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耕雜記

常常在想,每天都會固定的POST上幾篇文章,有時心血來潮,一天上個十幾篇也在所不惜,來個版面大翻新 (部落格一頁有十篇文章),但是因此自創文章的比率就降低了,從創格前三個月的99 % 自創率,到現在自創文章的比率,已經下降到75 % 左右了,雖然因此文章篇幅,也即將向八百篇邁進,但是無論如何,心裡總有一絲愁暢。

最難以接受的是小說類的篇幅,始終停留在20篇與22篇,這兩個分類的進度,一直是落後的,雖然今年初訂的目標是5030,距離年底還有幾個月的時間,但是從其他八個分類的成長來比較,算是龜速成長啊!最大的原因是自己的怠惰,總覺得這兩個分類,看的人較少,為了提高點閱率,就將其暫時的放置,才有今日的情況發生,自我嘲解的藉口,就是魚與熊掌不可兼而得之。

那天有人問我,作家到底是有名好,還是有實好,我笑著說,這和愛情與麵包,好像是同一類的問題,其實不然,沒有實力的作家,是寫不出好的文章,所以有實才具備有名的資格吧。那人又問,作家的風格,可以分成幾種,我還是笑著說,你去看看朱自清與徐志摩兩人的文筆,是不是不同,舉現今的作家好了,朱天心與李昂,筆觸就完全不同,這就是風格。

那位讀者朋友又問,那你(指我自己)想當怎樣的作家呢?我這次笑不出來了,因為有很多事,是要有天份的(周星馳講的),而且更要有機緣的,所以我呢,是絕不敢強求的,但是我的筆下風格,的確是偏向陳之藩、朱自清那類的筆風,不是嗎?這是指散文類的,小說類則偏向倪匡大師,應該說他們都是我學習的對象。

我常常看見很多,近十年來的年輕作家,也包含網路作家,總覺得文字與文章在運用結構方面,有比較生硬的感覺,好像無法游刃有餘,這也可能是我自己的寫照,確實近十幾二十年來,成功的作家,還在默默的蘊釀之中吧,但是也看見一個現象,因為網路的蓬勃發展,参與寫作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也許未來,台灣會多出好幾個金庸、高陽、倪匡、柏楊等等的名作家,我們一起期待,期待這日的到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