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Escher (1898-1972),荷蘭著名的版畫大師,又被尊稱為錯覺圖形大師,他是世界上最廣為人知的圖像藝術家之一,即使普通人沒有聽說過他的名字,也免不了從各種渠道中,看到他那些充滿奇趣與異想的作品。首圖為「兩只互繪的手,Drawing Hands (1948)」,M.C.Escher 特異的空間想象力,啟發了後代的無數藝術家。
他最有創意也最著名的風格可以用“不可能的結構”一語概括,1998年,M.C.Escher百年誕辰之際,在鹿特丹舉辦的紀念展上,FCC/Wennekes Mutimedia 利用最新的三維動畫技術,制作了三個短片,用于展示 M.C.Escher 的空間詭計,其中選用的是他最富盛名的三幅作品:[瞭望塔,Belvedere (1958)],[升與降,Ascending and Descending(1960)],和[瀑布,Waterfall(1961)]。利用數位構形技術,短片清楚表現出,M.C.Escher 筆下的建筑結構在實際的三維空間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在二維空間裡,他卻能巧妙地調動視錯覺,令瀑布之水抗拒自然法則流向高處,看來栩栩如生。
貫穿M.C.Escher藝術生涯的,可以說正是對空間特性的迷戀與解構。他曾多次在作品中表現數學上的梅比烏斯之環。這是一個封閉的結構,假如將一條紙帶扭曲,再將兩端粘連在一起,形成的環正面與反面即消失不見。因此這條紙帶構成的環就成為“只有一面”的存在。“不可能的結構”,可以說正是他試圖超越空間本質的悖反性嘗試。順便提一句,他是左撇子。這或許能部分解釋他在空間想象力方面的特異之處。[紅蟻,Moebius Strip II(1963)]
M.C.Escher1898年出生于荷蘭北部的Leeuwarden,是一位土木工程師的幼子。五歲時,舉家遷往Arnhem,他就在這裡度過了少年時代。他很早就顯露圖形藝術方面的興趣與才能。早在1916年,他就已掌握油毯雕刻版畫的技術。1917年,他在畫家史蒂格文的印刷公司制作蝕刻版畫。1919年,入讀Arnhem建筑與裝飾藝術學院僅僅一周,他就表示,自己更願意在圖形藝術而非建筑方面發展。他得到美術老師Sam-uel Jessurun de Mesquita鼓勵,自此對裝飾設計藝術產生了濃厚興趣,尤其是木刻版畫。這時可以說是他職業生涯的發軔,因為從此以後,M.C.Escher的個人生活便與他的作品密切相聯。在致父母親的書信中,他也時常敘述自己的工作過程。
從學校畢業之後直至1935年,M.C.Escher多數時間居于意大利。他在此地成婚,游歷遍了意國各地,作了大量繪畫與素描,以備版畫創作之用。後來他以這些草圖為基礎素材,創作了大量平版畫,木刻畫和雕版畫。在他的後期作品裡,往往還能辨識出這些素材的影子。1922年,M.C.Escher造訪了西班牙Granada的Alhambra城堡。這是14世紀摩爾人的建筑,其平面鑲嵌畫(Regular Division of the Plane)的裝飾風格令他深為迷戀。此後他一生中共創作了137幅平面鑲嵌畫。[SYMMETRY NO.45]可為這一方面作品風格的代表。這些圖案往往充滿中亞裝飾風格的繁復,至今仍常成為裝飾設計師們靈感的來源。
M.C.Escher作品最吸引人之處或許就在于,他乃是用夢幻的目光審視我們所在的現實世界。在色彩上,他偏好兩色的外型結構,只為圖形的本質需要,才加上顏色。與此同時,他卻如巫師般玩弄著奇異的構形和透視手段,在不可預期之處打穿想象與現實之間的壁壘。他令人迷惑,也讓人迷戀,觀看他的畫有如凝視一面魔鏡,在微妙的扭曲中看見不屬於此世的真實。
本文傳記資料部分採自[M.C.Escher官方網]。該站輯有M.C.Escher各個分期的作品,推荐一遊。http://www.sakyolee.com/ramble/M_C_Escher.htm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