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鏡.jpg

台灣原住民,是指漢人移居台灣前最早抵達台灣定居的族群、原住民。縱使台灣各原住民族擁有各自的起源傳說,但近年來依據語言學、考古學和文化人類學等的研究推斷,在17世紀漢人移民台灣之前,台灣原住民在台灣的活動已有大約8,000年之久。台灣原住民在遺傳學和語言學的分類上屬於南島語族(Austronesian),和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馬達加斯加和大洋洲等的南島民族族群有密切關聯。

依據人類學者的研究分析,原住民的屋架建築、火墾、吃檳榔、紋面、皮衣製作、輪舞等文化習俗,都與傳統的南島文化相近。過去大多數的原住民都是以傳統游耕及狩獵為主要的生產方式,近年來靠近平地的(高山)原住民則與漢人的生活方式接近,但是部落組織的維繫仍然保留著。原住民常用的衣料是自織的「番布」,是由苧麻製成。成年男子穿鮮艷的腰裙,女子穿長裙,喜歡用雞尾、鳥羽做頭飾。原住民有紋身的習俗,至今仍然保存,但紋身的圖案越來越隱蔽。

原住民重視祖靈信仰,相信祖靈居住在山上,並且會保護族人收穫豐盛。各族都有自己獨特的祭典,例如:布農族的「射耳祭」(以箭射獸耳禱求獵穫豐收)與小米祭;賽夏族每二年舉辦一次「矮靈祭」;達悟族的「飛魚祭」;排灣族人的「五年祭」。此外,卑南族重要的祭儀有海祭、男性的「猴祭」及女性的「鋤草祭」等。南鄒族相信祖靈依附在收藏的貝珠中,因而有「子貝祭」;鄒族則有「戰祭」、「收穫祭」。

另外,原住民的音樂和工藝也具有相當特色。排灣族、魯凱族的陶壺及琉璃珠製作、雕刻藝術,布農族的皮衣製作技巧、鄒族的揉皮技術。泰雅族與太魯閣族的多金屬簧口簧琴、布農族的多聲部合唱、阿美族的自由對位式複音合唱等是其音樂特色。

 

考古學、語言學和其他方面的證據顯示,台灣原住民經歷了一連串的文化變遷,來面對因接觸其他社會實體或是新科技所帶來的壓力。17世紀早期,在經由歐洲、亞洲殖民政權的競爭,將台灣納入廣闊的全球經濟範疇之下,原住民面對了文化上面的變遷。在某些案例中,一些台灣原住民族群奮力抵抗外來殖民力量的影響,但其他的族群或個體則是和外來的殖民力量相結盟。這種結盟關係有可能是要獲取個人或是部落全體的利益,而且結盟關係還遠大於鄰近部落的結盟關係,或是從不合時宜的社會風俗或是禁忌(如婚姻、年齡階層或是出生等等)之中獲得自由。

在各個政權積極加強同化政策的影響力之下,原住民自身找到了和其他文化更大的接觸機會,尤其是平埔族。這種同化和適應的過程有時會尾隨著廣泛的社會潮流,尤其是種族標記的變遷(例如裹小腳、飲食習慣和衣著),而且這些過程也在以前的台灣有著識別族群的功能在。而這種過程的更替和變遷引起了從以前被認定的「番」文化到有占強勢地位之儒家「漢」文化的巨大變化。在日本和中國國民黨等中央集權式現代政府的政策之下,社會達爾文主義和被認為是有教養的指導教育,以及宗譜文化和其他關於種族同化的相關傳統思想等概念,深耕其中。

而在高山族對於變遷方面,則是影響極為有限,因為外界難以到達他們的土地上面,而這樣的原因導致於中央集權政府所給予的同化壓力大於 族群本身自發性的社會變遷。但是,大部分的已承認族群,其自身的文化和語言則保有相當高的活力;並且現今的多元文化政策則在各族群的社群中促成了自我族群的榮耀。在現今,很多文化適應的形式仍然運作著。舉例來說,中央集權政府實行單一語言政策時,會將該語言貼上經濟和社會的優勢語文的標籤(如漢語和日語),使得人們紛紛去學習這一個語言;但在過了一代代之後,自身的本土語言卻逐漸凋零甚至消亡。然而,有一些團體正在尋求復甦他們的本土身分。而其中一個重要的政策則是向政府請願,期望能獲得官方認證,成為一個獨立和可識別的新族群。

而在原住民適應文化上的複雜性和廣泛性質,導致了對於台灣族群變遷上3種一般性的論述。最古老的論述緊抓著在17世紀從福建和廣東兩地遷居台灣的漢民族,迫使平地的原住民遷居山地,成為今日的高山原住民。比較近代的觀點則聲稱,在17世紀到19世紀漢民族和原住民的廣泛通婚,使得原住民徹底被漢化。最後,一項現代的民族學和人類學的研究顯示,文化變遷的模式可以互相影響著漢民族和原住民,最終形成了混合文化。現今台灣的漢民族文化比起其他漢民族文化有很大的不同,也是基於這個原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