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四韻」這首詩,出自於余光中的《白玉苦瓜》,民國六十年代,正是校園民歌的時代,那時校園中為有別於西洋歌曲的風行潮流,一群年輕人選擇唱屬於自己的歌,自行創作的歌先在校園流行起來,再經由唱片公司的發掘,灌錄為唱片發行於市面,這些詞曲簡單的歌曲,蔚為一股清流,開啟所謂的民歌時代。而民國六十三年,當時仍為學生的的羅大佑,將余光中的<鄉愁四韻>譜成歌曲;六十三年,楊弦也將此詩入樂,並出版專輯。
詩人蕭蕭即說道:「鄉愁四韻」在民國六十三年曾由民歌手楊弦譜成歌謠而流行於校園中,此後,「民歌」、「校園歌曲」風行不衰,「現代詩」入樂亦後繼有人,因此,清純而特殊的詞曲為中國歌唱界帶來一股新的清流,應以余光中的詩、楊弦的曲為其濫殤。值的一提的是楊弦,當兵時據我的學長說,他是我無緣的師父,也就是說,我當兵的職務是接他的缺,只是無緣相見與交接,無論如何,新詩的入樂與「民歌」時代有相當深刻的關聯,而余光中的<鄉愁四韻>成為現代詩入樂的起點,也成為民歌時代相當著名的新詩入樂歌曲,更為余光中的詩集打響知名度。
鄉 愁 四 韻 作詞:余光中 作曲演唱:羅大佑 編曲:羅大佑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 長江水
那酒一樣的長江水
那醉酒的滋味 是鄉愁的滋味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 長江水
給我一張海棠紅啊 海棠紅
那血一樣的海棠紅
那沸水的燒痛 是鄉愁的燒痛
給我一張海棠紅啊 海棠紅
給我一片雪花白啊 雪花白
那信一樣的雪花白
那家信的等待 是鄉愁的等待
給我一片雪花白啊 雪花白
給我一朵的臘梅香啊 臘梅香
那母親一樣的臘梅香
那母親的芬芳 是鄉土的芬芳
給我一朵的臘梅香啊 臘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