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鄉間.jpg

《道德經》,又名《老子》,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分為81章,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這部用韻文寫的哲學詩,短短的五千字,卻蘊含著深遽豐富的思想,漾溢著玄遠浪漫的情致,堪稱一部奇書,也影響著中華民族兩千多年來的文化與哲學思想。

《道德經》常會被歸屬為道教學說,其實哲學上的道家,和宗教上的道教,是不能混為一談的,歷史作家柏楊甚至比喻:「狗和熱狗是完全不同的。」但《道德經》作為道教基本教義的重要構成之一,被道教視為重要經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視為至上的三清尊神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稱太上老君,所以應該說道教吸納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

美國學者唐納德·畢肖普教授主編的《中國思想導論》一書認為:道教的思想體系中,包含了道家的哲學思想,所缺少的在現實生活中,對於人來說卻是至關重要的因素,例如,道家訴諸心靈或理性,而道教卻訴諸於人的情感、情緒或情趣,道教充分普遍而又巧妙地利用人的敬懼、神秘和驚異等感覺,而道家卻對此熟視無睹。

《道德經》是老子的思想的全貌,簡單來說,它有它的宇宙觀、價值觀、政治觀,也有它的知識論與方法論,淺談道德經,就不深入探討太過學術的問題了,但是一般人對《道德經》是有一些誤解的,《道德經》並不像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樣,是一部論述道德的著作。

事實上,道德二字各有不同的概念,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以現代電子工程的角度來說,道即硬體(Hardware),德即軟體(Software)

以做為人來講,道如同自己的心靈,而心靈好比一個宇宙的縮小版,德是如同自己身體,而德好比像自然一樣表現,道德不可缺一它們是融合在一起的道是世界觀,德是方法論;道是規律,德是過程;道是目的,德是手段。 老子以降,現在能看到的德字,大多是儒家的解法,道家的本意,湮滅太多了,一本《道德經》,把「德」字通假為「得」字再理解一遍,自然能獲得更多的新知,淺談道德經,就談到這裡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