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街禮拜寺.jpg

閱讀〈諡號的種種〉之前,請尊駕先讀滿清十三這一篇,因為本篇算是其續篇,我們上一篇提到了御名與年號,這一篇的重點是「諡號」,但是還是要談談廟號與尊號,什麼是廟號,廟號就是中國古代帝王去世後,後人在太廟之中奉祀時追尊的名號,而太廟是中國古代皇帝的宗廟,太廟在夏朝時稱為「世室」,殷商時稱為「重屋」,周稱為「明堂」,最早太廟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後來皇后和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廟之中。

尊號呢?尊號就是中國、朝鮮及日本歷史上皇帝、皇太后在世時的稱呼,一般用於外交、禮儀、祭祀等等,皇帝的尊號不需避諱,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可以稱呼的,不過尊號用到後期,已經成了奉承阿諛帝王的媚態可掬了,例如上古時期,周王姬發,尊稱是武王,我們稱之周武王,也不過一、兩個字而已,到了清朝,順治帝的尊號是「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多長的尊號啊,已經失去意義了。

諡號為中國、東亞古代君主、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後,根據他們的生平事迹與品德修養,評定褒貶,而給予一個寓含善意評價、帶有評判性質的稱號,根據對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的研究表明,遲至周穆王前後,給地位較高或較有身份的死者加以諡號的做法已比較多。古代除對帝王可以稱呼其「諡號」外,稱呼大臣、學者名流的「諡號」也是一種尊重的稱呼,有些人的諡號由於經常被後人稱呼,幾乎成為他們的別名,如曾文正(曾國藩)、岳武穆(岳飛)、陶靖節(陶淵明)等等,後期,賜諡權高度集中於皇帝手中,要取決於「聖裁」,據統計,西漢到清朝末期,歷代宗室、百官得諡者共10,473人,而明清兩代就有5,935人,佔總數的57%左右,帝王的諡號一般是由禮官議定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布,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

所以,基於上述的理解,我們在看小說或是歷史劇時,就可以常常知道一些謬誤,例如,漢獻帝絕對不會知道自己是「獻帝」(謚獻字是因為他獻出了漢朝給曹操的兒子),筆者就從三國的歷史劇中,曾看過曹丕叫人將「獻帝」給叫來,這就是個大笑話,又岳飛的劇集裡,也不可能稱岳飛為岳武穆,因為岳飛生前,不會有人這樣稱呼他,不過諸如此類的笑話歷史劇,是相當多的。(包括明清文武官員的補服,冬夏季的官服,帽子等等也常常弄錯)

最後,我們舉個完整的例子,做為這兩篇的結束,以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任帝為例,御名:愛新覺羅‧福臨,廟號:清世祖,謚號:章皇帝,年號:順治,尊號:「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