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吶喊》是一幅畫,一幅創造了拍賣的最高價格紀錄,比畢卡索1.06億的《裸體、綠葉和半身像》還高,1.06億是美元,而且就在本月初應該是五月二號,彼得·奧爾森的收藏版本在紐約蘇富比(Sotheby's)作為第20件拍品登場,最終以1.07億美元落槌,加上傭金為1.199億美元,合約台幣35億430萬元,經過激烈競標,刷新世界紀錄。《吶喊》英文為The Scream挪威語為Skrik,也譯作《尖叫》,創作於1893年,是蒙克最著名的代表作,被認為是存在主義中表現人類苦悶的偶像作品,和其他作品的慣例一樣,他一共畫了四個不同版本的《吶喊》,分別是藏於奧斯陸孟克博物館的版本(蛋彩畫、紙本,83.5×66cm)、藏於國家畫廊的版本(蛋彩畫、油畫、粉彩、紙本,91×73.5cm)、藏於孟克博物館的另一個版本,和彼得·奧爾森(Petter Olsen)的收藏版本,也就是這次拍賣創天價的版本。(自1994年起,其中兩個版本先後被盜去,之後皆失而復得。)
吶喊是孟克最為人所熟知的作品,這幅作品同時也是孟克自己在繪畫創作上的一種嘗試,比較接近表現主義的作品,但是孟克從不相信、也不接受主義或教條,他認為主宰創作的重要因素,是畫家內在的情感,如同孟克所堅持的理念一般,這幅作品成功的傳達孟克自身的感受、與他所承受生活中令人畏懼的成份,對時代的敵意、對自我內在的軟弱、人心的機械化、現代社會理性與科學取向等等思潮的抗議,這幅作品表達他的絕望與紓解之道。
畫中人物如同存在主義小說的主角,對所存在的環境似乎除了吶喊找不到出口。畫面呈現出高度的透視技法,碼頭伸向風景的深處,而畫中的風景又被海上路地與空中波浪般的線條所掌控,吶喊的人物全身震顫著,背景中有兩個刻意被拉長的人物,從前方面面走來。吶喊的主人彷彿受到驚嚇面色慘黃,如同一具骷髏。畫中的色彩代表畫家當時的心理狀態:空中強烈的紅與黃、風景中的藍、黃與綠,色彩與線條所產生的動感透露出不安。
其靈魂在洞犀的雙眼下一覽無餘地穿透出軀體;但在他有名的《吶喊》中,主要人物所感受到的恐懼乃是透過天空炫爛的紅與綠,對比的曲線與直線,及簡化成雛形的人體來表達,這人體的曲線幾乎與景致合而為一。
孟克一生中最重要的一組作品是以吟誦生命、愛情和死亡為題材的組畫,其中又以《吶喊》這幅畫最具代表性。在這幅畫上,沒有任何具象物體暗示正在發出尖叫聲,只見中央有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孤獨人形,似乎正從我們身邊走過。他捂著耳朵,幾乎聽不見那兩個遠去的行人的腳步聲,也看不見遠方的兩隻小船和教堂的尖塔。這一完全與現實隔離了的孤獨者所呈現的變形、扭曲的尖叫面孔、圓睜的雙眼和凹陷的臉頰,使人想到了與死亡相聯繫的骷髏。
在這幅畫上,孟克所用的色彩與自然保持著一定程度的關聯。雖然藍色的水、棕色的地、綠色的樹以及紅色的天,都被誇張得富於表現性,但並沒有失去其色彩大致的真實性。全畫的色彩是鬱悶的,尤其是濃重的血紅色懸浮在地平線上方,與海面陰暗處的紫色相衝突,這一紫色因伸向遠處而愈益顯得陰沉,給人一種不祥的預感。
同樣的紫色,也重複出現在孤獨者的衣服上。畫中沒有一處不充滿動盪感。天空與水流的扭動曲線,與橋的粗壯挺直的斜線形式鮮明對比。整個構圖在旋轉的動感中,充滿粗獷、強烈的節奏。所有形式要素似乎都傳達著那一聲刺耳尖叫的聲音。畫家在這裏可以說是以視覺的符號來傳達聽覺的感受,把淒慘的尖叫變成了可見的振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