下連結: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筆耕‧付梓

如果問一位默默無名的作家,他的願望是什麼?不用想太多,一定是出書,如果再問一位略有名氣的作家,他的願望是什麼?呵呵,沒意外的話還是作品付梓,除非像金庸這種名揚國際的作家,見好就收,當然會封筆,否則筆耕者的願望,通常就是付梓。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

 

麻花‧積木

首先要申明,本篇《麻花‧積木》要寫的是小說的兩種不同的結構,所以麻花當然就不是能吃的麻花囉,而積木也不是益智玩具的積木了,以下我會以「麻花結構」與「積木佈局」來稱之,因為這兩種寫小說的方式,並不多見,一般而言,作家還是以平鋪直敘法,最為討好,讀者讀起來也較不吃力,何苦弄得這樣呢?其實,還是有差別的,寫的人與看的人,都別有一番趣味的,不信的話,請繼續聽我說……。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

 

探囊胠篋(40)

這三場的電腦系統規劃簡報,我聽了很辛苦,因為三方面都把自己最強的展現出來,也都把自己最弱的隱藏起來,而我也不是專家,連李常務董事的公子,堂堂美國電腦博士,也聽的一頭霧水,他坐在我旁邊說:「這些外商業務,被老美訓練得真好,好到我都知其然,又不知其所以然了。」我笑著回他:「Peter,你到底在誇你自己,還是在『虧』美國人或外商業務人員啊!」兩人莞爾。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探囊胠篋(39)

我在報社當採購人員,從專員幹到課長,那麼多年來的經驗,從不同層面上,得到了不同的結論,就以我對於貪污層面的看法,基本上很抱歉,早在兩千多年前,莊周先生就已經說的夠清楚了:「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這出自《莊子‧胠篋》篇,實在是智慧之言啊!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矇矓.jpg

陰雨綿綿的日子,又加上怏怏的情緒,總是給人一種愁悵的氛圍,縈繞在四周,像是凝結般,怎麼揮也揮不掉,這時候,如果又加上是黑夜,而且是深夜,這種感覺就更加強烈了,他,一個剛剛被資遣的…生活壓力極重的中年男子,淋著細雨……,不是那種浪漫情懷的…是那種洗滌式的,雖然雨量不大,但是也足夠讓他清醒的思考自己的下一步,雖然他現在漫無目的的走著,距離他口袋裡的遣散費出現的時間,也已經超過六、七個小時了。

他,不急著回家,因為該在家中的人,都在醫院裡,這也是他壓力來源之一,此時的他全身早已濕透,臉上的水痕,也不知多少是淚,多少是雨,不撐傘的好處就是不讓人發現他眼眶的絳絲,當然,他也根本沒傘,而社會的冷漠,也讓他多慮了,不會有人去發現他在啜泣,也不可能有人會關心一個在深夜陰雨時分,飢腸轆轆的失業男子。(他,一點不餓,雖然一直都沒進食)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暓.jpg

去参加過告別式嗎?如果你的年紀達到一定的程度後,相信一定會有過的,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場合只會越來越多,無法避免,除非你從來不交際,完全沒有朋友,也沒有親人,這才有可能……好了,告別式裡的正中央,一定有一張照片吧!那照片在以前通常是黑白的,現在自然是彩色的了,而通常在以前的禮儀裡,還會繫上兩條黑巾,分別在照片的左、右上角處,這樣任何人,一看就知道那是往生者的遺照……。

他駕駛著一輛豪華高級車,所謂高級車的定義,就是拿可以買一棟房子的錢,去買一台車子,說穿了就是把可置不動產增值的錢,拿去買了會折舊的動產,當然會這樣做自然有他的道理,我們這裡不討論,我們要知道的是他,並不是很確定……確定自己正在開車,因為他喝了過多的酒,交際應酬下,整個人早不知天南地北了,可是車子正稍做擺動的前進,速度也不是相當快的移動。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驪歌的原型

昨天的介紹的Amazing GraceAuld Lange Syne為舉世聞名的二首蘇格蘭節慶民謠,Auld Lange Syne中文譯名為驪歌,在台灣最常是在學校畢業典禮時使用,或者是喪禮時演奏,可是這與驪歌的原型,實在是差很大呢,Auld Lang Syne寫於1711年,或更早於1677年,原歌名與歌詞皆使用蘇格蘭古文字,即蓋爾語所寫成,其本意為「Times gone by」。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1) 人氣()

花的專輯 026.jpg

Amazing Grace 是一首蘇格蘭的民謠,至今已流傳將近三百年,中文譯為奇異的恩典或讚嘆天恩,常在全國性或民間的慶典、節日、歡樂的慶祝活動或甚至哀傷的紀念活動中做為主要的演奏或演唱的曲目,當音樂歌聲緩緩響起,其優美肅穆的樂聲,常令參與活動的人為之動容。Amazing Grace雖為蘇格蘭民謠,亦流行並被使用於整個英倫三島含英格蘭、威爾斯及愛爾蘭。後來隨著移民將其帶入美洲新大陸,現在亦成為美國全國性或民間慶典活動的最主要曲目音樂。堪稱為蘇格蘭民謠之第一把交椅。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