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 is love 是電影神通情人夢(Electric Dreams)的主題曲,由Culture Club主唱,也就是那個喜歡裝扮成女生的喬治男孩(Giorgio boy),這首歌曲好聽,但是電影更好看,尤愛電影中的情節,電腦有了愛情這種科幻片,相信同年代的朋友們,都會有此感覺的。
Love is love 是電影神通情人夢(Electric Dreams)的主題曲,由Culture Club主唱,也就是那個喜歡裝扮成女生的喬治男孩(Giorgio boy),這首歌曲好聽,但是電影更好看,尤愛電影中的情節,電腦有了愛情這種科幻片,相信同年代的朋友們,都會有此感覺的。
年輕時特別的欣賞這首Dan Hill的Sometimes when we touch,一直到現在,對這首歌曲仍是直得回味,曲調優美這是自然,但是對歌詞裡面的幾句,頗有共鳴,如:who am I to judge you on what you say or do,又如:I'm just another writer still trapped within my truths,真的二十年過去了,仍是感觸良多呢。
「我回不去了」,這句話打從偶像劇「犀利人妻」隋棠的台詞:「……可是瑞凡,我回不去了……」就開始流傳台灣的網海、文林、媒體等等,其應用之廣泛,令人費疑所思,如信樂團也唱了一首「回不去了」,諸如此類的不勝枚舉!(舉凡上至政治人物、下至市井小民無不口耳相傳矣!)但是,知道這句話的濫觴者,卻並不多見,可見台灣人民少讀書而多看電視,在精神生活的層面上,頗令人憂心,因為台灣的媒體新聞節目,有九成以上是垃圾,連娛樂的效果都很有限,但是深植人心卻很有效,不談這個了,這「我回不去了」源出自張愛玲的小說﹝半生緣﹞,原句是:「……我們都回不去了……」,大意是指男女之間,彼此的感情經過各自發展後,由於時空背景的變遷或心態上的改變,已經無法回到當初相愛的原點。
張愛玲這本﹝半生緣﹞好像有改編為電影,不過此句確實為張愛玲初露鋒芒的經典名句,「犀利人妻」如此引用,也還算符合原意,而政客、官員、網路酸民…等等則應用到「淋漓盡致」、「五花八門」……不已,真叫人嘆為觀止,今天「蒼穹未央」就不舉例了(怕誤傷同好),有興趣者請自行Google一下即可知吾所言不虛,倒是筆者待會兒可以應用一番。
三年前的八月十五日,也就是今天,我忘了是什麼起因,居然開始寫起部落格了,後來想想……原來是因為知識加平台,我為了加入會員,可以回答問題而申請了帳號,而這奇摩部落格,就是加入會員後的附加價值,後來我用了四個多月,從初學者五級,一路升上了最崇高的等級----知識長,而隨即退休,其原因不想多談,總之,那知識加平台,原來是一場遊戲一場夢,夢醒了自然也就離開了。
不過,也因此陰錯陽差的把我帶進了部落格的領域,寫文章、爬格子、筆耕……,這一直是我的興趣,從小投稿有注音的國語日報起,到長大校刊雜誌的文章付梓等等,我還真的很少被退稿,所以三年前寫部落格時,發下了一個宏願,就是利用這奇摩部落格三年的歲月,累積自我文章的厚度,哪天工作退休後,每年至少可出兩、三本不同領域、類型的書,而這所謂的「不同領域、類型…」就是現在「蒼穹未央」的十大分類。
﹝三十與五十﹞這一篇西河雜文是要寫什麼呢?呵呵,三十俱樂部,不是三十歲喔,是我減重邁入三十公斤的門檻了,我想減肥十多公斤,要有方法,減二十餘公斤,除了對的方法外,也要有相當的毅力,而三十公斤,就必須加入決心與恆心了,截至今天止,筆者保守估計已經減了三十公斤以上了,所以這個「三十俱樂部」,我可是得之不易的,花了我一年多的運動、食控執行,還外加解決了一顆囊腫的手術前後影響的結果。
在三國諸多英雄之中,周瑜應該是翹楚之一,只可惜中了三國演義的毒,被羅貫中寫成一個心胸狹隘,嫉妒心極強的人,事實上,歷史上除了三國演義外,在其他的史料中,對周瑜沒有任何肚量狹小的記載,反而正面的居多,如:雄烈,膽略過人。 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實奇才也。晉朝陳壽所著三國志之周瑜傳中,對其評價為:性度恢郭廓,大率得人,惟與程普不睦。簡單來說就是周瑜的性情豁達,度量寬宏,大體上是得人心的,只是與程普的關係不和睦。可是程普曾感摡的說,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釀,不覺自醉。這是稱讚周瑜品德高,能對人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因程普為東吳開國元老,卻位於周瑜之下,數凌侮瑜,可周瑜折節容下,終不與校( 計較),感動了程普之故。
上週談到小籠包,這週來談談高雄的湯包吧!講湯包不得不提一下鼎泰豐,湯包作的好吃當然不容易,但是要保持每天吃起來都一樣,這就更難了能做到這境界的,目前還真的只有鼎泰豐,這除了現做現蒸之外,還要有嚴格的品管制度,標準的作業流程與員工的敬業態度,這些缺一不可,當然還有一個重點,就是生意要絡繹不絕,這樣材料才是永遠新鮮的保證。
高雄市的小籠包、湯包,哇!太多了,從路邊攤到五星級餐廳,這真的有夠難寫的,事實上小籠包與湯包,本質上不太一樣,湯包的皮一定薄如紙,內餡含多量的汁液,也就是湯,而小籠包,簡單來說,算是迷你型的包子,以嚴格的標準,兩者不應混為一談,所以本篇只討論小籠包,湯包的部分,會另闢專欄。
第三篇百大賞析,介紹是排名九十六名的「活著」,作者是余華,算是牙醫轉行的作家,這篇小說與前兩篇恰恰相反,只是敘述一個人的一生,透過一位在鄉間收集民謠的人,遇上一位行將就木的老人家,由他口述他的一生,時光背景從日本戰敗後,國共內戰前後,一直到人民公社與大煉鋼,加上紅衛兵的文化大革命。
這本書的重點不是政治禪述,而是人生的過程,而且是一個平凡人的過程,沒有太華麗的詞藻,但是卻能讓人一口氣的讀完,看完之後可讓任何人,感受到書中的那股氣氛,說是無奈,但卻帶著執著,說是悲傷,卻又帶上希望,只能說作者的功力爐火純青了,這是本平凡中帶著不平凡的書,平凡的是故事的內容,在當下的時光背景,再平凡不過了,作者只是透過主人翁福貴,將所有百姓的遭遇集於一身週遭,不平凡的是給人讀後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