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柯岩 032.jpg

鳥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桿。   清‧鄭板橋

 

最近這幾天,一直在思考與領悟一些情事,終於想通了一部分了,就是「難得糊塗」的真諦,不過與上一篇「還君明珠」相同,都不是字面上的含義,所以,也請格友或網友們,特別要注意一下,這連著兩篇的詩詞曲集,都不簡單,義蘊自有不同,切勿從字面觀矣!

 

鄭板橋在乾隆年間奉調在濰縣上任知縣,在這期間他為官清廉,興利除弊,取得百姓的愛載,但是最後因收繳了當地豪紳的罰款,而遭到了陷害,而至罷官,鄭板橋在濰縣期間也題過幾幅著名的匾額,其中最令人膾炙人口的是「難得糊塗」這一匾額。根據民間傳說,有一年板橋聽了人民說城東南有一座雲峰山,山上有很多歷代的石刻,那板橋專程的來到雲峰山去看一塊春秋戰國時代留下的鄭莊公碑,由於天色漸暗來不及下山,於是不得已借宿了山間的一座小茅屋,這茅屋的主人,是一位儒雅的老人,自命是糊塗的老人,言談之間,出語不俗,板橋環視室內,見室內的陳設中最突出的是一件碩大的硯台,足有一方桌面的大小,石質細膩,雕刻精美,真是世間罕見之物,令板橋大開眼界,於是老人請板橋題字,以便鐫刻在硯背之上,板橋欣然慨允了,他細思老人必有來歷,便提了「難得糊塗」四個字,並蓋上一方新刻的:「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之印章。

 

但因硯石過大,還有不少的空隙,板橋便請老人作一跋語,老人也很興至,便提了「得美石難、得頑尤難、由美石轉入頑石更難,美於中、頑於外、藏野人之廬,不入富貴之門也」,也用一方印:「院試第一,鄉試第二,殿試第三」,板橋一見大吃一驚,心中已知這位老人必不是等閒之人,從印上看應該是一位退隱的官員,細談之後,方知原因,於是板橋有感於糊塗老人的命名,當下見硯台尚還有空隙,便再補寫了一段:聰明難、糊塗尤難、由聰明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老人見了大笑不已!

 

「難淂糊塗」的「難」字有「艸」,意在退隱山林;其中的「古」乃效法「古人」;「夫」則為當農夫養雞、種田、捕魚。至於「淂、糊、塗」拆字,各取「淂」的「水」與糊的「胡」而為「湖」。余與「魚」同音,故意為「湖中有魚」、「土中有米」,意即效法古人隱居山林、自耕、種田、捕魚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再由生活中去體會、領悟而「見寸心」。小字中的聰明的「明」多一點,「塗」字少一點,即謂聰明多一點,糊塗少一點,不但點出板橋做人的原則,也深刻地道出板橋內心中對當時政治複雜、官場的昏闇,充滿著無奈與感慨。

其實,板橋也曾有豪氣萬丈「立功天地、字養生民」的理想奮鬥,但十二年的縣官生涯,親身接觸到社會黑暗與民間疾苦,於是漸漸意識到「縣門一尺情猶隔」,並不是那麼簡單就能夠「得志加之於民」,人情的杌隉,既然迫使他無法為經世濟民而努力,他只得退而以漁夫、農夫度日。但他那種欲造福國計民生的意志,卻始終縈繞心懷,未曾一日或忘,這種出世與入世的衝突,充滿「仕」與「隱」的矛盾,我們可以在《鄭板橋全集》中去感受。

篇首詩中,他用「擲去」二字,充分寫出了他在難中如願退出的瀟灑,他為去官卸任,曾在心中作過無數次掙扎,如今總算好不容易退下,不用再為五斗米折腰。於是,他又恢復他那機智風趣的本來面目,他形容自己是「囊橐蕭蕭兩袖寒」,是一句非常感慨的揶揄,因為有人中傷他的去官是因為在賬災時冒領、浮濫,中飽私囊,對一生廉潔的他是何等打擊,但在「難得糊塗」下他都「捨出去」,也「忍下去」了。按:我的領悟就是在「難得糊塗」下,「捨出去」與「忍下去」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