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的世界(下)

漫步在雲端的部落格,總能留下自己的足跡,隨著時間的挪移,飛鴻踏過雪泥也是在歲月的覆蓋下,逐漸失去蛛絲馬跡,即使是筆耕了十多年,仍不能逃脫這種自然的殘酷定律……但是在還能不斷的推陳出新之下,無盡的蒼穹,果真未央?無遠弗屆的網際網路,從以文字為主的部落格開始,逐漸的轉變……影像視頻的展現成為主流,還好〈蒼穹未央〉一直都不是以商業企圖為主的網誌。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網誌的世界(上)

常常在想,像〈蒼穹未央〉這種文史哲網誌,到底在台灣能有多少個……筆者非常好奇,因為十多年來,總覺鳳毛麟爪……竟然連一百個都數不著,當然我是指原創文的格子,不是那種整個部落格都以引用為主的網誌,實際上當然不止一百個,只是大家都跟〈蒼穹未央〉一樣,隱身在茫茫的網海裡,默默的陪伴自己的主人,沉浮於無遠弗屆的雲端裡。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雜文隨筆(111)

今年二月在〈報館風雲。後傳〉中,曾提到兩年前,將該小說寫至第五十六集後,就束之高閣……希望今年的進度至少可以寫到七十集,事實上在四月一日晚上,已然達標了,這下子可以稍微放寬心情,儘可能的以每週兩篇的目標前進……本週,連載集數應為 67-68 兩集,預定於週三與週四上版,未來也許真的可以做到也說不一定,總而言之,去年九月初開始每週連載「再版報館風雲」二篇的計畫是對的,這樣才能強迫自己寫下去……算了一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寫了十四篇,進度還算滿意,不過有一個缺點,就是有些記憶開始流失……畢竟三十多年過去了,不能肯定當初的具體訊息是什麼?谷狗也未必會有記錄,只能憑藉記憶而為之,未來也許再做修正了,這也是沒辦法中的辦法……。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Tears in heaven

艾瑞克萊普頓在西洋樂壇素有「吉他之神」的美譽,五十多歲方育得一子,然造化弄人, 一九九一年三月,才四歲大的愛子 Conor 竟從紐約數十層高的公寓住家意外摔下身亡,艾氏傷痛之餘,寫下此曲,以紀念亡兒……後來,艾瑞克萊普頓參與電影「Rush」(台灣並未公映)配樂的編寫,在他的堅持下,這首歌出現在電影中,並成為他有史以來最暢銷的單曲,曾在告示牌雜誌的百大單曲榜上連續四週高掛亞軍,售出數百萬張。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I want to know what love is

Foreigner 外國人合唱團,成軍於70年代的硬式搖滾樂團,初期的幾張專輯反應相當不錯,1981年的專輯忽然大為暢銷,佔據專輯榜冠軍多時,深情單曲〈Waiting for a girl like you〉等待像你一樣的女孩,在單曲榜亞軍位置待了九週……1984年的專輯再度發威,單曲〈I want to know what love is 〉終於站上榜首,主唱 Lou Gramm 路葛蘭一直是備受樂評人稱許的搖滾嗓音,爆發力與柔情兼備。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吾,只取一瓢飲

不知不覺中,〈蒼穹未央〉部落格中的文章,即將屆滿三千篇,曾經在〈歲末的午后沉思〉中自我期許要在這個時間點,寫一篇「三千」紀念文,且勿食言而肥,偷得浮生半日閒……於是在這浩瀚無垠的三千大千世界……網際時空裡,且留下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的視野,那弱水三千,吾只取一瓢飲……當然,說是這麼說的,但看這些文章總是由三千丈清愁鬢髮,五十年春夢繁華積累而成,雖說良莠不齊、點點滴滴,總是白髮三千丈,緣愁似箇長……這說的有些誇張了,不過兩鬢斑白卻是不假,算了一下創格至今近十五年來,平均年產量約二百零六篇,也就是說……每兩天就會寫一篇又多那麼一點點,這算是勤奮,還是慵懶……。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衛斯理回憶錄

我曾經在〈倪匡科幻排名〉這篇文章中提到過,我是一個倪匡迷,從國小就開始看倪匡科幻小說,而且偏愛的是衛斯理系列,也就是主角是衛斯理的故事,至於原振俠、羅開與高達這些主人翁的,我只是略看,並不像衛斯理系列的一看再看,而自從倪匡在〈只限老友〉出版後,宣佈封筆,他的忘年之交葉李華博士,開始撰寫〈衛斯理回憶錄〉,目的是交代衛斯理的一生,並為種種書中不合邏輯之處作出合理的解釋,而倪匡亦於書中序言:「夫衛斯理者,小說人物也,居然也有『回憶錄』,實開天下未有之奇,讀之,覺文意汪洋,奇趣橫生,妙不可言。我猶如此,他人可想而知,是為序。」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廣告收益(66)

在報社裡,廣告的收益是很可觀的,大家想想一百萬的廣告,可以有三十萬的抽成,那年頭工商記者的月薪才一萬六千元,年薪頂多二十萬出頭……廣告業績獎金都超過年薪了,而且專職工商記者們,一年的廣告業績超過一百萬是很平常的……除非您都在混,或者您個性不適合這份工作,就連我這個兼職的採購課長,每年做個五、六十萬,根本不是什麼大問題……當然這跟我「不平凡」的職務有很大的關係,總之,報社要賺錢靠的絕對是「廣告收益」,您們想想……廣告的直接成本有多低,利潤就有多高,當然這背後的報份發行量,隱藏的實質成本才是真成本,記得社長當年跟我說過一句話,報紙的發行收入只要能 Cover 總成本,廣告的收益就接近「淨利」了!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廣告業務(65)

常常聽到一句流傳許久的話:「要害一個人,就勸他去辦報。」這句話其實非常有道理……尤其是當我在報社的管理部工作那麼多年後,更是能肯定這句話的精髓,報社要賺錢靠的不是發行量,而是廣告業務……可是當你發行量不夠時,有誰願意刊登廣告呢?這是相輔相成的,所以辦報紙要賺錢,就得尋著這個思路前進,如何提高發行量?最直接的方法不就是媒體「廣告」行銷?呵呵,一般而言,企業經營是這樣子沒錯,但是報社經營與一般公司行號,還是蠻不同的……有看過在電視上打廣告訂閱報紙的嗎?好像除了剛開始辦的自由時報之外,反正我是從來都沒看過的,如何提高發行量?我們在後面的章節會提到,本篇先來說說廣告業務的種類與來源。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I can't tell you why

這首〈I can't tell you why 〉大家應該耳熟能詳,〈I can't tell you why 〉這首歌收錄在老鷹合唱團 80 年代解散前最後一張錄音室專輯〈The long run 〉裡,作曲者為 1977 年才加入的貝斯手 Timothy B. Schmit 提摩西斯密特,也由他主唱這首歌,倒是那迷人的吉他獨奏出自誰的手筆,網路上頗有一番論戰……老鷹的五位團員中原本就有二位優秀的吉他手,Don FelderJoe Walsh,〈 Hotel California〉精采的雙吉他就是他們倆的傑作。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