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瓶.jpg

這篇青花瓷與前兩篇一樣,都是短篇小說,當然跟流行歌曲的青花瓷,是一點關係也沒有的,不過那青花瓷的歌詞,卻反應出台灣媒體的「悲哀」與詞曲作者的「雅量」,一個把一件小事放上電視新聞,讓全世界的人民知道台灣媒體水準之低,另一個連承認錯誤的雅量也沒有,只會說,一首歌而已,別太認真,筆者只好說,一個抓不到重點,一個敷衍了事,還好,這與本篇無關,拿來當個楔子罷了。

青花是中國瓷器製造技術中的一種工藝手法,原始青花於唐宋已見端倪,元代景德鎮湖田窯出現成熟青花,今以景德鎮出產的最為著名,歷史上帶有穆斯林風格花紋的瓷器稱為「回青」,屬於外銷瓷,當然這還是與本篇沒有必然性,但是介紹一下增加點知識,也是看小說的樂趣之一,不是嗎?

古董店的玻璃展示櫃裡,放著各式各樣的瓷器,這是一間專業的瓷器交流中心,老闆買也賣,但是重點還是賺錢為目的,要不然去當博物館管理員就好了,何必來開店呢,古董店的老闆長的很基本款,就是頭髮稀鬆,略為禿頭,戴副古式玳瑁眼鏡,腹部微凸,年紀呢至少要五十歲以上,這樣才有專業的感覺。

畫面從古董店的老闆,開始轉移到玻璃展示櫃,櫃旁站著一位中年男子,一打量就可感覺到他的專業,因為專注的眼神與欣賞的眼光是不同的,他先站在一隻沖耳爐面前,老闆急忙趕去招呼,他知道這個人是來買的行家,連忙道:這是哥窯的粉青沖耳爐,六足的,中年男子微笑著說:只要是瓷器,沒有說不是哥窯的?這是揶揄調侃的言語。

世膾的老闆忙著陪笑,古董店的老闆,古時候的名稱為朝奉,那社會地位可不低,不似現在的低躬哈腰,這時客人來到了一對價值連城的宋青瓷前,那瓷薄的像是手一摸就會碎掉的感覺,白瓷的部分,瓷質晶瑩透明,讓人以為那是玉,而且是和闐白玉,中年男子須臾沉思,拿出手絹,抹去額頭上的汗珠,說了一句很實在的話:實在是太貴了,買不下手啊!

要知道古董店中的物品,通常是沒有標價的,因為價格隨著購買著的喜愛,全然是自由的浮動的,而古董店的老闆,不但要察言觀色,還要去大學修心理學,否則不是好的「朝奉」,老闆點點頭說:這對宋瓷,是本店的鎮店之寶!(言語中帶著驕傲,一吐方前的窩曩氣,古董店老闆也是有自尊)畫面再次的移動,來到了一只縮小的天水皿前,中年男子表情甚為豐富,先是訝異…然後皺眉,舒展眉稍後,又頗有惋惜之氣,「朝奉」這時拿出了專業的文物口吻:尊駕何憂?何喜?能入法眼乎?

古董店的老闆,講起文言文,自然流利自然,未完,待續之!附註:古時候的名稱為朝奉的應是當舖,但是古物收藏有時也會用此稱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