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柯岩 042.jpg

青原惟信禪師曾對門人說:老僧三十年前未曾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後來參禪悟道,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個休歇處,依然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指月錄》卷二十八。

我相信比較敏感的格友們,一定有發現筆者最近這半個月來,幾乎很少去回應或留言,甚至可以感覺,從出院後就有逐漸減少的趨勢,這點的確是事實,也就是說最近這半年來,我幾乎回到我創格時的風格了,就是每日至少一篇文章,而對於回應與否,近似隨緣的方式,不會去積極的強求或者企圖想改變事實的情況。

事實上,創格的第一年來,我就是這樣的度過「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的階段,而在三百多天的日子後,我進入了「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段落裡,如今又過了約二百天的「參禪悟道」(指學習過程),我彷彿是到了另一個新的境界,即「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的光景,雖說還是山、還是水,但是本質與表象,真是另一種情境。

從見山是山,一直到見山又是山,其實就是譬喻一段學習過程罷了,一般而言,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講的是一般人的境界, 看到什麼就是什麼,並不覺你所看到的事物有多少是真的,多少是虛的,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是追求知識者的境界,懷疑批判, 就如胡適說的:做學問須於無疑處存疑,剝開事物的表象,去探究其本質。

最後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是悟道者的境界,經過懷疑、批判、辯
證後,透徹瞭解事物的本質,就如同第一境界看到的山水是山水的表象,第三境界看到的山水是山水的本體,而第二境界則是一個過程與轉變,以整個EVENT來說,就是一種學習過程,而且是一種不斷循環的程序,事件不論大小,不論人事物皆可應用。

如上述,筆者的個性使然,本就不是屬於常瀏覽回應的過程,如今的行為頗有點反璞歸真的味道,只是對許多的格友比較不好意思,但是筆者只是不喜回應,基本上還是潛水客,不代表沒有去拜訪與賞文的,所以對於我的格友近況,多多少少還是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的,這就好像什麼之交淡如水吧!而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在我的格子裡,確確實實也是潛水客居多,回應客較少,但是這不代表我不喜歡回應客,只是我比較沒辦法做到有些回應格友們心中的一些潛規則,就是我回你一個回應,你就必須還我一個回應這類的事件,弄到最後變成聊天,那乾脆MSN好了,或者回到最後詞窮了,就變成每日請安了,這至少對我而言是不喜好的,這點我強調我做的不好,因為這不是「蒼穹未央」的風格。

寫到這裡,我可以很「淡定」的說,筆者是歡迎任何網友來賞文的,沒有任何的排他、排外主義,但是若牽涉到一些「潛規則」,筆者就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了,希望網友們也可以「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這樣山水的本質與表象,就內外兼修了,多好!補記:這兩天上了精選,感謝雅虎奇摩編輯的錯愛,給「蒼穹未央」多了打廣告的機會,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洛 的頭像

    蒼穹未央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