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士無時亦少成,中才隨世就功名。並汾諸子何為者,坐與文章立太平。前兩句的大意是:有理想、有抱負的人,無時隨地都可從年少時養成,而中等才能的人,隨著社會的歷練而成就功名。舉例說明:其實這兩句話,大有天才有天生的,也有後天培養出來的。例如後天努力的企業發明家愛迪生,先天就天才的音樂神童莫札特。
王安石讀完唐書後的讀後心得吧!若以唐詩人為例,前者應指李白等,後者可為賈島等等,這是舉例揣摩他的心態,其實是我的看法,提供於版大参考之。
資料的提供如下,但是重點是整理,要有邏輯性的整理,請注意兩點,第一是文化的部分不只包括學術思想、文學、語言、教育與科舉,藝術與科技,還有經濟上的農業、商業與手工業等等,第二點是注意次連結的部分,這樣才會專注這個話題,先祝順利完成。
明朝的部分: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8%8E%E6%9C%9D#.E6.96.87.E5.8C.96
清朝的部分: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8%85%E6%9C%9D#.E6.96.87.E5.8C.96
敗犬版大妳好:
令堂的說法,是傳統文化習俗上的不同,所造成的兩種結果,我後面會引用一些解釋與說明,從中文的意涵上來說明,楊專家大大與 Cellex大師已經講的明白了,我就不贅述,所以事實上「女人娶男人和男人入贅」是一樣的意思,但是因為「入贅」的「條件」不同,所以會有不同的結果,這裡指的「條件」就是傳統文化習俗上的不同。如下述:
入贅又稱為入贅婚,為婚姻模式一種。其簡單的說,男子如同女子出嫁般,成為女方家庭成員,視岳父母為父母。入贅的男子稱為贅婿或贅夫。入贅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風俗。有時並附帶婚生子女隨母姓的特別約定;有些是第一個子女隨母姓,其他隨父姓,在台灣早期俗稱抽豬母稅。部分入贅婚,還會要求男子冠上妻子姓氏。另外,白族、彝族、瑤族、大和族、琉球族還有種以養子名義入贅的約定習俗(婿養子),這種婚俗中的男子婚後改用妻姓,依照妻子家中排行,妻子的兄弟姊妹亦視之為兄弟而非「姊夫」或「妹夫」,並可繼承妻家的家業。
在中國的傳統社會中,入贅俗稱「倒插門」,一般是男方比較窮,女方比較富裕且沒有兄弟(或兄弟不能繼後)才會發生入贅。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A5%E8%B4%85
家族譜要如何寫?家譜在每一個朝代,每一個家族,都有著不同的紀錄方式,所以你的問題,基本上,並沒有標準的答案,建議還是以你們宗族的紀錄方式為主吧。以下有些資料,給你參考:家譜,或稱族譜、譜牒、宗譜、家乘、世譜、世牒、支譜、房譜等,是家族裡記載本族世系和相關重要事蹟的書。在家譜上所登記的姓名謂之譜名。殷商時,已有刻在金屬武器上的家族世系,譜牒則形成於西周。魏晉南北朝盛行官修合譜,時門第勢力興起,有九品官人法的產生,政府舉才往往先察訪其家譜,任用顯赫人士為官,是謂世族。隋唐時「人尚譜系之學,家藏譜系之書」。唐代官修譜牒有《氏族志》、《姓氏錄》、《姓族系錄》和《元和姓纂》等,私譜修撰同樣也是方興未艾,顏真卿撰有《顏氏世系譜序》,於邵撰有《河南于氏家譜後序》,甚至連宦官也勤於修譜。柳芳說:「凡四海望族則為右姓,不通曆代之說,不可與言譜也。」。
趙彥衛說唐人「推姓顯於一郡者謂之望姓,如清河張、天水趙之類。世人惑於流俗,不究本宗源流,執唐所推望姓,認為己之所自出,謁刺之屬顯然書之」。北宋時呂夏卿撰寫出唐代世系諸表,為《新唐書》作出重大貢獻。王安石撰《許氏世譜》,錄自許據至許元等人。在東亞漢字文化圈地區,因家族受到重視,家譜特別發達,許多大家族的家譜撰寫流傳達數十年甚至上千年不絕,並有專門的學科譜牒學作研究。家譜的內容一般除了各世代人物姓名(家族樹)、事蹟外,有時也會包括家族的大事、居地產業的變送以及祖傳的家訓等,家譜對於一個家族的自我認同和凝聚力的形成有很大的作用。
唐朝中期私家修譜漸漸興盛。。明清兩代的宗族觀念達到鼎盛,宗族觀念十分強烈,族譜詳細記載著全族男子的名諱、字号、生辰八字、卒年,「至於諱某宇,娶某氏,生几子,葬某處,壽若干、咸備載於後,庶幾可示後昆。」,「祖塋, 或繪形勝地圖, 或書世系格內, 某山某向, 坐落某處, 庶免侵佔. 志不忘也。 」。甚至記載家族偉業,《袁氏宗譜》記載:「我祖功垂史冊,爵顯天朝。著臥雪之清操,布仁風之善政……欽賜銅釜至寶傳家,分徙栗崗根基穩厚。先分九崗,居九子。後有雙港復雙溪。……於是記世系而並記銅鍋焉。」,族人做了壞事,不准寫進家譜, 「違者許房長鳴祠處治」。許多家族規定家譜「三十年一修」,「族譜重修刻板後,每十年匯稿,三十年續倍,補刻刷印,附裝譜後,以免久遠難稽。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